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

 zcm1944 2018-01-15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2018-01-13 09:29:43)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甲 总纲

    1. 什么是书法?
    答:书法是指汉字的书写艺术,包括用笔、结构、间架、行款等方面。
    2. 为什么要学习书法?
    答:学习书法,最低目的是写得笔画端正,间架安稳,流利,漂亮,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能够提高效果质量;更进一步,则是通过书法来反映思想,表达感情,成为一种艺术品,使人得到艺术的享受。
    3. 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法则?
    答:学习书法必须掌握执笔、运笔、用笔、结构这四方面的基本法则。
    4. 学习书法从何入手?
    答:先摹后临。

    乙 执笔

    5. 为什么要讲究执笔?
    答:执笔不得法,字就写不好。
    6. 怎样才是正确的执笔法?
    答: 正确的执笔法,简单地说,就是“指实掌虚”四个字。
    7. 怎样执笔才能指实掌虚?
    答:食指(第二指)、中指(第三指)并拢,在笔管前面用指尖勾住;拇指在笔管左面用指尖向右擫(yè);无名指(第四指)的指甲中部紧靠中指在笔管里面往外抵,小指紧贴在无名指一起。这样,五个指头攒在笔管四围,拇指的指骨突出,掌心就空了,空得差不多可以放进一个鸡蛋,这就是“指实掌虚”。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拇指和食指、中指必须攒在一起,无名指、小指必须要紧靠中指,拇指的指节必须突出。(图一)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图一 正确的执笔示意图

    8. 古人执笔有“龙眼”、“凤眼”之说,是怎样执法?
    答:所谓“龙眼”、“凤眼”,只是一些故弄玄虚的说法,实际上是最要不得的。“龙眼”执法,是食指、中指只用指尖作弧形攥住笔管前面,无名指的第一节节骨在笔管里面推顶,拇指右边指肉擫在笔管左面,使虎口围成圆形。用这种执法,手腕扭着,既吃力又不切实用。至于“凤眼”
执法,更要不得,食指勾得老高,拇指在中间,中指在下面,三指分布为上、中、下三截,这样无名指及小指自然而然地捏在掌心,虎口狭长,像凤凰的眼睛,掌心捏实了,笔尖运转就不灵活,这样执笔的人必须注意纠正。此外,有些书上还有“撮管”、“提管”等说法,也是不切实用的。
    9. 笔要执得紧好,还是执得松好?
    答:执笔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太松了笔管容易掉落,太紧了笔管会颤抖,手也容易累。拿骑自行车来作比,初学骑车的,为了怕摔跤,往往把车把攥得紧紧的,结果车身反而更容易倾倒。执笔跟攥车把一个道理,要不松不紧,恰到好处。相传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看到小儿子献之在练字,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由于这个故事,后人便误以为笔要执得紧。其实如照前面所说的方法执笔,不用很大的指力去攥住笔管,而笔管自然稳如泰山,要想拔去,确实是不大容易的。
    10. 笔要执得高好,还是执得低好?
    答:执笔的高低,要根据字的大小而定。总的原则是,字越小,笔执得越低;字越大,笔执得越高。一般说来,写小楷笔要执得低些,拇指距离笔尖约四至五厘米左右;写中楷(也称寸楷)执得稍高些,拇指距离笔尖约六至七厘米左右;写大楷执得更高些,拇指距离笔尖约七至八厘米左右。不过这不是硬性规定,除字的大小有别外,还有笔管的长短、写字的姿势(坐或立的区别)等因素,也影响到执笔的高低,因此,究竟执得多高,要写字者自己去体验掌握一个合适的尺度。

    丙 运笔

    11. 什么是运笔?
    答:运笔,是指笔的运转。
    12. 怎样运笔?
    答:运笔必须用腕运。五指攥住笔管,使笔管直立不动,全用腕力使手活动,笔管随着手的活动方向来回运转,这就是“腕运”。
    13. 为什么不可以用指运笔?
    答:用指力去拨动笔管,笔管就不能保持直立不动,笔管的活动范围也非常小,写小字还可勉强对付,写中楷、大楷以及再大的字,就无法运转了。而且,用指力运笔,笔不踏实,写出的字也是虚浮无力的。
    14. 以腕运笔,腕的姿势应该怎样?
    答:以腕运笔,手腕必须离开桌面,使之悬空。悬空的腕部又须平覆,同桌面平行。
    15. 为什么腕要平覆?
    答:手腕平覆,就可以使笔管保持垂直。
    16. 笔管是否应永远保持垂直?
    答:笔管不能永远保持垂直,必要时是可以而且应该倾侧的。例如写较长的直画,笔势由上而下,笔管就要随着向前倾侧,直画越长,笔管向前的倾斜度也越大;横画笔势自左而右,则笔管改为向左倾侧;其他撇、捺等笔画,也都依此类推(图二)。但须注意的是,笔管可以向前或向左倾侧,而不可向后或向右倾侧,向后或向右,就不是以腕运笔了。
    17. 腕要悬得多高?
    答: 悬腕的高度同执笔高低一样要视所写字的大小而定。一般说来,写中楷手腕离桌面约四厘米左右。字写得大,腕悬得高些,离开桌面远些;字写得小,腕悬得低,离开桌面近些,也没有硬性规定(图三)。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18. 为什么要悬腕?
    答:悬腕写字,就可使手转动灵活;如不悬腕,紧贴桌面写字,手就无法活动,笔管也必然运转不灵。
    19. 初学悬腕,手会颤抖,怎么办?
    答:必须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方法有二:一种是空闲时候,倒拿笔管,或者拿一根筷子,按照正确的执笔法执住,悬起手腕,在桌面上绕圈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手腕自会逐渐稳定;另一种是写字时将左手平覆在桌面上,右手腕搁在左手背上写,这种做法叫“枕腕”(图四),时间长了,抽去左手,右手也能稳定。这两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练习一段时间,就能收到效果。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图四 枕腕示意图

