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 萎 缩

 麻衣磐石 2018-01-20


脑萎缩属中医“痴呆”、“健忘”、“眩晕”、“痿证”、“震颤”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脑,但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机制属本虚标实。


由于肾精亏虚、气血不足、阴虚火旺、痰浊雍盛都可以造成脑髓失养萎缩。


中医称为足能伸而走不稳,手能举而抓不稳,步态蹒跚,动作笨拙,言语謇涩,或有头摇、颤震、痉挛。 


本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病程可逾数年甚至10余年,女性多于男性。可分为脑动脉硬化性脑萎缩、老年痴呆性脑萎缩、中风后脑萎缩、颈椎病及脑外伤后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性脑萎缩、小儿窒息后缺氧性脑萎缩等。      




艾灸取穴:


百会穴、大椎穴、天窗穴、肚脐、关元穴、足三里、悬钟穴、太溪穴、太冲穴、涌泉穴、神门穴、合谷穴






艾灸时间与方法:

所有穴位,每天一次,每次每穴艾灸30分钟;艾灸一周休息一天。


如果时间不够,这些穴位可以用2-3天的时间艾灸完,但是要保证,每个穴位的艾灸时间。


建 议:

1,多运动,保持心情愉快;

2,多做做头部的按摩动作;

3,多用艾草水泡脚,促进全身气血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