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樾手札

 溥泉老人wfql8c 2018-01-14

俞樾,
工书法有江声之风,
以篆、隶法作真书,
善以隶笔作楷书,别具一格。
寻常书札,
率以隶体书之,
尤工大字。
俞樾是晚清有影响的学者。
他长于经学和诗词、小说、戏曲的研究,
所作笔记搜罗甚广,
包含有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的珍贵资料。
善诗词,工隶书,学识渊博,对群经诸子、语文训诂、小说笔记,
撰著颇丰,一生著述不倦,
主要著述有《小浮梅闲话》、
《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杂钞》等,
辑为《春在堂全书》。






















 




俞樾与春在堂


  春在堂,在苏州马医科巷43号曲园内,是俞樾(荫甫)讲学、读书、著作、藏书之所。

  清道光三十年(1850),俞樾赴京参加殿试,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首句云“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深得主考官曾国藩赏识,拔置第一。于是他名上金榜,中进士第十九名,改翰林院庶吉士。其后散馆授编修,简放河南学政。终以御史曹登庸劾试题割裂经义,被罢官归田。时太平军攻打浙江,遂流寓苏州,得同年李鸿章之助,主讲紫阳书院,其间三易其居。

  同治十三年(1874),购得马医科巷西大学士潘世恩故宅废址,亲自规划建室三十余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因“其形曲,故名曲园”。曲园由乐知堂、春在堂、小竹里馆、认春轩、艮宧、达斋、曲水亭、回峰阁等建筑组成。春在堂,面阔三间,进深四界。堂前缀湖石,植梧桐。俞樾自为记,有云:“同治四载,余寓公书,述前句且曰:‘蓬山乍到,风引仍回,洵符花落之谶矣。’然穷愁著书已逾百卷,倘有一字流传,或亦可言春在乎。无赖之语,聊以解嘲。因以春在名堂,请公书之,而自为之记。”这里的“公”指曾国藩。

  俞樾在苏州四十余载,潜心学术,成书二百五十余卷,辑成《春在堂全书》。俞樾一生著述宏富,主要得益于其牙签万轴之藏书,但其藏书规模未见有人著录。其藏书印有“俞樾之印”“俞樾私印”“臣俞樾印”“臣樾之印”“俞樾长寿”“荫父”“曲园”“先皇天语写作俱佳”“曲园居士俞楼游客右台仙馆主人”等。

  “春在堂”匾额为曾国藩所书,后有识云:“荫甫仁弟馆丈以春在名其堂,盖追忆昔年廷试落花之句,即仆与君相知始也。廿载重逢,书以识之。曾国藩。”此匾在“十年浩劫”中不知所终,20世纪80年代初,园林学家陈从周,联合叶圣陶、顾颉刚等倡议重修曲园,俞樾曾孙俞平伯闻之,献出家藏曾国藩所书“春在堂”手迹,重描制匾悬于重修之春在堂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