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二十四史

 思绪未果 2018-01-20

现代人不读书,又喜欢显摆比阅读数量。所以动不动有朋友追问:有没有哪个牛人能把二十四史读完甚至读过很多遍?

所谓二十四史,是对过去中国皇家钦定的“正史”的简称。从汉代《史记》清初修纂的《明史》共24部,基本总括了中国古代各朝。时间线索上上起历史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直到明代崇祯17年为止(1644年)。论字数据统计约有4700万字。

要读完这几排书是个浩大的工程。现在一般大点的市级新华书店都会有出售,基本都是摆列为大型书柜满满一柜子有如一堵厚重墙。

像我本人,已是直奔中年之纪,犹念念记得初次邂逅这座纸张所垒的历史圣殿的情景。那时还在读初中,在福建龙岩新华书店,这批书籍静静伫立在落地玻璃左侧,绿皮竖立,中华书局版,琳琅夺目,摄人心魄。每逢周末骑着自行车进城,都如蜂蝶误入乱花丛中,书眼相对,摩挲再三,恋恋不舍。想那时,午后的阳光斜射而来,岁月辉光,人书俱老,真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外面风雨琳琅,满山遍野都是今天”的感觉。

还记得总价要2000元左右,惊为天价,也非常羡慕,甚至行之于梦寐,总幻想着自己快点长大成人,有能力搬回书房享受坐拥书城之乐。可叹及壮,饥驱四方,至今还是奢想,而儿时的痴念也早已在生活的尘土堆积下渐渐漫漶不清。


首先,在古代,能做到这个地步而且有条件读完所有正史的,屈指可数


话说回来,四千万字什么概念?差不多就是“书山学海”。有好事者统计过,假定一个人每日读1万字,一年读365万字,他需要读将近11年才能读完1遍。所以,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历史上能做到这个地步而且有条件完成这个目标的,其实不多。 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因为二十四史出全较晚,《明史》已是清初。这样按照题目,已经排除了古人十之八九。

二,清以来又盛行专业主义,不是那个专业的多不会去读。 像清人乾嘉朴学的真正开山戴震大师,读书之多之强悍当世少匹,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完全记得,但尽管如此,有些正史,比如《明史》,他就读的不多。

三,过去人“读”的概念和我们不一样。人家所谓读必是细读,所以来自《后汉书》的著名故事:“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 同郡马融,伏于阁下”,意思是当时首席学问家、汉学大师马融都不敢说能读懂《汉书》。 他们所谓的“读”,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弄清楚。

四,旧时没有图书馆,想读没有条件。所以清代大学者章学诚的好友汪辉祖到了40岁,才有能力买得起一部史书拿来读。而汪辉祖好歹也是士绅地主。所以,古人要读书,真是不易。郁达夫《自况》诗中所谓“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于他是风流自赏的自嘲,在古人确实是真实境况。比如清代大师焦循,为买《通志堂经解》这部书(现定价3000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苹果的三分之一价格),不仅卖掉良田数十亩,还变卖了妻子的金簪,才换的回家研读。真是悲惨。

也所以明人沈佳的那段话很经典,也代表着过去一般人意见和行为:“向有十七史,今又增五史矣。设复如宋人制科出题兼十七史,不亦难乎?记诵繁多,足为心累,亦目力鲜及。吾人史学,大抵《通鉴纲目》与《文献通考》两书足矣。”(《明儒言行录·原序》)


其次,真正读完一遍甚至多遍的,确实不乏其人。主要集中在清代康乾已降大学者中。


读完所有正史的,按我眼目所及,明代以前文献中不见有人说明、表彰或揄扬。只是迟至17、18世纪,整套的正史读完的,开始陆续出现,并且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因为当地的书籍刻印、流通、藏书家、藏书楼是全国最为突出的,读书人多,也有了条件完成这种高负荷、高难度、高水准的读书工程。

