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雪芹为什么这么“拖沓”?

 风临酒把2 2018-01-12

红楼梦非常令人着迷,搞得很多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钻研,然而其中有很多问题,比如很多人把作者曹雪芹当成一个天才,认为书中处处是“玄机”,随便什么文字都能找出“秘密”来,这肯定是有问题的。还有一个问题很少有人能意识到,红楼梦的创作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作者自己也说是“增删五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太多的矛盾,然而很多研究者不会考虑这些,而是认为很多问题是理所应当的,是作者有意这样设置的,甚至努力想办法帮作者圆很多矛盾。最搞笑的就是主流“红学”大搞“关公战秦琼”的把戏,因为红楼梦隐写的是明亡的历史,而专家们非要在其中挖掘清史,挖掘曹家家事,他们一方面痛斥“索隐派”,另一方面自己也在索隐,甚至索得非常奇葩,比如挖掘出所谓的“废太子的女儿”之类的,令人喷饭。

结合我刚刚公布的红楼梦》新钞本的情况,整体上来看,我觉得红楼梦写的有很多问题,比如前八十回写得显得比较拖拖拉拉的,似乎作者是在有意拉长篇幅,有很多废话,比如在第二十八回里有这样一段:

正说着,只见贾母房里的丫头找宝玉林黛玉去吃饭。林黛玉也不叫宝玉,便起身拉了那丫头就走。那丫头说等着宝玉一块儿走。林黛玉道:“他不吃饭了,咱们走。我先走了。”说着便出去了。宝玉道:“我今儿还跟着太太吃罢。”王夫人道:“罢,罢,我今儿吃斋,你正经吃你的去罢。”宝玉道:“我也跟着吃斋。”说着便叫那丫头“去罢”,自己先跑到桌子上坐了。王夫人向宝钗等笑道:“你们只管吃你们的,由他去罢。”宝钗因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宝玉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这段实在是可有可无,如同嚼蜡,对主题和背后所隐写的历史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似乎作者是在有意在凑字数,这样地方不在少数,作者这是何意?难道真的象刚刚发现的批语那样,雪芹有意将此书凑成一百零八回吗?为此可以加入很多废话,这样不太好吧?然而从后二十八回来看,情况又不一样了,因为这部分内容是续书,从我刚刚公布的《红楼梦》新钞本中就可以看出,在第八十一回有一条很长的批语,介绍了后二十八回是怎么来的,原来雪芹早死,是他的朋友们续写的。然而从所续的内容来看,虽然文笔有很大的差别,但内容显得非常紧凑,甚至给人感觉想一下子把剩下的事都交待完不可,所以显得很赶,匆匆忙忙的。我们发现前八十回的内容写得慢慢悠悠,后面的内容显得很急。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努力用大量的文字来描写贾家的富贵,似乎也有凑字数的味道,比如在第五十三回里,详细描写了过年时的场面,包括祭祖,都写得一丝不乱,场面非常宏大,之后是大吃大喝的场面,然而给人感觉写得过于详细了,比如有这样的一段:

上面两席是李婶薛姨妈二位。贾母于东边设一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榻之上一头又设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之类,又有一个眼镜匣子。贾母歪在榻上,与众人说笑一回,又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又向薛姨妈李婶笑说:“恕我老了,骨头疼,放肆,容我歪着相陪罢。”因又命琥珀坐在榻上,拿着美人拳捶腿。榻下并不摆席面,只有一张高几,却设着璎珞花瓶香炉等物。外另设一精致小高桌,设着酒杯匙箸,将自己这一席设于榻旁,命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坐着。每一馔一果来,先捧与贾母看了,喜则留在小桌上尝一尝,仍撤了放在他四人席上,只算他四人是跟着贾母坐。故下面方是邢夫人王夫人之位,再下便是尤氏、李纨、凤姐、贾蓉之妻。西边一路便是宝钗、李纹、李绮、岫烟、迎春姊妹等。两边大梁上,挂着一对联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灯。每一席前竖一柄漆干倒垂荷叶,叶上有烛信插着彩烛。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如今皆将荷叶扭转向外,将灯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戏分外真切。窗格门户一齐摘下,全挂彩穗各种宫灯。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廊上几席,便是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蓉、贾芹、贾芸、贾菱、贾菖等。


这样写有必要吗?所以我感觉在《红楼梦》早本中,肯定没有这些文字,应该是在某一次增删的过程中加入的,这样处理很有可能是作者想把故事拉长,所以添了很多“水”。我认为含完整故事的早本很有可能仅有三四十回,大大少于一百零八回,可见作者的“险恶”用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文字都当成“密码”来看,也不能把书中所有的情况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应该知道哪些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而哪些是“凑数”的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