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中丸应用原来这么广泛,听东垣大家高建忠老师讲理中丸的应用

 xueyongqi555 2018-01-17

理中丸应用原来这么广泛,听东垣大家高建忠老师讲理中丸的应用

我们讨论下一个问题,理中丸这张方剂里面,原方用的是人参,人参能不能用党参代替?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有时候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来,我自己都觉得,这些问题是不是问题呀?但是琢磨下来,真的是问题,临床上真的需要我们明白这些问题,或者需要我们去思考这些问题。

我们看一个病人

  • 张某,男,54岁。2010年8月22日初诊。间歇性腹泻10年余。每日晨起即便泻,饮食不慎、情绪波动、遇冷受风皆易腹泻,故不能应酬、不敢出差。多方治疗,收效甚微。食欲尚可,不喜饮水,睡眠尚可,无明显四逆。舌质淡暗,舌苔白,脉虚弦。

当我们面对这么个病人,54岁的男性患者,腹泻10余年,这也应该是很常见的一个病证。每天早上起来便泻,吃的不合适了,情绪波动了,受了凉了,都容易腹泻。于是他每天必须很规矩的回家吃饭。回家吃饭会好一点,不能应酬,不能出差,一出差吃食堂的(饭),住宾馆肯定拉肚子,一应酬经常(饭店)都离不了,中途必须得上厕所。于是,几乎没有人能请得动他出来吃饭。第一次、第二次都是我去他家给看的,后来这个请他吃饭的人,把我请上,然后去了,医生明确告诉他,你可以出来吃饭了,然后别人就能请动他了,就可以出来吃了。

大家不要说“其实也不是个大病”,这种病可折磨病人,等于把他的人身自由限制了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呀。问题奇怪的是,为什么十几年治上就没好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我们老去攻克疑难大病,那这种小病、这种普通病、常见病,谁去给我们的老百姓解决呀?我们医生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嘛,对吧?而老百姓更需要的是,我们给他们解决,这些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这些问题。如果中医对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疗效是准确的,疗效是非常确切的,那中医在我们老百姓群里面,这个声誉是绝对会好起来的。我们现在老说中医的生存环境不好不好,当然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太会治大病、难病了,我们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疗效不够。

你看(这个病人),吃饭还可以,不好喝水,睡觉也可以。你手脚凉不凉?也不凉。舌质是淡暗的,没什么特殊的,舌苔是白的,也没什么特殊的,脉是虚弦的,就是摸起来好像还有点劲,有点弦的感觉,但是按的时候,觉得他是空的,就是有点不踏实的,但是比那个弦大的脉还稍好一点。不过年龄54岁的患者,脉虚弦好像也比较常见。

此案如何思考?

碰到这么个病人,我们怎么思考呀?六经辨证?太阴病?没有少阴吧?没有厥阴吧?能不能用乌梅丸?不能吧。有人说乌梅丸主久痢,直接用乌梅丸吧。你没有厥阴病,你凭什么用乌梅丸?说就凭主久痢啊。那不行。只能辨到太阴吧?如果有四逆的话,我们还可以考虑到有没有少阴的可能?没有四逆,那就太阴吧?太阴,中焦虚寒,理中丸,没问题是吧?似乎每一个医生都可以辨到这一步,从辨证到用方应该是没有疑难的。

我当时这样考虑的,说脾肾虚寒,兼肝脾不和。为什么这里要考虑到肝脾不和呢?情绪波动容易引起泄泻!再一个,考虑到这个患者的性格,考虑到他的职业,考虑到他的生活环境等等多方面考虑,总归是考虑到这一块了。于是考虑到肝脾不和,但是脾肾虚寒是基础。

  • 脾肾虚寒,兼肝脾不和。温中祛寒、疏肝和脾为法。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减。红参9g,炒苍术12g,干姜9g,炒白芍12g,防风3g,茯苓12g,炙甘草3g。4剂水煎服。

理中丸不用白术,用了苍术,在这个基础上加了白芍、防风、茯苓。白芍、防风是从痛泻要方里面拿过来的,调肝的。茯苓,利水的。可能当时开方的时候,也考虑到一点宁神的作用。给开了四剂。这个患者要求自己煎药,你们谁也不要管,我自己去抓药,我自己煎药,很心细的人。

