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文言文阅读题选编 (20)

 爱雅阁 2018-01-22

 (二四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途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三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大计不如迎之。瑜曰:“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权纳其议。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权遂遣瑜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操军败退。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所用。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    耳目:刺探消息的人

B.尚当横行天下               横行:纵横驰骋

C.今曹新折衄,方忧在腹心     腹心:心腹之人

D.外有张鲁寇侵               寇侵:盗贼入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B.吴中皆呼为周郎

故姓是溪为冉溪

C.时刘备为曹公所破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3对下列各句中省略的成份,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

B()()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

C(刘备)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刘备、鲁肃)遂共图计。

D(刘备、关羽、张飞)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周瑜“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 

①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②求为居巢长,欲假途东归。

③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④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⑤得蜀而并张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瑜和孙策是同年,关系密切,这是周瑜后来为孙权效力的原因之一。

B.周瑜本想投靠袁术。袁术让他的从弟取代了周瑜叔父的太守位置后,周瑜就投奔了孙策。

C.众人主张投降曹操,周瑜却主张迎战曹操。结果周瑜与刘备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

D.周瑜认为曹操新败,暂时不会对东吴用兵,就建议孙权进取西蜀,收服张鲁,进而谋取中原。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求为居巢长,欲假途东归。  

 

(2)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参考答案:

1.B(A.耳目,耳朵和眼睛;C.腹心,内心;D.寇侵,侵犯。)

2.C(A.介词,“到”;B.“是”;C.表被动/所字结构;D.连词,“并且”。)

3.D(应为刘备一人。)

4.D(①体现瑜、策关系密切;④说明瑜受到重用。)

5.B(周瑜没有投靠袁术的意思。)

6.(1)所以请求担任居巢的长官,想借路回到江东。

(2)加之依仗父兄建立的功业,占据着江东这个地方。

参考译文: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地的人。当初,孙坚发动正义之师讨伐董卓,把家迁到了舒地。孙坚的儿子孙策和周瑜是同年的人,惟独和他的关系最好。周瑜把路南的屋宅给孙策居住,经常到彼此家中去问候母亲,互通有无。周瑜的叔父周尚做了丹阳的太守,周瑜前往探望。不久,袁术派自己的堂弟袁胤取代了周尚的太守,他们回到了寿春。袁术想让周瑜担任将领,周瑜看到袁术最终成不了大器,所以要求担任居巢的长官,想借路回到东吴。孙策亲自迎接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并给他二千士兵,五十匹马。当时周瑜二十四岁,东吴的人都称他周郎。后来跟随孙策攻打皖城,占领后得到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天香。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孙策死后,孙权主事。周瑜带兵前去吊丧,于是留在东吴,凭着中护军的身份同长史张昭一起掌管东吴的大小事情。十三年九月,曹操进攻荆州,刘琮率众投降。曹操得到了刘琮的水军,步兵水军共有数十万人。东吴的将士听了后非常害怕。孙权召见大臣们,询问对策,大家都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投降曹操。周瑜说:“将军凭着雄才大略,加上依仗父兄留下的功业,占据江东这个地方,土地方圆千里,军队精锐,物资充足,英雄安居乐业,应当驰骋天下,替汉家除去坏人,何况曹操是自己来送死,怎么可以投降呢?”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时刘备被曹操打败了,正想领兵渡江南下,和鲁肃在当阳相遇,于是共同谋划抗曹大计。孙权派周瑜同刘备合力对付曹操。两军在赤壁相遇。曹操的军队大败而退。孙权封周瑜为偏将军,兼领南郡太守;封刘备为左将军,兼领荆州牧。周瑜上书说:“刘备凭借英雄的气概,并且有关羽、张飞勇猛的将领辅佐,一定不会长久被人所用。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刘备召到京城来,多为他建一些宫殿,多给一些美女和器物,让他沉湎于其中;把关羽.张飞两人分开,各放一个地方,大事就可以定了。现在却给这么多的地方他们,并把他们一起放在战场上,恐怕就像蛟龙得到云雨一样,最终不是池中之物。”孙权考虑到曹操在北方,为了对付他必须广揽英雄,又担心刘备最终难以管制,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这时候刘璋是益州的长官,他的外面又有张鲁的侵犯。周瑜到京城见孙权,说:“现今,曹操刚刚打了败仗,正是元气大伤,还不能兴兵对付将军您。我请求与奋威将军一起进攻益州,并且吞并张鲁;让奋威将军留守益州,与北方的马援结成同盟;我回来后与将军一起据守襄阳,制约曹操,这样北方就可以图取了。”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周瑜回到江陵做准备,可是走到巴丘就病死了当时年仅36岁。

