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渲染、烘托、白描

 太极混元天尊 2018-01-14


友情提醒:以下所有分析均基于历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及参考答案,仅供高三备考及高中语文教学所用,并非文学创作手法的学术研究。



艺术是相通的。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就是常人也会有“诗情画意”的感慨。正因为相通,“渲染、烘托、白描”由绘画跨界文学鉴赏领域,成了双栖“术语”。

在绘画中,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外围着色或着墨来表现画面中的形象。

渲染的绘法,古时多用于表现远山、山石的阴面、树丛等;现代多用于表现云雾、山间雾霭等。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后面远山部分即为渲染笔法。

(当代·曾先国·溪山烟雨图)山间云雾即为渲染笔法。

名词解释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作为文学鉴赏的术语,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后面我会结合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对“渲染”加以辨析。

考查次数

在高考诗歌鉴赏的客观试题选项及参考答案中,渲染一词共出现十次以上;将渲染作为表达技巧的术语直接进行考查约两次。

高考试题

1.13年课标甲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1)运用了烘托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2)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封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2.12年广东卷余杭四月

(1)使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表现出景物的艳丽。使用渲染手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

(2)“一晴生意繁”的意思: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晴生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②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动。③村庄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


技巧辨析

13年课标甲卷的《次韵雪后书事》和12年广东卷的《余杭四月》的诗歌鉴赏均采用主观试题形式考查“手法”和“表现手法”,从参考答案可以看出,是把“渲染”当作手法看待的。但《次韵雪后书事》的参考答案认为“情感的渲染”表现了梅花的精神和品格,这个看法值得商榷。从诗题的“书事”二字可知,《次韵雪后书事》是一首即事抒情诗而非咏物诗,朱熹的写作目的是表达情感不是表现梅花,所以这首诗才会弥漫着惆怅落寞的情绪。

比较而言,《余杭四月》参考答案中的“渲染”更具典型性,作者有意突出朱樱、青豆、绿草、白鹅等初夏时节万物色彩的明丽,渲染出生机勃勃的氛围。


同时,结合上面列举的其他诗歌鉴赏试题,找寻其中的规律,我们会对高考诗歌鉴赏中的“渲染”得出如下的认识:

比较典型的“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景物或环境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某种氛围或气氛的技巧

在分析渲染手法时,一般先指出景物或环境的特点,然后强调“渲染”了某种氛围或气氛04年辽宁卷、05年北京卷、05年江苏卷、06年四川卷、10年上海卷、10年安徽卷、12年福建卷、12年广东卷、13年浙江卷、15年浙江卷、16年山东卷等),或者根据需要,进一步强调对表达感情的作用(07年四川卷、12年课标卷)。而像10年上海卷将渲染和烘托连用的情况极为罕见。



常人画月,大多画一个圆圈代表月的轮廓,这可谓日月难辨了。中国的绘画并不将月涂成黑圈,而是将周围的云画得流动变幻,氤氲弥漫,显出月的神韵,这就是所说的“烘云托月”之法。

(现代·陶冷月作)

名词解释

烘托,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陪衬,使明显突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考查次数

在高考诗歌鉴赏的客观试题选项及参考答案中,烘托一词共出现约十次;将烘托作为表达技巧的术语,直接进行考查约三次,其中一次是作为衬托的备选答案。

高考试题

1.07年安徽卷醉落魄·咏鹰

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2.10年天津卷峡口送友人、送蜀客

暮春,飞花

思念故乡之情

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3.13年课标甲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见渲染的示例)

技巧辨析

《醉落魄·咏鹰》的参考答案把“烘托”作为备选答案,在分析时强调了“借……场景,来烘托……形象”。

《峡口送友人》《送蜀客》的试题很有意思,“正面烘托”“反面衬托”一起出现,以至我怀疑自己手中的试题有误,直到在网上找到10年天津高考试题图片,才敢确认这一事实。由此可见,命题人应该是不认可“反面烘托”一词,但为什么不都统一为“衬托”呢?命题人的心思真是难以捉摸。好在参考答案中的分析还是“……景烘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参考答案中分析同样也是“环境烘托……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同时,结合上面列举的其他诗歌鉴赏试题,找寻其中的规律,我们会对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烘托”得出如下的认识:

一、“烘托”属于广泛意义上的侧面描写。比较典型的“烘托”,当是指作者通过对周围的景物或环境等的描绘,使要表现的形象更加鲜明、要表达的情感更加明确。(烘托形象:04年湖南卷[笙乐],07年安徽卷[鹰]、13年课标甲卷[梅]。烘托情感:06年四川卷、07年湖南卷、07年四川卷、09年山东卷、10年天津卷、10年广东卷、10年江苏卷、12年四川卷)

二、“烘托”与“衬托(正衬)”类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P219-220在映衬(衬托)的修辞格下分别列举了以景衬情的和以景衬人的例子。

但二者在使用习惯上还是有细微差别的。衬托多是用类别相同或相近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多是用景物或环境等来表现不同的事物;衬托多为一对一的陪衬,而烘托却常是多对一的陪衬。

三、“渲染”和“烘托”通常是要区分的。

理由如下:一、13年课标甲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的参考答案中分“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同时出现,这明显是将二者作了区分;二、多数命题人是不把“渲染”和“烘托”连在一起使用的,10年的上海卷是一个例外,但真理并不总是站在少数人那边。

结合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分析,“渲染”和“烘托”大都是对景物、环境等进行描写,但渲染重点表现景物、环境产生的气氛或氛围,烘托重点表现以景物、环境为陪衬的情感或事物。大体上,渲染算是正面描写,烘托属于侧面描写。15年山东卷参考答案中的“烘托”改为“渲染”似乎更符合习惯。

四、“侧面描写”与“渲染”“烘托”通常要做区分。因为从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来看,回答“侧面描写”的时很难用“渲染”或“烘托”替代。

侧面描写,一般是为了突出描写对象某一特点而对描写对象产生的影响进行描写。如,《听蜀僧濬弹琴》中李白受到“琴声”的感染而沉醉,这就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因为“琴声”的魅力难以描摹,作者不得不“曲线救国”。其他的,如《陌上桑》中对“行者、少年、耕者”行为的描写,《口技》中对“宾客”反应的描写,都会让我们优先想到侧面描写。当然,“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我们大多会说它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但不会说它渲染了口技的高超,也不会说它烘托了口技的高超,毕竟宾客的反应与口技表演在客观上是紧密难分的。

白描,是纯以笔勾勒线条而不设色或渲染水墨来描绘景物或形象的一种中国绘画形式。就是这样的……

错了,应该是这样的……

(唐·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局部)

名词解释

白描,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考查次数

将白描作为表达技巧的术语,直接进行考查约一次,另外一次算不上是直接考查。

高考试题

1.06年北京卷移居(其二)

D、E

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2.11年湖南卷春暮西园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手法辨析

《移居》的参考答案,认为人际交往的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实际上,这六句的生活情景的白描特征还不够明显。

《春暮西园》是一首七言绝句,短小精悍到了“白描、渲染、衬托等”手法不易辨认的地步,但命题人偏又脑洞大开,任由考生天马行空地鉴赏,增加了阅卷的难度,降低了试题的区分度。

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运用白描手法第一人,当属陶潜。只要想想《归园田居》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白描。当其他装饰性的技巧都隐去时,剩下的大约就是白描了——所谓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是也

相信大家已经清楚我解析表达技巧时的思路和方式了。从下一篇起,我将不再尽可能多地列出高考试题了,因为百密一疏,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