  • 8月28日二诊:药后大便时腹中急迫感已无,大便由晨起便泻可延后至中午前后。上方干姜改炮姜,加补骨脂9g。7剂水煎服。

  • 上方稍作加减,间断服用至次年春季,共服中药80余剂,腹中轻快,大便正常,精神、心情明显好转,体重有所增加。出国旅游,竟可食西餐、可吹冷气。

28日第二次又去了家里,说吃了这个药以后,大便时,腹中的急迫感已经没了。他一开始没有说他这个腹中急迫感,但是吃上以后他告诉你没了,就是说原来是一想上厕所,马上就得上,不上就不行,一会儿都等不了,而这个腹中急迫感没了,并且大便由晨起便泻可延后至中午前后。就是说,我早上起来似乎想大便了,说等等吧,你只要忍一忍,就可以不大便,就可以拖到中午前后。这在以前是忍不了的,一起来第一件事一定是奔卫生间大便。

本来看了一下这张方子,觉得这张方子不想改动了,但你不想改动,你就没有理由再第二次去人家家里,是吧?说多少改一改吧,怎么改呢?把干姜改成炮姜,加了9g补骨脂。其实这9g补骨脂,当时也不想加,但总觉得不加,这个方子里面你改动的太少,加吧又不想加的早,这个补骨脂当时是从四神丸里面取过来的。按道理来说,如果你从四神丸里面取过补骨脂来,9g的量太小,你随便用一下,不用15g,或者12g?至少9g是很小的,为什么用9g呢?其实也就是没有把它当回事,不想让它起的作用太大了,不想过早的由脾转到肾上,还想在肝脾这个地方停着。

然后就这样加加减减,其实加减都不大,后来慢慢的四神丸往过转,但是转这个,稍微多加一点,感觉意义也不大。实际上一直是以理中丸为主,这样加减。然后这样断断续续吃,因为每次治疗都不是连续,他也工作忙,这个也没空,还必须得碰到我俩都有合适的时间,电话联系才可以看的。然后,最后他数下来说,我一共喝了你80多幅药了,都是自己亲自抓、亲自熬的。喝了80多幅药,没什么特殊的啦。他说肚子里可舒服了,大便也很正常,精神呢,心情呢?很好。

那么倒过来意味着什么呢?以前他的精神不好,以前他的心情不好,只是一开始看的时候,他不会告诉你,于是一开始记录里没有,而反过来,到后面的时候,他一点一点告诉你了,说哪些症状改善了,哪些改善了。第二年春天去了美国一趟,转了一圈,回来说没事,我跑去吃西餐也好好的。80多幅药不长不短是吧?其实时间不算长,后来只要他肚子有点不合适,临时来了,开上几副药没问题。

为何前医所开理中丸无效?

这个病人辨证没有问题的,没有难度,用方也没有难度。这个用方里面,我这还考虑到疏肝和脾了,如果我们实在不去疏肝和脾,我们用理中丸仍然是有效的。就是说,辨到理中丸这个证上,是每个医生都能做到的。但是这儿我就思考,为什么十几年的一个泄泻,前面有那么多医生都给开过方子,这么单纯的个证,他从一开始肯定就是这个证,十几年,这个证基本上没变过,也没有加重,也没有变成别的证,为什么我们就始终没给治好呢?他拿出一摞前面他喝过的方子来,你看吧,理中丸也经常有。奇怪,为什么没效果?

我看了一下,大约有这么一些原因。前面的方子,有用到理中汤的,也有用到痛泻要方、四神丸的。总归是理中丸不效,痛泻要方;痛泻要方不效,四神丸;四神丸不效,理中丸。反正就这几张方子倒腾嘛。中医内科学里面治腹泻的这几张方子。

原因一:药量大,加重胃纳脾运

一方面剂量太大;另一方面,方子里面加的药太多。剂量大和加的药多,有什么问题呢?一方面剂量大,可加重胃纳脾运之负担,加重负担会出现什么问题?他身体要往外排呀,你剂量越大,他有可能泻得越多。我们人吃多了都会拉肚子,那你药吃多了,也会拉肚子。

你看,12g苍术绝对是止泻的,30g苍术有可能就是通大便。一克理中丸绝对是止泻的,十克理中丸一顿吃下去有可能是通大便,对吧?是,我们吃火锅,辣椒吃的多了,第二天都要拉肚子。那火锅应该不是凉的,那是热的,那是温补。温补药剂量大了你都会拉肚子了,是呀,你去刺激他的胃肠道,他必须排呀,不排他就胃肠道里受不了了呀,对。

比如我们用平胃散,你就用个9g、12g,止泻效果特好,但是你用30g、40g,止泻效果很差。药的剂量大,会加重脾胃的负担,那么经常治疗泄泻,效果不好,这是一个。

原因二:用药杂,作用若

第二个,用药太杂,这个用药杂了以后,药物之间是有作用的,有侧重的,药物越杂,可能作用越弱。我们在《伤寒论》里面,干姜、附子的配伍,就要比干姜、附子配甘草,力量来得快,这是对的。你比如《伤寒论》里面麻黄汤怎么来的?它大约是这样来的,当然都是一种推理,但是极有这种可能。