(二四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周盘龙,北兰陵人也,属东平郡。盘龙胆气过人,尤便弓马。秦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元徽二年,桂阳贼起,盘龙时为冗从仆射、骑官主、领马军主,随太祖顿新亭,与屯骑校尉黄回出城南,与贼对阵,寻引还城中,合力拒战。太祖即位,进号右将军。

建元二年,虏寇寿春,以盘龙为军主、假节,助豫州刺史桓崇祖决水漂渍。盘龙率辅国将军张倪马步军于西泽中奋击,杀伤数万人,获牛马辎重。上闻之喜,盘龙爱妾杜氏,上送金钗镊二十枚,手敕曰“饷周公阿杜”。

明年,虏寇淮阳,围角城。先是,上遣军主成买戍角城。至虏围买数重,上遣领军将军李安民为都督救之。买与虏拒战,手所伤杀无数,遂战死。盘龙子奉叔单马率二百余人陷阵,虏万余骑张左右翼围绕之,一骑走还,报奉叔已没。盘龙方食,弃箸,驰马奋槊,直奔虏阵,自称“周公来”,虏素畏盘龙骁名,即时披靡。时奉叔已大杀虏,得出在外,盘龙不知,乃冲东击西,奔南突北,贼众莫敢当。奉叔见其父久不出,复跃马入阵。父子两匹骑,萦搅数万人,虏众大败。盘龙父子由是名播北国。盘龙形甚羸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

世祖数讲武,常令盘龙领马军,校骑骋槊。后以疾为光禄大夫。寻出为持节、都督兖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兖州刺史。进爵为侯。角城戍将张蒲与虏潜相勾结,因大雾乘船入清中采樵,载虏二十余人,藏仗篱下,直向城东门,防门不禁,仍登岸援白争门。戍主皇甫仲贤率军主孟灵宝等三十余人于门拒战,斩三人,贼众被创赴水,而虏军马步至城外三千余人,阻堑不得进。淮阴军主王僧庆等领五百人赴救,虏众乃退。坐为有司所奏,诏白衣领职。八座寻奏复位。加领东平太守。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戏之曰:“卿著貂蝉,何如兜鍪?”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十一年,病卒,年七十九。赠安北将军、兖州刺史。                                              (节选自《南齐书·周盘龙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便弓马        便:熟习     B.随太祖顿新亭              顿:整顿

C.名播北国        播:传扬     D.卿著貂蝉               著:戴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上闻之喜                      后以疾为光禄大夫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盘龙临敌勇敢果断的一组是(      

①盘龙胆气过人,尤便弓马                     

②与贼对阵,寻引还城中,合力拒战

③杀伤数万人,获牛刀辎重                    

④手所伤杀无数

⑤驰马奋槊,直奔虏阵                             

⑥萦搅数万人,虏众大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人进攻寿春,周盘龙率队杀敌数万,俘获很多牛马和军用物资,皇帝非常高兴,送给周盘龙的爱妾杜氏金钗镊二十枚,以示对杜氏帮助丈夫的赞赏。

B.建元三年,敌军攻淮阳、围角城,周盘龙与其子周奉叔先后冲入敌阵,大破敌军,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也使他父子名震北国。

C.角城的守将张蒲与敌人暗中相勾结,敌人乘着大雾混进城东门并攻上了白争门,北齐遭受到不小的损失,因这件事周盘龙被有关部门弹劾。

D.周盘龙以武功入朝为散骑常侍,齐武帝戏之曰:“貂蝉何如兜鍪?”实际是开玩笑问他在朝中做文官和在京外做武将感觉有何不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

