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共读 | 梁启超:家风,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动产

 闲情漫步123 2018-01-16

家风,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动产 来自有书国学共读 10:35



群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今日我们将要共读的便是解玺璋先生所著的《梁启超传》的第一章,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一同去看看梁启超的家世背景,以及三个影响梁氏终身的人:祖父,父亲,母亲。

 


家风凝聚的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与魂魄,一个家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之中就会分散给每个家庭成员,好的家风会使得整个家族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人才辈出。


这样家风中所蕴含的品质和形成的独立人格系统会给这个家族生存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凡是伟大的天才人物,一定有他超拔脱俗、不同凡响之处。而在他的幼年,也一定会有启发引导他的人,培养他,爱护他,不使他中途夭折,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开出无比绚烂的花朵,结出硕大无朋的果实。”

 

梁启超就是在良好的家风中成长。虽然说梁启超并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但是梁启超的祖父与父亲却有着高尚的人格修养与学识积淀。

 

母亲赵夫人的教育在梁启超最初的性格形成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梁启超更是受到了祖父与父亲的影响,是在其耳熏目染之中渐渐的成长起来的。

 

梁启超的祖父,名维清,字延后,号镜泉先生,是梁启超最为推崇的人物之一,以至于梁氏成名之后,还一再撰文称颂他的祖父。

 

那么梁启超的祖父究竟是怎样的人,使得梁氏一生受益于祖父最初的启蒙教育?

 


在梁启超出生之时,梁氏一族迁居与广东新会熊乡茶亢村至少已经有二百四五十年了,在漫长的历史之中他的祖辈都以农耕生活为主,到了梁氏祖父这一辈才志于学。可见梁的祖父是这个家族中超凡脱俗的一颗星辰。

 

梁维清讲“义理”,重“名节”,这在对梁启超的教育中就可见一斑。梁维清经常给这个小孙子讲的历史故事便是宋代亡国与明代亡国的故事。梁氏后来在国家风雨飘摇之中能够有力挽狂澜的气魄与之不无关系。

 

梁氏家族中的教育方式甚至可以与当今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媲美。

 

所谓的教育最初的本源就要追溯到每一个家庭之中,国家与学校的教育在时间上是相对滞后于家庭教育的,所有家庭是形成孩子第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场所,孩子的行为与表现往往反映了这个家族的观念与习惯。

 

梁维清除了教授梁启超四书五经这些传统的书籍,还有更重要的教授内容,他很重视历史遗迹、人文环境、节日庆典、祭祀活动等教育功能。

 

教育不仅仅要重视知识的教授,更要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无疑,在众多家族中,梁氏家族是具有超前意识的那一个。

 

如果说梁启超的祖父起到了一个起引开蒙的作用,那么梁启超的父母更多的便是以自身为榜样的去教导梁启超。

 

其父梁宝瑛淑身济物,谦谦君子。而且致力于茶坑村的各项的事务,梁启超的父亲虽然未能在仕途之上赢得一席之地,却包含着文人儒士的济世情怀与伴随着诗书教化而逐渐融入进内心的普世价值观念。这样的情怀深深地影响了梁启超。

 

梁宝瑛为人真诚谦恭,不计嫌隙的求取乡里的和睦。在梁启超中举之后并未耀武扬威,而是借此机会亲自带领梁启超拜谒邻村的宗嗣,以此来消除两村之间三十多年的积怨,在他的模范作用和调解下,乡里之间的许多陈怨都消解掉了。

 

梁宝瑛还亲身投入进禁赌和禁盗中,并为此亲自前去劝阻,对赌博的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曾说的泪涕如雨。梁启超祖父晚年多病在床,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梁宝瑛却悉心照料,从不嫌繁琐,以他的孝行和孝心改变了世俗的观念。

 

梁宝瑛的为人在茶坑村赢得了很高的威望。后来梁启超曾在其《饮冰室合集.专集》中大为感叹:“孔子称仁者安仁,呜呼吾先君子几近之矣。”可见梁启超对于父亲十分的敬佩。

 

对于梁启超自身来说梁宝瑛既是慈祥的,也是严厉的。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最适合解释父爱在孩子身上所起到的教育作用。

 


梁启超的母亲赵夫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读过诗书。母性在孩子教育过程之中起到的作用尤为重要,孩子最初秉性的形成,多半与母性所传达的内在与外在气质感受有关。

 

“一个人之所以说谎,一定是他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或者是该做的事没有做好。这本来就已经错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错,还情有可原,改正起来也不难。但是说谎却是明知故犯,自欺欺人,就跟盗贼一样,天下万恶,都由此而产生。”

 

这是梁启超的母亲赵夫人对于他的教诲。可以见得,赵夫人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简单朴素的道理被她解释得切肤切骨。梁启超在母亲的教育之下逐渐的剔除了人性的小坏,走向了康庄大道。

 

赵夫人的知书达理,谨守家规,品性贤孝等诸多美好的品质维系着梁家内在的人情世故,姑嫂之间的和睦相处。赵夫人还心灵手巧的教授乡里亲朋的女子识字和女工。

 

“人们只要得知某个女子跟赵夫人识过字,学过针线活,那么不必访问,这个女子的德行、品性一定受到大家的称赞,婚事也就比较顺利”。这是茶坑村一带流传的佳话。

 

有着这样的母亲做教导,梁启超在成长中自然少不了内在良好品性的慢慢积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所形成的美德使梁启超受益终生。

 

梁家的家教,从梁维清到梁宝瑛,再到赵夫人,重点都不在知识的灌输与功利的诉求,而是强调立志做人,这是梁家早期教育的核心内容。

 

梁先生的家世与家风如朝露一般,在阳光中熠熠生辉,压倒了传统社会之中“学而优则仕”的陈旧观念,取得了不求反得的效果。这朝露升腾起来必然预示着中国教育将有一个崭新的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