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教育家的泰戈尔

 老刘tdrhg 2018-01-20
作为教育家的泰戈尔

本报记者 白宏太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有《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堕落》《教育和文化》等。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桂冠诗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仿佛是被他伟大的文学成就所遮蔽,如今少有人关注的是,泰戈尔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1901年,在家乡印度圣地尼克坦小镇,泰戈尔创办了一所实验学校。这里从此成为他毕生为之奋斗、实践自己教育理想和教育思想的试验田。受他的感召,一些人自愿捐赠土地,泰戈尔又拿出自己的家产,于1921年在此创办了一所名为“维斯瓦-巴拉蒂”的文科大学,即印度国际大学的前身。在这里,泰戈尔开创了现代教育史上充满田园牧歌色彩的一段佳话。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小时候曾上过当地的4所学校,但学校留给他的都是不愉快的记忆,他的良好教育和文学修养更多来自于家庭熏陶。

    因为这样的经历,泰戈尔憎恶那种呆板、死记硬背、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教育教学,他将这样的传统教育喻为“训练鹦鹉”。即使智者讲得口若悬河,但可怜的鹦鹉死了好长时间都无人知晓。故事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泰戈尔以此表达了他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教育批判。

    20世纪初的印度正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无论文化还是教育都受到殖民者的严格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他的文学创作一脉相承的是,泰戈尔在教育实践中倡导国际主义、和平主义和爱国主义,并最终提出独特的“和谐教育”思想,认为人都有追求内在完美的天性,教育应尊重人的天性,帮助人实现与自然、社会及文化的和谐。

    圣地尼克坦是梵文音译,意为“和平之乡”,是一个远离城市、宁谧安详的小镇。在这里,泰戈尔实践着和当时以城市为中心的殖民地教育截然不同的自然教育。这里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在室外上,泰戈尔亲自编写教材,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走进校园,看不到高大宏伟的建筑,学生们席地坐在芒果树下,安静地听老师讲课。泰戈尔主张,儿童要亲近自然,在大自然的陶冶中锻炼自己的人格。

    相应地,在教学方法上,泰戈尔也接续教育史上由苏格拉底等开创的一个悠久的优良传统,在教学中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思维。他还更多地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儿童走出他们自己的视角,将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从而使儿童自由地体会他人的心思,从而学会理解他人。

    作为教育家的泰戈尔有另一点了不起之处在于,尽管当时的印度处在殖民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泰戈尔本人也是坚定地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在教育中主张爱国主义,但同时他并没有汲汲于教育救国的实用路线,没有把教育变成一种“功利性”的手段,而是以博大深邃的教育智慧推行人文主义教育。精通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的他,最具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就是在圣地尼克坦的学校里,从儿童入学开始,就将音乐、戏剧、诗歌和舞蹈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将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儿童“同情心”的重要载体。

    这一在今天看来仍觉得不可思议的做法背后,闪烁着泰戈尔超越历史、超越时代的思想光芒。在一个复杂、相互连锁的世界上,置身于一个宗教众多的国家,如何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是泰戈尔一生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命题。如何消除种姓和宗教隔离,各国人民如何学会相互理解,共同追求人类未来,如何培养人的高贵情感和品质,泰戈尔高度关切又敢于实践探索。

    因为这样的教育思想主张和教育实践,泰戈尔毫不逊色地跻身于那个时代世界一流的教育家、思想家之列。他和自己的好朋友、“圣雄”甘地在思想主张上非常相似;在中国,与泰戈尔同时代的蔡元培也曾倡导美育,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观点。特别有意思的是,当杜威在美国建立实验学校时,泰戈尔同一时间也在美国,虽然目前不知道两人是否有交集,但他们的教育思想却有许多相通之处。

    泰戈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曾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印度人民。阿密塔·森是同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母亲,她童年时曾就读于泰戈尔的学校,她在泰戈尔窗前的花园里玩耍的活泼身影,成为泰戈尔的名诗《卓塔迈》的创作灵感。后来,成为一位出色的舞蹈家的阿密塔·森在著述中深情地回忆起童年时所受的教育,描述了戏剧和舞蹈在泰戈尔学校里的作用。她认为,圣地尼克坦的教育,由于将教育与舞蹈、歌唱相结合,从而在通过学生标准化考试取得良好成绩的常规教育中,融入激情、快乐和创造性。

    同样令人赞叹的是,泰戈尔的一生不仅写出了大量载入文学史册的文学作品,而且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教育著述,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让他当之无愧成为教育家。时至今日,泰戈尔的和谐教育思想,他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以及自然主义的教育实践,都对今天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转自《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