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假想:假如让这位明末战略家统领抗清——会怎样?

 振王府图书馆 2018-01-20


明末能挽救帝国者仅此一人,并非袁崇焕

  文史小嘎啦 2018-01-17 头条

  明朝末年,内外交困,帝国风雨飘摇。

  内有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起义军此起彼伏,外有努尔哈赤和继任者皇太极咄咄逼人。

  人祸还连着天灾,连年大旱,国事已不可为,崇祯也许并非亡国之君,但就连他自己也隐隐感觉到江山难保,大明国脉也许就要断送在他手中。

  说也奇怪,越是形势危急,越是有人才涌现出来,熊廷弼、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明末乱世中,这些极为优秀的将领外出击,一定程度上为大明续了命。然而,要说起最有可能挽救明帝国的,却并非这4人。

  虽然崇祯的用人屡遭诟病,但他识才的能力还是有的,如果他能真正倚靠这个人,也许大明还有一线生机,这个人就是:孙承宗。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孙承宗才是明末最优秀的战略家。注意,不是军事家。前面说的熊、袁、卢、孙大都是军事家而非战略家。

孙承宗画像

  事实上,孙承宗亲上战场杀敌的机会不多,这也非他所长。作为一位战略家,孙承宗最擅长的是判断和规划,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谋划大明的出路。此外,孙承宗在朝中威信极高,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老师,也是天启皇帝的老师。大名鼎鼎的魏忠贤百般努力也没能真正伤及孙承宗。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孙承宗到达山海关。此时他官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辽东经略王在晋提出:在山海关外的八里铺筑一座新城,调兵四万驻守,彼此照应。孙承宗一眼就看出这个计划的致命漏洞。新、旧城仅隔八里,两城间方圆八里内共有八万多守军,如此密度,别说打仗,新城一旦失守,四万败军根本无法撤进山海关。而关前布置的地雷绊马坑也势必全都招呼到自家身上。

  王在晋的方案遭到否决,孙承宗采纳了袁崇焕的意见,驻守宁远,修城练兵,屯田备战。随着宁远城守的日渐巩固,明军防线不断延伸。天启五年(1625年)夏,孙承宗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这样,自宁远又向前推进二百里,从而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加上山海关,著名的关宁锦防线就此形成,清军再也没能越过此防线。

  孙承宗一手提拔和培养了袁崇焕,力保东北不失。直到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军十万绕过关宁防线进攻北京。袁崇焕率军回援,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袁崇焕被下狱后,孙承宗再度出山主持大局,化解危机。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76岁高龄的孙承宗率全家及高阳民众奋起反抗,城破之后,多尔衮亲自劝降。孙承宗拒绝之后自尽而死,以身殉国,全家四十余人战死,满门忠烈。

  清代修著的《明史》对孙承宗及其后人单独列传,这在整个明朝绝无仅有。其中有一段“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意思是如果让孙承宗守护江山,就算没法恢复之前失去的地方,固守现有的地盘还是可以的。

孙承宗题写匾额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明朝如果让孙承宗来统领抗清,清军想统一全国至少还要推迟十年,孙承宗苦心经营的关宁防线直到最后也是横亘在八旗军面前一道无法攀越的险阻。而孙承宗是毫无争议的民族英雄,他的功绩和忠烈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学习略家学问,变革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改造中国人的三观,把握中华民族未来命运古往今来,人类的全略家寥若晨星

全略,是高于战略的新概念和新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