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水韵挽救不了旧体诗

 梦醒小径边 2018-01-16
略带讽刺意味的是,好多人写旧体诗,骨子里就是要以唐诗为楷模,但偏偏所有的唐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平水韵。金朝的好事者企图从唐诗里面提取出一本可以包罗唐朝所有诗种的韵书,但终于没有成功。因为唐诗从不自主的格律到自主的格律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唐人写诗又思想解放,能用格律就用格律,不能用格律就用古风古绝等等之类的文体。他们绝不在格律上纠结于一词一句,更不用说用韵了。其实唐朝也有自己的韵书,唐人也不纠结于官制的韵书。有人可能会说,押韵能胡来吗?也不能胡来。唐人包括唐以前的文人,写韵文大多是用官话的韵。官话是官方运用于整个统治地区的语言。其声韵也是整个统治地区都能明白接受的。就像我们现在通用的普通话声韵,绝大多数中国人是能明白接受的。尽管你的平水韵的技术含量很高,尤其是在当今普通话里面有些平水韵读起来并不押韵的时候,读者可能认可你很有学问,但未必认可你写的诗是好诗。因为你押的韵是让好事的金朝人看的,而不是让身边活生生的现代人看的。我曾看到我们学会的某个诗词前辈,为了写好押平水韵的诗,天天手里不离字典,本来可以用今天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韵字,非得查大半天找一些今天读起来别扭的韵字。有时连自己读着都觉得别扭,但依然故我。努力去迎合好事的金朝人,也不让今人顺口。平水韵到南宋末年才刊行于世。宋朝的大部分诗人也不拘泥平水韵,因为他们也和唐人一样不知道平水韵是什么玩意。只是后来平水韵才像裹脚一样束缚了好多诗人,而作品再也超越不了唐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