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十年代,我们为什么很馋嘴?兼科普饮食文明问题

 云中公子 2018-01-13
 小时候的七十年代,食物十分粗劣,肚子里时经常唱小曲,听到街上有叫卖油条、炸包子的,就要流口水。家庭比较富裕的孩子,捧着大白馒头在大街上吃,故意馋人,特别是临近中午饥肠辘辘的时候(家里的饭还没做好),那简直是垂涎三尺。

    那时候,如果哪个孩子很馋,大人就会说他(她)肚子里有“馋虫”。“馋虫”好像是蛔虫一样的寄生虫。

    我小时候就是比较馋的主儿,哥哥姐姐都叫我“馋猫”,偷吃是经常的事儿。爸爸的朋友送来一篮花生。当年花生可是稀罕物,爸爸打算过年用来招待客人,怕老鼠吃了,挂在梁头上。我踩了凳子偷偷抓来吃,很快就吃得精光。过年时准备拿来炒的时候,发现篮子空空如也。一看我知道我干的,所以挨了几记老拳。

    门市部的柜台上摆着鱼罐头(用小带鱼做成的甜鱼),是最馋人的,隔着玻璃瓶子,似乎闻到里面的香味。有一次听说村里的门市部新进了一批玻璃瓶子的鱼罐头,我缠着妈妈给买一听,哭闹了一下午,也没买成。

    现在的食物供、应十分充足了,绝大多数家庭能满足营养需求。孩子中的“馋猫”已经很少了,他们对于家常吃的鱼肉奶蛋、一般水果没有多少反应。他们想吃的东西都基本上定位为“垃圾食品”,如烧烤、方便面、虾条、碳酸饮料等加工类食品,还有一些家常很少吃到的小吃类食品,如麻辣烫、拉面、米线等,另外,就是饭店里的那些大量使用增味剂的菜品。

    以前的饕餮之徒,现在网络上常叫“吃货”,也叫“老饕”,指为寻觅美食而不惜付出代价的人。面对着酒席上琳琅满目的食物,我们明明是吃得很饱了,仍不停箸,展现一副饕餮之徒的模样,结果口腔得到了快感,肠胃却受到了虐待。久而久之,身体亮红灯,“三高”就会接踵而至!

    “垂涎三尺”“馋涎欲滴”是对“馋”字的表达。“馋”是一种通俗的叫法,本质上是食物的信息使人产生一种条件反射。食物的外观刺激视觉,气味刺激鼻粘膜,传输到神经中枢后,产生了流口水一类反应。口水也叫涎,有些地方叫“哈喇子”。

    食物的基本味道,一般为“酸甜苦辣咸”,但辣味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味道,本质是辣椒素等物质等对口腔粘膜的刺激产生的。人的口味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形成,喜欢酸,喜欢甜,开始有明显的倾向,这是家庭饮食习惯所致。北方人口味重,多盐,而长期高盐容易得高血压;西方喜欢甜食,结果胖子很多。

    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这几类,只要合理搭配,日常食用的这些食物完全能够满足。

    香味是否是“舌尖”感觉出来的呢?喜欢较真的科普作家方舟子撰文指出,我们对于滋味的感觉,更多是通过鼻粘膜的味觉细胞,而不是舌头上味蕾,是视觉、嗅觉、味觉的综合感觉。他说“如果捏紧鼻子,闭上眼睛,你会发现你甚至分不清茶和咖啡,分辨不出剁碎的洋葱和剁碎的苹果。”“我们的嗅觉要比味觉敏感得多,要敏感一万倍。”从方舟子的说法上看,“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称是有问题的,叫“鼻尖上的中国”更准确些。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中国》本质上饮食文化的地理。片子中那些地方小吃的加工过程和人们就食的镜头太唯美,诱惑力十足,常让人“馋涎欲滴”。

    通过复杂的加工方式和调味料,把普通的食材制作出琳琅满目、口味众多的食物,这是中国的饮食文化一大特点。中国餐以“色香味”著称,主要效果来自烹饪方式,但口味好,并不意味着营养全面均衡。像苦味食物,如苦菜、苦瓜,营养也不差;各种粗粮,如玉米、燕麦,口感不佳但营养不错。中餐往往过度烹饪而失去了本来的营养,另外,过度使用味精、食品添加剂,会影响食品安全。过多地追求口味,而不考虑营养,这种美食文化被称为“口腔文化”。西方人的饮食简单,如汉堡、薯条的快餐,顿顿吃,没有太多花样,即使比尔·盖茨这样的超级富豪也是如此。他们喜欢科学地计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食材虽然单调,但能满足人身需要。

    从“某老三烤鸭”的门店前路过,会闻到十分浓烈的香味,飘满整条大街,后来才知道这种气味是从里面用电扇吹出来的,可能用的是一种化学物质。这可太坑人了!另外,他们的鸭明明是油炸的,却打着“烤鸭”旗号。不太地道!

    市场上卖的淡水鱼,几乎全部是人工养殖,土腥味重,多刺,不鲜美,营养也不咋样,但人们发明了多种烹饪方法,添加大量的调味剂,有糖醋、清蒸、红烧等方式。我在所在的大街上还有烤鱼锅和UFO烤鱼等,花样不少。不管如何加工,不管使用多少增味剂,营养成分并没有增加。

    对于我们的饮食来说,营养卫生才是最重要的,花样与口味应该居其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