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做进击的呼吸治疗师! ICU获得性肌无力,防大于治! 作者 | 董佳倩 来源 | 中国呼吸治疗(rt-china) 投稿 | acrcchina@126.com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1300至2000万人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维持生命。在美国,有超过75万人接受机械通气。每年有将近30万人需要长期支持。在这些患者中身体损害非常常见,有些甚至持续数年。这些长期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往往出现肌肉无力,导致撤机困难,有些甚至在康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有肌肉力量的不足。对于这些在ICU获得的肌肉无力(ICUAW)患者,现在虽然仍没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但有研究发现可以进行早期的预防。 ICUAW为临床危重病的常见并发症,超过50%的ICU患者患病,有学者总结了10个研究中内科和外科ICU中ICUAW的发生率,其中内科ICU发病率为25%~31%,外科ICU为56%一74%。2009年第一次提出“ICUAW”这一概念,并于2014年由美国胸科协会牵头,第一次拟定ICUAW美国胸科学会诊断指南,来自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英国和意大利的重症医学、重症护理、物理治疗以及神经病学领域的18位专家参与,对1995~2009年的26 707篇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南将ICUAW定义为:在重症期间发生的、不能用重症疾病外的其他原因解释的、以全身四肢肢体新发的和对称性的乏力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危重病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均可诱发肌肉萎缩,包括:脓毒血症、长期卧床、深度镇静和肌松剂的使用引起的肌电沉默等。与此同时,炎症、能量应激、糖皮质激素和神经损伤(如:CIP,创伤)等多因素组合而引起快速、严重的肌萎缩,并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肌肉的再生和恢复能力各不相同,可以从危重病的急性期延长到恢复期,因此存在即时的和长期的后遗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延长,ICU总病死率和入ICU后早期病死率增加,躯体残疾,以及长期存活者的生活质量受影响等。因此,根据患者病因筛选高危人群,早期识别ICUAW,对于有可能存在撤机困难的患者,早期进行物理康复干预能够提高ICU患者出院率。 ICUAW的患者需要连续评估,如果肌力出现持续下降,就最后可以考虑电生理测试(复合动作电位,神经传导速度,电图),一般在ICU易行腓总神经测试。最近的研究表明,危重患者的早期电生理测试可以预测长期的肌肉功能恢复情况。CIP可导致持续性的功能受损和康复时间延长,相比CIP,CIM预后较好、康复时间较短。但这些电生理测试要求专业的测试人员并且耗时长,清醒患者会感觉明显的不适。最终要采用肌肉活检才能确定相关肌病的疾病分类。 严重的肌肉无力在危重病人中很常见,但对于是否或如何系统地识别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无力(ICUAW),还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并没有被批准可应用于ICUAW的治疗策略。ICU患者每日进行肌无力检查、筛查。及时发现和去除相关病因、诱因,包括积极治疗脓毒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去除药物不良影响以及早期康复及理疗一系列措施可能是目前唯一能减少或减轻肌无力发生的方法。 (本文为中国呼吸治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