分享

实用!疼痛微创介入治疗,糖皮质激素应该这样用!

 昵称P2u81 2018-01-11

来源:医学之声    作者:高丽丽


建议收藏!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和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若疼痛持续存在,程度为中到重度,在特定情况下不能缓解,可能伴有抑郁、焦虑等改变,则成为慢性疼痛。临床上慢性疼痛的治疗用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及镇痛辅助药等,其中糖皮质激素(GCS)的消炎和镇痛具有重要意义。GCS具有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等作用,因此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GCS药物强大的抗炎作用是其治疗疼痛的药理学基础,本类药可通过微创介入技术精确作用于病灶,能迅速降低局部炎症反应、缓解或消除疼痛,具有所需药物剂量小、全身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优于其他途径给药的特点。


一.GCS的分类


根据作用时间,GCS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3类;根据抗炎作用强度,GCS可分为弱效、中效和强效3类。


分类

药物

抗炎强度(比值)

作用维持时间(h

HPA轴抑制时间(天)

短效

氢化可的松

1

8-12

1.25-1.5

中效

泼尼松龙

4

12-36

1.25-1.5

甲泼尼龙

5

12-36

1.25-1.5

曲安奈德

5

36-54

1.25-1.5

长效

地塞米松

30

36-54

2.75

倍他米松

25-30

36-54

3.25


二.疼痛微创介入治疗中常用GCS的剂型


分类

常用药物

特点

水溶剂型

地塞米松磷酸盐、倍他米松磷酸盐和甲泼尼龙醋酸盐等

起效快,易吸收,对组织刺激小,但局部抗炎作用维持有效时间较短。

混悬剂型

曲安奈德和复方倍他米松(得宝松)等(禁用于静脉注射)

曲安奈德在组织中缓慢溶解释放,局部作用时间长,可维持2-3周。但对局部刺激较大,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出现结晶体、沉淀物,引起组织粘连,不宜多次注射。

得宝松(由倍他米松磷酸钠2mg和二丙酸倍他米松5mg组成)是一种速效、长效、强效的复方GCS。局部注射后倍他米松磷酸钠易溶于水被迅速吸收而起效,1小时后达血浆峰浓度;二丙酸倍他米松微溶于水,组织吸收缓慢,作用时间可维持4周以上。局部刺激小,可多次应用。

乳糜剂型

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利美达松)

长效缓释剂,作用时间可维持2周以上。可静脉注射,副作用少。

粉针剂型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和曲安奈德

溶解后用法及其疗效特点同相应的水溶剂型。


三.不同部位疼痛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的药物配伍


分类

推荐

皮内(皮下)注射:不推荐用于头面部暴露部位

配伍:0.5%利多卡因或0.15%罗哌卡因+得宝松1ml或地塞米松3-5mg

容量:每点0.5-1ml,共10-40ml

疗程:1/(2-4)周,共3-5次。

肌肉起止点及滑囊注射治疗

配伍:0.5%利多卡因或0.1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1-2mg或得宝松0.2-1ml

容量:1-5ml

疗程:1/(2-4)周,共2-4次。

软组织激痛点(MTrPs)注射治疗:不推荐使用激素

配伍:0.5%利多卡因或0.15%罗哌卡因。

容量:0.5-2 ml

疗程:不定。

关节腔注射

配伍:1%利多卡因或0.15%罗哌卡因+得宝松0.5-1ml或曲安奈德10-40mg(因个体差异及关节不同剂量可增减,下同)。

容量:0.5-10ml

疗程:3个月不超过1次,间隔3-4个月。

颈胸段硬膜外腔及选择性颈、胸神经根阻滞

配伍:1%利多卡因或0.15%罗哌卡因+甲强龙40-80mg或地塞米松5-10mg

容量:2-4ml

疗程:1/(2-4)周,不超过3次。

腰段硬膜外腔及选择性腰神经根阻滞

配伍:1%利多卡因或0.2%罗哌卡因+得宝松1ml或曲安奈德10-40mg

容量:2-10ml

疗程:1/(2-4)周,不超过3次。

骶管注射

配伍:0.5%利多卡因或0.1%罗哌卡因+得宝松1ml或曲安奈德10-40mg或甲强龙40-80mg

容量:10-20ml

疗程:1/(2-4)周,不超过3次。


四.GCS适应证和禁忌证


⑴适应证


①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如肌筋膜炎,滑囊炎/滑膜炎、腱鞘炎、瘢痕痛等。②四肢骨关节疾病相关性疼痛:如膝关节炎、髋关节炎等。③脊柱相关性疼痛病: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④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残肢痛、枕大神经痛、腕管综合征、踝管综合征、慢性术后疼痛综合征等。⑤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⑥癌性疼痛。⑦代谢性疾病相关疼痛:如痛风、骨质疏松症等。


⑵禁忌证


①全身真菌感染。②对GCS类药物过敏。③注射部位感染。④活动期结核。


⑶合并下列情况慎用


①严重的精神疾病。②活动期消化性溃疡。③妊娠初期。④严重的高血压、血糖控制不佳。⑤皮质醇增多症。⑥其他不适合使用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糖皮质激素在疼痛微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6):401-404


2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应用的专家意见(2007)[J].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