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 个菜系,展现中餐百花园

 梅怀 2018-01-20


今日大寒,先祝全国的餐饮人快乐,用燃烧的激情迎接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就是立春,春天在向我们招手。


东方美食编者按:

2018 新年伊始,东方美食《餐饮经理人》《烹饪艺术家》第 一 期 杂 志 的 卷 首语,刊 登 了 刘 广伟 先 生 对 于 中 国菜 系 的 新 思 考。在 他 看 来,中 国菜 肴 博 大 精 深,传 统 的“八 大 菜系”不 能 全 面 地 体 现 中 餐 全 貌。而 34-3 菜 系 划 分,按 照 现 行 34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覆盖全面,边界清晰。34-3 菜系划分明确了菜系、流派、门派三级体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这样的划分,可以把三万个中餐代表产品一个不落的联系起来,能够彰显当代中餐的全貌。今天我们独家专访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刘广伟先 生,聆听 他 34-3 菜系划分背后的故事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思考重新划分菜系的?以前的菜系划分有哪些不足?

刘广伟:近些年来,我在食学研究工作中,自然离不开人类的烹饪,离不开烹饪的科学分类。关于中国菜系划分,其实我是从中餐产品体系入手的。在一次《烹饪艺术家》杂志的选题会上,有编辑再次提出“菜系之争”的问题,促使我加快了中国菜系划分的研究。

我发现传统的菜系之争,主要是围绕边缘不清晰展开的。其实,有两个大问题被忽略了,一是空白太多,二是深度不够。关于空白,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地貌多样、民族众多的国家,菜系的划分要与其相适应。“八大”也好、“四大”也罢,并

没有把全国各地的风味表达出来,没有反映出中餐丰富的全貌。

关于深度,在每个菜系的领域之内,还有许多差异性被忽略了。我提出在菜系的下面确定流派和门派专门两个层级,目的就是要把小地域内的风味差异表达出来。

记者:相比传统的八大菜系,34个会不会太多了?有必要吗?

刘广伟:你 这个问题 提 得好!

34 个菜系,过去不敢想,也没有想过。当我提出 34 个菜系的构想时,也是最难说服我自己的。但是,传统八大菜系的空白太多了,从历史的角度看,陕西、河南、山西都是文化的发源地,没有菜系,太不客观。

从民族的角度看,西藏、新疆、宁夏、广西等 都是中华民 族 大家 庭的一员,没有菜系,说不过去。另外,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也应该有菜系。

所以,从展示中餐文化全貌的角度来说,除了用 34 个菜系的划分,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多一不必,少一不可,34 个菜系刚刚好。其实,过去菜系的划分也是按照行政区域来的,我国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已有60 多年了,是相对稳定的。

传统的八大菜系,不是小菜系,不是所有的菜系,是某个历史时期人们的一种认识,34 个菜系与八大菜系不是替换关系,是包涵关系,未来也许会出现新四大、八大菜系。



记者:从您的切身体会来看,菜系之争的危害是什么?

刘广伟:首先是理论上的混乱。各说各的理,大家没有统一的认识,严重影响了中餐理论的发展。理论混乱,则导致实践上的混乱。各个地域之间争执不休,也让从业者感到非常困惑,我们到底是哪个菜系的?我们为什么没有菜系?26 个空白地域的从业者缺少归宿感、自豪感、自信感,影响这些地域的行业发展,影响中餐的发展与进步。菜系之争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再这样争论下去,理论和实践的混乱还会持续下去。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新的体系。



记者:对于一些偏门地区而言,34-3 菜系有哪些积极意义?

刘广伟:你说的偏门地区也可以理 解为我 说的“ 空白地区”,我的新划分,对于这些地方是非常利好的。对当地的厨艺风格、菜肴特色,解决了一个“没有名分”的尴尬。

34-3 划分实际上也是中餐全覆盖,让中餐划分没有空白,这也是该体系的重要价值所在。填补空白、边界清晰、层级分类更细,这是体系的三大特色。

其实偏门地区的问题并不是偏,而是没有名分,34-3 菜系体系,从此让这些地域的从业者直起腰杆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地去传承本地优秀的饮食文化。


记者:在菜系划分中,有哪些特殊情况?您又是如何处理的?

刘广伟:比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由于地貌变化小,人口密度大,所以没有流派,只有门派。属于“都市菜系”,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我把它单独区分出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

还有一个问题,即菜系的简称问题,我的卷首语提到,用 34 个地区的行政缩写,现实中却不同,有些字听起来不悦耳,像鄂菜、黑菜。有些形成了习惯,当地人有当地人的称呼,名字只是符号而已,可尊重人们的习惯,不必要强求一致。


记者:在具体划分体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刘广伟:有啊!第一级划分是借助行政区域,所以边缘非常清晰。但第二级是流派划分主要根据地貌进行,江河湖海、平原山区、丘陵沙漠等没有清晰的边缘。如何划分得更加科学、准确,还需要一个时间。

还有一个是第三级划分,也就是“门派”的问题。因为门派不属于地域范畴,是在一个相同的地域内,在物产、文化都一样的前提下,从技法、厨艺上进行分类,所呈现的菜肴也有所差异。门派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哪些门派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差异,哪些门派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有待深入研究。



记者对于中餐走出国门,或全球看待中餐,34-3 的体系划分会起有怎样的影响?

刘广伟:这个影响很重大。想让外国人来理解我们的饮食文化,只提八大菜系,很不全面 。以行政区域为依托的 34 个菜系,更清晰更易理解,展示了中华厨艺的博大精深。同样,对于中餐走出去也有积极意义。有了详细的划分,不同的流派就有不同的说法,这意味着中国菜从此有了 34 个符号。海外的人要认识中

国菜,就要理解知道 34 个符号。这需要一个过程,但这是他们味觉觉醒的过程,这也是中餐奥秘所在。34-3 理论体系的出现,一定会让更多的海外同行仰视中餐,因为它展示了中餐的全貌。如果借助色彩来表达,34 个味觉符号,就意味着 34 种色彩,中餐百花园将更加缤纷多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