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腹泻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1-13

`慢性腹泻是 临床上常见疾病,多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及水湿内停等,导致脾胃虚寒证, 使脾胃丧失了正常的受纳和运化功能,临床上可见患者面容苍白,腹胀,腹痛,纳少,口泛清水,肢体不温且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大便稀溏,严重者一日数次,大便前常腹部疼痛,拉完痛减,腹部时有下坠感,腰间酸沉,妇女常白带多质稀.,舌质淡红,苔白或厚腻.脉沉细弱.

脾胃虚寒证理中汤为首选,该方出自《伤寒论》,原文: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 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灸)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粹,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歌: 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黑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顾名思义,理中汤是温运中阳,调理中焦的方剂,故取名“理中”,又叫人参汤,由于脾胃虚寒证病情相对比较缓,治疗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往往会采取丸服,病势急而需要救治者须用汤剂.

我常用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腹泻,效果满意.方中人参,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脾阳得运,寒湿可除,中州升降调和而泄泻止., 在运用理中汤治疗慢性泄泻时,也须随症加减:

阳虚寒甚者加附子,肉桂(或桂枝),成附桂理中汤,

兼腹部胀满,加枳实,成枳实理中汤,

兼体虚自汗恶风者加桂枝,

兼烦躁,心下痞,口舌生疮加黄连,

最常用的是理中汤中加入“连萸”或“萸连”(左金丸)

例 陈某某,女,48岁,患者腹泻两年多,日三次以上,时有胀痛,痛后必泻,泻后痛减,平日饮食要格外小心,不能稍吃多一点,青菜不敢吃,水果不敢吃,肉类少吃,海鲜等更不敢碰,刻诊:患者消瘦,疲惫无力,四肢欠温,肚脐周围常感冰冷,吐稀白痰,睡眠差,小便清,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细弱.证属脾胃虚寒泄泻,治则:温煦脾阳,固涩止泻.方用理中汤加味,处方: 干姜10克 党参15克 灸甘草5克 炒白术20克 熟附子10克 肉桂3克 川黄连2克 吴茱萸5克 水煎服,5剂,二诊,大便仍溏但不泻,每日次数减少,效不更方,原方干姜减至5克,加茯苓15克,再进5剂,三诊 所有症状得到改善,大便基本成形,纳香,肢体稍有回暖,精神佳,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15克, 茯苓15克 炒白术20克 山药15克 , 炒苡仁10克 砂仁5克 灸甘草5克 姜半夏15克 焦三仙各15克,川黄连2克 桔梗5克, 藿香10克 陈皮10克 水煎服 ,5剂 , 并嘱服完中药汤剂后,再自行药店购买些参苓白术丸服.以巩固疗效.半年后追访无复发,体重增加.

运用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疗效是非常肯定的,但要注意干姜的用量,寒症不太重时用量宜轻,或不用,毕竟是热烈之品,容易伤阴,根据临床症状的需要,有时可易黑姜或生姜,临床加味的运用,也要掌握好辨证论治的分寸,尽量做到恰如其分.合理用药.

欢迎转载 ,须署名并注明文章来自梅州老中医临床经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