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 2.4节 蛋白质 知识点

 太极混元天尊 2018-01-16


三、结构组成

1.单体:氨基酸

(1)种类:20。分为必需和非必需

(2)结构通式:C2H4O2NR;H2N-CHR-COOH

数量上:每种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甲酸形成)

位置上:中心碳,并且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定义的由来);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R表示);各基团可随意变换位置(立体的空间结构,角度问题)

区别在于R基不同:最简单的氨基酸的R基为-H,即甘氨酸

演化过程:甲烷→两个-H元素被-NH2和-COOH取代→另一个-H被-R基取代→保留一个-H

 

2.多肽

(1)结合方式

脱水缩合

1)肽键:—CO—NH—

a)肽链:二肽、多肽(数字以汉字表示);环状肽是由首尾的氨基、羧基反应形成

方式

1)中心碳上,—COOH脱下氧、氢,—NH2脱下氢

2)R基一般不参与反应:-S-S-(二硫键)是由R基上2个-SH脱去2H形成;R基间氨基、羧基反应形成肽键

 

结构

1)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变万化(n种氨基酸形成m肽,若各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则形成m肽的种类为:nmn种氨基酸形成m肽,若各种氨基酸数目唯一,则形成m肽的种类为:n!)

2)肽链: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2)计算

n个氨基酸形成的m条肽链

要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条肽键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水的分子量×失去的水分子数

如果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a-18(n-m)

二硫键:K对—SH形成K个—S—S—,同时去掉2K个H。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a-18(n-m)-2K

至少含有的氨基(羧基)数=肽链数=m

实际含有的氨基(羧基)数=m+R基中游离数

N原子数=氨基酸数n+R基中N原子数=n+RN=键+m+RN

O=键+2m+RO

C=2n+RC

H=键+3m+n+RH

环状多肽:n=肽键=水(计算时把环当成0,即m=0)

 

3.多聚体:蛋白质

(1)方式:α盘曲;β折叠

(2)水解:水做反应物,酶催化;分解成氨基酸或肽链;脱水缩合的逆反应;形成多聚体耗能,水解不耗能

类型

1)首端/尾端肽键水解酶:按照首/尾端开始,逐个水解;最终形成单个氨基酸

2)某氨基酸的羧基/氨基端肽键酶:只水解特定的氨基酸的羧基/氨基端的肽键;最终形成氨基酸或多肽

3)某氨基酸的两侧肽键酶:水解两侧肽键,使其成游离的氨基酸;最终形成氨基酸或多肽

4)肽键水解:单个氨基酸

(3)变性:高温,强酸/碱,重金属盐等改变空间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