  • 上古的先明先受了凉了,得了麻黄汤证了,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怎么办呢?他取上麻黄熬下来,喝了麻黄汤,汗出、头身疼痛缓解,热退,脉静,好了。于是他就记住麻黄可以治疗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也就是说,最早使用的第一张方子,应该是单味的麻黄。

  • 但是他用单味麻黄发汗过程中,他慢慢地发现:第一,麻黄的剂量不好掌握,用少了发不出来,用多了发的太过了。第二,有一部分病人单用麻黄,吃上以后他会心动悸,会引起其他副作用。于是他慢慢地在临床上发现,麻黄配甘草,这个副作用就会减少,并且这个剂量相对掌握起来就容易一点。于是,接下来的进一步的第二张方子,应该是麻黄配甘草。

  • 接下来再继续试,发现在麻黄配甘草基础上,再配一味桂枝,那临床上引起心动悸的这种机会,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于是他的方剂又演变成麻黄、桂枝、炙甘草。后来他发现,麻黄、桂枝、炙甘草在用上以后,他对于这个麻黄汤证,那个呼吸急迫的这个症状的缓解,稍次一点。于是他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停的在试,最后把杏仁加进去,最后发现,我变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这张方子是比较完美的。治疗起来,一方面效果还不错,第二方面容易把握,第三方面副作用小。于是就演变成麻黄汤了。

实际上从单味麻黄演变成麻黄汤, 这个过程,并不是说麻黄的作用越来越强了,而是麻黄的作用越来越弱了。如果你要见效快,单味麻黄,绝对要比麻黄汤的见效快。我和大家举这个例子,是说,我们的处方,并不是说开的药味越多,疗效越好,经常是药味越少,疗效越快。我不说,我不用“好”字,我说快慢的快,药味越少,疗效越快。

用药如用兵。想当年汉代打匈奴的时候,汉武帝征服匈奴的时候,那霍去病的部队就要比卫青的部队,速度快呀,进攻快呀。是,部队越少,速度越快。但是,一张方剂里面用药越少,对医生辨证的要求越高,这是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三:用党参或太子参代替人参(用药的讲究)

还有第三方面的原因,前面的理中汤方子里面,很少有用到人参的,而往往是用党参,甚至用太子参。理中汤里面,用上30g太子参,结果会是什么呢?如果治内伤病,如果你要慢慢的补,说不定还行。如果你要止泻,太子参是不利于止泻的,因为太子参柔润,柔润的药大剂量绝对是有助于溏泄。

在临床上,党参代人参,有可代者,有不可代者。党参与人参都能补益肺脾之气,但人参可补元气而党参不能。且从药物刚柔之性来讲,人参刚而党参柔,太子参则更柔。药物的柔弱,就是刚柔这个本性是由药物本性决定的,和它的剂量没关系。补力之大小可从用量调配,但药物自身之阴阳、刚柔是无法用剂量来改变的。这点是必然的。

党参和人参相比较,党参有一定的补血的作用,而人参没有。人参有补元气的作用,而党参没有,这是这两味药很重要的区别。你比如在妇科病里面,我们治月经偏少的病人,如果我们辨出她气血虚来,我们用参的时候,党参用的机会就比人参用的机会多。而如果这个病人是崩漏或者崩证,我们要固精的时候,人参用的机会就比党参多,我们可以拿党参补气补血,但是党参要从补气固精的角度来说,这是代不了人参的。

这里也是一样的。在这个病人身上,我们是需要用人参的刚,而不需要用党参和太子参的柔,因此这里和剂量没关系。有人说,用上人参力量大呀,这个党参、太子参,力量相对温和一点呀。这个力量大小,是可以拿剂量来调配的,你觉得12g人参剂量大,你可以变成9g,9g大变成6g,6g大变成3g。你不可以拿这个药力的大小,去对这些药物进行鉴别。

那么刚才这个患者,实际上他除了虚,还有寒。人参和党参、太子参,在这里的区别在于,刚才说刚柔的区别,其实刚柔里面包含一个什么问题?人参有一定的温中的作用,而党参这个作用就很少,而太子参就没有。当然这个温燥的这个作用,实际上就是药物刚柔的作用的“刚”的作用,这是涉及到我们处方时候的讲究。有可能就这么一丁点讲究,效和不效就不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