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文阅读考点总结4

 CC金牛座 2018-01-18

 题型二:分析记叙的人称及其作用


1、第一人称:散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小说中的“我”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经过艺术加工的,是虚构的,不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

作用:好像是作者面对读者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显得更加亲切,能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题型三:分析记叙的详略及其作用


1、详写,写得具体完整、生动形象。力求做到:叙述,有头有尾;描写,具体生动;刻画,细致入微。   


略写,写得简明扼要、概括精炼。


2、方法指津:分析材料的详略,一定要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


与中心密切相关,能鲜明突出中心的人和事,是重点材料,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只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人与事,是次要材料,要略写;


3、作用:只有详略得当,浓淡相宜,才能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旨鲜明。


题型四: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常见表现手法


对比、烘托、衬托、比喻、拟人、铺垫、伏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即象征)、以物喻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首尾呼应


2、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含蓄地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鲜明突出了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颂扬,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3、答题模式:表现手法  +  效果  +  表面内容  +  深层内容

示例:采用“……”的表现手法,……描写了 “……” ,表现了“……”   


六、开放题


题型一结合个人体验,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


题型二联系生活实际,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提出独到的见解;


题型三结合个人经历,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答题模式:“我认为……,因为……,比如……,所以……”


首先,“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接着,“因为……”,来简要阐述自己的理由;其次,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或现实生活,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用比喻说理或正反说理亦可);最后,“所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总之,要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举例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题型四联系实际,对文中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


题型五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


方法指津:补写内容一定密切联系语言环境,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等;如果补充的是心理描写,一定要用第一人称。


题型六:对文中美点进行赏析


1、方法指津:可从内容、主旨、语言、结构、手法这五个方面进行赏析。


2、语言特色词库


形象生动、细致传神、朴实无华、朴素自然、文辞畅达、清新优美、简洁凝练、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感染力强、委婉含蓄、飘逸灵动;深邃隽永、清新明丽、耐人寻味、文笔凝练、

摇曳多姿、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七、阅读方法归纳


1、要整体把握文章。快速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理解文章主旨(情与理),梳清文章结构。


2、要细心研读题目,抓住题目的重要词语,如“简要”“概括”“主要”“分别”“结合上下文”“结合文章分析”“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生活体验”使思考有的放矢。


3、要重新回读文章,尤其是文中的重要句段,把握其中的关键段、关键句、关键词。


3、要紧扣文本,既要关注与题目有关的段、句、词,也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4、要有开阔的思维,除紧扣文本之外,还要联系文中的作者、读者、主旨、结构等角度来思考问题。


5、要根据分值的多少和横线的长短,有序地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