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紧急救援6大整理

 学位多士 2018-01-14


不!不想听到「中风」就闻之色变的话,就在起就应该注重健康,从「预防」开始;而如果家人、长辈已经中风的话,更是要把握康复关键与关怀支持,尽量恢复身体功能与过去的生活质量。


 一、预防中风有6招


脑中风发生的原因是脑部血管的阻塞。


除了年龄之外,造成中风的常见原因是「三高」:高血压、高血糖(也就是糖尿病),以及高胆固醇。


因长期的三高会加速动脉硬化与阻塞,除了中风,也容易造成心肌梗塞。


如果原本就有三高的问题,除了依医师的指示规律服用高血压的药物外,也要注意在天冷时的保暖,与炎热天气下水分的补充,避免血压剧烈变动而中风。


1. 长期并按时服用抗血栓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肪浓度物,作息正常、避免熬夜或过劳自我的生活习惯调整、控制情绪保持每天愉快的心情作息正常,避免熬夜或过劳。

2. 可记录平日血压、血糖值与不适症状,同时记录用药状况。

3. 健康均衡饮食

4. 维持适当的体重

5. 规律运动

6. 饮酒要节制,鼓励戒烟

 

二、中风征兆与紧急送医



若怀疑家人出现中风的症状时,可透过简单的「FAST」口诀进行辨别:


「F」就是FACE,请患者微笑或是观察患者面部表情,两边的脸是否对称;


「A」就是ARM,请患者将双手抬高平举,观察其中一只手是否会无力而垂下来;


「S」就是SPEECH,请患者读一句话、观察是否清晰且完整;当三者症状出现其中一种时,就要赶快送医。


「T」就是TIME,要明确记下发作时间,立刻送医,争取治疗的时间,把握「急性中风抢救黄金3小时」。


如果真的发生以上情形,也请谨记以下三原则:


1. 不要慌张
2. 不要乱吃药
3. 马上送到医院急诊(把握黄金3小时)


甚至你自身有以下的身体症状,请不要迟疑,立刻就医:


1. 眩晕或剧烈头痛
2. 嘴歪眼斜
3. 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
4. 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
5. 说话不清、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或说不出来
6. 吞咽困难
7. 性格骤变
8. 意识混乱、嗜睡、昏迷


三、预防再中风


患者出院后,预防再中风非常重要!


医师提醒,要预防二次中风,最重要的是要控制三高,有高血压者中风危险率较一般人高出9倍,血糖或血脂过高者中风率也是一般人的二到三倍以上。另外,吸烟者中风率也较一般人高出三倍,因此患者最好进行戒烟治疗。


除了控制三高,也要视个人状况服用抗凝血药物,未服用抗凝血剂者二次中风风险可能会提高二到三倍,患者也要规律回医院追踪,才能预防脑中风再发。


四、中风后的居家康复


实务技巧-吞咽困难者的饮食照顾


提高食物的浓稠度
食物尽量切成小块
增加用餐次数及留意喂食的量
注意进食的姿势


5个关键词 搞定吞咽障碍饮食


剁碎
稠化
颜色
香味
少量多餐


在家聪明做康复


当医生通知,患者可以回家复健时,家属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营造出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


在床位的摆放上,要让患侧边靠近走道,才好照顾。在跟患者沟通时,说话方向也得注意!由于单侧中风旳患者,经常会忘记使用患侧,所以家人一定要常在患侧,来和患者沟通。


中风患者就能自己刷牙、洗脸、吃饭。对患者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康复......


五、心理支持


康复对中风病患很重要,尤其在病发的前半年到一年内,有些患者虽然一开始状况不是很好,但病患若愿意积极康复,可以使失能的状况大幅减轻,并提高自理能力。


神经再生需要一些时间,所以病患不要失望,更要积极进行吞咽、说话等行为复健,让脸部的神经有机会再生及回复,但是一定会有「等待期」,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耐心地康复、度过等待期。


中风患者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和耐心,若无人陪伴、看病、康复,病人的病况也会受到影响,这时便要看自己积极的心态,透过「出院准备」等资源,协助自己努力站起来!在下一单元将介绍在家人关怀支持下、日益康复的故事。


(东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