    20. 写小楷是否也要悬腕?
    答:写小楷也要悬腕。开始练习小楷,悬腕是比较困难的,可采用上法“枕腕”。也可以“提腕”,又叫“虚腕”,即将肘骨靠在桌上,手腕靠近桌面而不贴紧,能够自由活动,也就是最低的悬腕。
    21. 写标语、横额等大字应怎样?
    答:写标语、横额之类的大字,不光要悬腕,还须连肘也悬空,这就是“悬肘”(图五)。悬肘可以在练习悬腕的同时练习,等打好了基础,那就可以运转自如,小大由之了。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图五 悬肘示意图

    22. 写字时身体姿势应怎样?
    答:字要写得横平竖直,写字时或站或坐,身体也必须端正。头要正,稍向前俯。眼与纸的距离约在一尺左右,双眼之间如果画一条线的话,这条线要和桌子成平行线。写三寸以内的字可坐着写(图六),写三寸以外的字站着写。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图六 坐写示意图

    丁 用笔

    23. 什么是用笔?
    答:用笔就是指笔尖在纸上写出点画的活动过程。
    24. 怎样用笔?
    答:用笔的要诀,只有“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八个字,意思是说无论点、横、撇、捺等任何笔画,都得有去有来,不可只去不回,也就是起笔要用“折锋(逆锋)”,收笔要用“回锋”。
    25. 什么叫“锋”?
    答:笔尖捻开捺扁后,在阳光下照看,近尖处有一段透明的部分,这就是“锋”。笔的弹性
“锋”决定,锋越长弹性就越强。写字时笔尖在纸上一按即倒,一提即直,这就是“锋”所起的作用(图七)。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图七 笔锋

    26. 什么叫“折锋”?
    答:“折锋”也叫“逆锋”,即起笔时笔锋逆入。比如横画自左向右,写时先逆笔向左,到起笔顶点,往下轻轻一按,再向右画去;直画自上向下,写时先逆笔向上,到起笔顶点,向右下方轻轻一按,再向下画去(图八)。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图八 折锋

    27. 什么叫“回锋”?
    答:“回锋”即笔画末了往回收进。比如横画到收笔处,稍向右上,再向右下轻轻一按,向中间回进;直画到收笔处,向左上轻轻一提,再向中间回进(图九),其他点、挑、撇、捺等任何笔画,也都是这样写法。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图九 回锋

    28. 点怎样写?
    答:以下每种基本笔画的写法,都举初学书法最常用的欧(欧阳询)、颜(颜真卿)、柳(柳公权)三家的写法为例,用图表示意。
    点的写法。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29. 横怎样写?
    答:横的写法。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30. 竖怎样写?
    答:竖的写法。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31. 钩怎样写?
    答:钩的写法。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32. 挑怎祥写?
    答:挑的写法。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33. 撇怎样写?
    答:撇的写法。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34. 捺怎样写?
    答:捺的写法。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35. 折怎样写?
    答:折的写法。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36. 戈怎样写?
    答:戈的写法。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37. 是否每笔都要这样写?
    答:每笔都要这样写。
    38.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写呢?
    答:这样写就能做到笔笔中锋。以横画为例:写横画起笔用逆笔,使笔锋倒向右边像,再转过来往左,使之像,这时笔毛就平铺在纸上,而笔锋就在横画中间,不偏上也不偏下,末了往回一收,笔锋依然挺直,这在书法术语就叫做“中锋”,也叫“正锋”、“藏锋”。古人论用笔秘诀,说“令笔心(笔锋)常在点画中行”,就是指的中锋。写字能做到笔笔中锋,自然踏实而不虚浮,用墨也能均匀到家。
    39. 这样写字不是既慢又吃力吗?
    答:这样写字,比不用中锋当然要慢,因为多了起笔收笔的转折功夫。但是中段仍是快的,所以并不太慢。写成习惯后,一提笔自然就逆笔、回锋,就不会感觉吃力了。
    40. 如果不这样写有什么毛病呢?
    答:如果不是笔笔都用“逆笔”、“回锋”,而是顺着笔势,随便点画,或者像拖把擦地板那样横扫(这叫“偏锋”,笔锋偏在一边),那么笔画只是浮在纸面,不会沉着,而且笔锋有去无回,长些的笔画,写到中段,笔头所蓄的墨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写到收笔,必然会因墨少而成枯笔,或需重新蘸墨方能写完,所以是要不得的。

    偏锋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偏锋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41. 行、草、隶书是不是也要这样写?
    答:隶书必须这样写,其转折过程同楷书是一样的,只是更夸张些。试举几个例子看看,其他类推。行书、草书则不必完全这样写。

【连载1】邓散木讲书法-书法百问

    42. 行书、草书怎样写?
    答:楷书是一笔一笔写的,所以每笔都可以逆笔回锋。行书、草书则不然,行书有时两笔连写,有时三笔连写,草书连写的更多,因此不必要也不可能像楷书那样每笔都逆笔回锋。一般说来,凡相连的起笔、落笔(包括连接上、下字的),可不必逆笔回锋;单起的还是要逆笔回锋。但由于行书草书比楷书要灵活流动,所以我们在法帖里往往看不出逆笔回锋的痕迹,这就是所谓“意到笔不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