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二越婢一汤使用经验

 老玉米棒 2018-01-13

桂 枝 二 越 婢 一 汤

【方义】

此风寒在肌表,兼有内热之里证,证状较轻浅之辛凉小 发汗剂。

【主治】

太阳病,轻度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不甚浮数而较微弱,但必须兼有口渴、喜冷等内热现象。

【药品】

桂枝一钱至钱半 生杭芍一钱至钱半 炙草五分至一钱 麻黄五分至一钱 生姜八分至一钱 大枣—至二枚 石膏钱半至二钱

【煎服法】

水一至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桂枝汤解肌,越婢汤发散表邪兼清内热。

翰卿按:本方其实是桂枝汤加麻黄、石膏,临床酌量用之可也。

【禁忌证】

1. 寒热病势较重,脉较有力,兼内热者,不宜服(恐药轻不能胜任)。

2. 没有口渴喜冷等内热证者,忌之(石膏没有使用的必要)。

3. 单发热不恶寒,虽有口渴喜冷证,也不宜服(此是阳明经病,不宜用辛温之桂枝)。

【类似方剂参考】

1. 大青龙汤:此是发汗兼清内热之重剂。

2. 桂枝麻黄各半汤:此是不兼内热之辛温小发汗剂, 发汗药较多些。

3. 桂枝二麻黄一汤:亦是不兼内热之辛温小发汗剂, 发汗药较少些。

4. 白虎汤:此清阳明经热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宜本汤。(27)

翰卿按:本节所述症状也是轻浅的,所以不需要重剂。 就本节之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无汗,本应使用麻黄汤治疗,但由于脉较微弱,故不宜单用麻黄汤,以防汗出过 多,应该用桂枝汤加麻黄为宜。但方中又加了石膏,几乎令人莫明其妙。诸家注释,多牵强附会。根据实践,我认为必然有内热证,虽轻微的喜冷、喜饮现象也必须具备,不然就是无的放矢。所以,我认为此方是表寒里热之双解剂。

映淮按:三方的运用,应根据发病日久,脉象微弱,寒热如疟,或经过汗法等选用。

桂枝麻黄各半汤:病迁延日数较长,正气略虚,表邪未解,面赤身痒,邪郁于表,欲汗而不得出者,用本方因势利导之。本方主证为轻度表证,无汗,脉微弱,不喜冷性饮 食,药量是总方的三分之一。

桂枝二麻黄一汤:在桂枝汤基础上少佐麻黄以开表,因服桂枝汤发汗后,有形如疟的变证。这种变证,根据经验有的由复感而来,有的为发汗后表邪未尽。总之,大汗后不可 再大发汗,只可以本方轻剂治之。主证为汗后寒热如疟,无汗,不喜冷性饮食。

以上二方不同处,桂麻各半汤证是未经发汗而病久致虚,桂二麻一汤证是汗后之变证,其他症状基本是一致的。

桂枝二越婢一汤:为桂枝汤少加麻黄石膏而成。这是表证无汗,因脉象微弱,不适于麻黄汤,恐汗出过多,所以用桂枝汤少加麻黄治之;其用石膏者,必有内热之证,如口渴喜冷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