在过去,黄宗羲是读完明史前21史的。因为他的父黄尊素,在受到迫害致死前,留下遗言,叮嘱他要博通经史,“不可不通知史”,于是青少年时代的黄宗羲,秉承父训,坚持了两年,从天色初起(可能是凌晨4点左右)到鸡鸣(应该是6点半左右),“自明十三朝实录,上溯二十一史,每日丹铅一本”,每天不辍,终成其志,是经典案例。

顾炎武从著述看,应该是读完无误,甚至可能会背诵。他受祖父影响,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陆续读《资治通鉴》、《史记》等史书,而后几十年,为了写成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完成“经世致用”的宏愿,更是通读历代历史典籍。因为四处奔波,集书不易,不仅是读,而且是背诵。

随后的万斯同、王鸣盛、钱大昕、赵翼等,从著作、文章记载和当时人转述来看,显然认真读完,因为他们写出了精深的读书笔记,都是证据。


再次,真正条件完全具备可以通读所谓二十四史的,又多出现在民国。


可考的,是吕思勉、顾颉刚、钱穆、范文澜、张舜徽诸人读过。为什么如此劳心劳力,为写通史故。 这些零星记载在他们的文章著作中有或明或隐的提到过。比如张舜徽先生的言论:

“少年时期,读古文辞,喜诵长篇气盛之文,手抄熟读,不知费了多少心力。稍长,又喜览大部头书,从无畏难退缩之意,想起十九岁时读《资治通鉴》,日尽一卷,有时也可二卷,经过七个月的时间,将二百九十四卷的大书,读完了,并且还写了简明的札记。后来年龄稍大,又发愿通读《二十四史》,不畏艰难,不避寒暑,坚持不懈地认真去读。从《史记》到《隋书》,都用朱笔圈点,读的很仔细;从新旧《唐书》到《明史》,也点阅了一遍。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三千二百五十九卷的大书。”(《自强不息,壮心未已——略谈我在长期治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注:此条材料为好友胡洋洋特惠指出,特此铭谢)

而鸿儒博学如陈寅恪、钱钟书、饶宗颐、余英时、许倬云诸大师,他们的大部分作品我多曾草草翻看过,他们是否读完所有正史,因无直接证据,也不好遽下断言。而这种论定之踌躇,也正反映读完二十四史之繁难,实非常人之事。

这些大师,作为现代史学家,读史路径和用心已经和乾嘉时代前辈略有区别,不是单纯的就史论史,或考古证史,而是殊途同归的通过对历代史籍的省察与讨论,来申述继古开新的价值理想,并用这种价值理念来期许我们当下这个社会,探索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出路。

此乃诸先生读史苦心孤诣之所在,也是他们至今寂寞不易为人所理解的地方。名山事业,百代之师;海上心情,千古昭然,是否读完二十四史,已是末事。


最后,论数量,包括清史稿在内所谓25史“读”完的,可能是当代人居多。


到了当代,自称读完二十四史的,网上比比皆是,清点人数,大概都可以去填海造地了。反正现代社会,不传谣,不反裆,过过嘴瘾是公民权利。

像写出《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就曾经言之凿凿的宣称,“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到《明实录》、《清实录》,总共读过6000多万字的历史典籍”,至于真假虚实,和他不熟,不加评价。

只是,更为显见的一个事实:对于一般人而言,假设只是粗粗“读”完一遍,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左耳进右耳出,除了可以在小女生面前吹吹牛作为标榜之资外,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诸如此类的,绝非有些人谩夸的“民间多高手”,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民间多妄人”。真能沉潜其间,转智成识的“扫地僧”,凤毛麟角,百年难遇,比如躲在乡下一生也读了史书半生的王夫之,完全是三百年独孤求败。


结论

往者已矣,来者不可知。二十四史到底有几人读过,渐渐已不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人们,应当记得,书架上那一排排挺立的倔强的灵魂,还在这般无聊至死的时代,默默护卫着中华的文化命脉。

如有机会,更应该去聆听,这些来自远古的深沉回响。这才是我们今天谈论这个话题的目的所在。


感谢阅读。来者都是客,文字可结缘,更多时事评论、文史闲聊,敢请关注敝号、点赞或留言指教。谢谢!
创建于2018.1.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