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进展】比较IVIM和3D pCASL对胶质瘤分级的评价效能

 jazzwong 2018-01-16

胶质瘤是颅脑最常见的肿瘤,术前准确的分级诊断能够有效地指导手术方案的合理制定,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预后做出评价。众所周知,灌注成像能够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提供有效的参考,除了3D pCASL(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IVIM(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也可以分析灌注信息,并且同样无需注射造影剂,有高的安全性和强的可重复性。那么,3D ASL和IVIM在胶质瘤的分级评价中,各自的优势在哪里?哪一个更准确一些?还存在哪些局限性呢?

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张宗军教授及其团队对此进行了研究[1],有关成果发表在了2015年4月份的Biomed Res Int杂志上。实验入组了13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以及11例低级别患者,均进行IVIM以及3D pCASL扫描,前者为了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得到更好的弥散信号衰减曲线,采用了较以往类似研究更多、更高的b值(0, 10, 20, 40, 80, 110, 140, 170, 200, 300, 400, 500, 600,700, 800, 900, 1000, 2000, 3000, and 3500s/mm2),TE=87.5ms,NEX最高达到6;后者PLD(Post Label Delay)控制在1.5s。

对IVIM的数据使用简化的双指数模型进行后处理分析,即两段的单指数模型(two-segment monoexponential)(1):规定200 s/mm2以下为低b值,先用较高b值拟合计算出D值(Slow ADC:双指数模型拟合得到的真实水分子弥散系数),接着剔除D值影响,同时生成D*(Fast ADC:血液在不规则毛细血管网内流动相关的弥散系数,通常比真实水分子弥散D值大一个数量级。与毛细血管平均长度及血管内血液流速有关)和f值。ADC值则使用0 和1000 s/mm2的b值在传统的单指数模型(2)下进行拟合计算。



在经过配准(图 1)后的图像上寻找肿瘤实性成分放置ROI(Region Of Interest),测量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IVIM能后同时得到肿瘤灌注和弥散的信息,可以更有效的鉴别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中,高级别胶质瘤的CBF、D*值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后者更显著,而f、ADC及D值较低;另外,虽然肿瘤的CBF与f值呈负相关(r = −0.619, P = 0.001),但f值图可以更清楚的显示肿瘤范围;虽然D值的鉴别效能不及ADC值,但无论在肿瘤还是正常脑白质中D值均与ADC值呈明显正相关(r = 0.887, P = 0.000/r = 0.824, P = 0.000)。

关于肿瘤的CBF与f值呈负相关这一结论,可能有悖于大家的常规认识(一般认为,灌注相关体积分数f值反映真实灌注过程所占宏观弥散的比例,它反映了组织内毛细血管丰富程度,f值越大毛细血管分布越密集,也就是说高级别胶质瘤f值更高,且理应与CBF呈正相关)。张宗军教授给出的解释是,肿瘤的类型、结构特征以及IVIM所选b值和TE时间的不同均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比如,TE时间越长,低b值信号衰减越多,相应f值越高;而且,研究还发现侧脑室以及瘤周水肿的f值也较高,这说明f值很容易受到脑脊液及水肿的污染。



图 1 含ROI的配准后图像. CBF图 (a),同一层面的3D-T1WI (b)及DWI图(c).



图2 女性,43岁,右侧顶叶胶质母细胞瘤(WHO IV)。轴位T2WI(a)显示右侧顶叶厚壁中等信号占位,伴有中央囊变坏死及瘤州水肿。T1WI+C(b)提示肿瘤壁明显强化。3D pCASL(c)提示肿瘤壁不均匀高灌注。D*值图(d)显示无论在肿瘤高灌注区还是瘤周水肿低灌注区均与CBF保持高度一致。f值图(e)可以显示肿瘤的对比剂增强区,同时还可以清晰描绘肿瘤的边界。D值图(f)虽然没有能够清楚显示肿瘤轮廓,但却更好的显示出了瘤周水肿的范围。ADC图(g)和D值图在肿瘤显示上保持一致。双指数模型拟合的b值与信号衰减的指数曲线(h):短箭头和空心圆代表对侧半卵圆中心,长箭头和实心圆代表肿瘤。



图3 男性,33岁,右侧顶叶星形细胞瘤(WHO II)。轴位T2WI(a)显示肿瘤呈高信号,边界模糊,T1WI+C(b)无强化。3D pCASL(c)提示肿瘤轻度高灌注,但边界区分不清。D*值图(d)和f值图(e)均可以显示肿瘤边界,后者还提示肿瘤内部不均匀高信号。D值图(f)没有能够清楚显示肿瘤轮廓,却更好的显示出了瘤周水肿的范围。ADC图(g)和D值图表现类似。双指数模型拟合的b值与信号衰减的指数曲线(h):短箭头和空心圆代表对侧半卵圆中心,长箭头和实心圆代表肿瘤。



参考文献

[1] Yuankai Lin, Jianrui Li, Zhiqiang Zhang, Qiang Xu, Zhenyu Zhou, Zhongping Zhang, Yong Zhang, and Zongjun Zhang. Comparison of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and Arterial Spin Labeling MR Imaging in Gliomas. Biomed Res Int. 2015;2015:2342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