译文:                                                                                                                                             

2)盘龙形甚羸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

译文:                                                                                                                                             

3)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

 译文:                                                                                                                                                  

参考答案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A

51)(周盘龙)跟随军队去讨伐赭圻的敌人,亲自参加战斗,冲入敌阵,率先登城。

2)(周盘龙)看上去非常瘦弱,也不善言谈,可是在和敌人战斗时却勇敢果断,其他将领都赶不上他。

3)周盘龙上表称自己年老体弱,不能镇守边郡,请求解除阳职务,被允许。

【参考译文】

    周盘龙,北兰陵人,隶属于东平郡。周盘龙胆量过人,尤其熟悉骑马和射箭。秦始初年,跟随军队去讨伐赭圻的敌人,亲自参加战斗,冲入敌阵,率先登城。多次加官到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爵为晋安县子(子爵),食邑四百户。元徽二年,桂阳叛军兴起,周盘龙当时任冗从仆射、骑官主、领马军主,跟随太祖驻守新亭,与屯骑校尉黄回出城南,与敌军对阵相持,不久退回到城中,合力抗拒敌军。太祖即位,晋升为右将军。

建元二年,敌寇进攻寿春,朝廷任命周盘龙为军主、假节,协助豫州刺史桓崇祖放决江水阻挡敌人。周盘龙率领辅国将军张倪的马队和步兵在西部江泽中奋起反击,杀伤敌人数万,俘获他们的牛马和军用物资。皇帝听说后十分高兴,给周盘龙的爱妾杜氏,送了金钗镊二十枚,并亲笔写上“送给周公阿杜”。

第二年,敌军进攻淮阳,包围角城。在此以前,皇帝派遣了军主成买守卫角城。后来敌军包围成买好几圈,皇帝上遣领军将军李安民为都督去救援他。成买与敌人激战,亲手杀死杀伤无数敌人,接着战斗而死。周盘龙的儿子周奉叔一人骑马率领二百余人冲锋陷阵,敌人有一万多骑兵从左右两翼向他包围,一骑兵逃回报告,说周奉叔已陷入敌阵。周盘龙刚好在吃饭,扔下筷子,就飞驰上马,挺起长矛,直冲到敌军阵中,口中大呼“我周公来了”,敌军向来害怕周盘龙的威名,一下子就被杀得溃不成军。这时周奉叔已经杀死大批敌人后脱身在外,但周盘龙不知道,仍然冲东击西,奔南突北(边战边找),敌人都不敢抵挡。周奉叔见他的父亲长时间还不出来,再次跃马冲入敌阵。父子两人两匹战马,搅乱了敌军数万人,敌军大败。周盘龙父子从此在北国名声大振。(周盘龙)看上去非常瘦弱,也不善言谈,可是在和敌人战斗时却勇敢果断,其他将领都赶不上他。

世祖多次进行军事演习,常令周盘龙带领马军,指挥骑兵挺槊对抗。后来因病被任为光禄大夫。不久离京外出为持节、都督兖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兖州刺史。晋封为侯爵。角城的守将张蒲与敌人暗中相勾结,乘着大雾乘船进入清水一带砍伐木柴,载了二十多个敌人,把兵器藏在竹器中,船径直驶向城东门,守门的士兵没有禁止,于是敌人登岸攻上了白争门。戍主皇甫仲贤率领军主孟灵宝等三十余人在门上抵抗敌兵,斩了三个敌人,其余敌人带着创伤往水中逃去,而敌人到城外的骑兵和步兵已经有三千多人,受阻挡不得前进。这时淮阴军主王僧庆等率领五百人赶去救援,敌兵这才退去。因这件事周盘龙被有关部门奏劾,皇帝下诏让他以平民的身份领职。不久尚书八座又上奏让他恢复职位,加官兼领东平太守。周盘龙上表称自己年老体弱,不能镇守边郡,请求解除职务,被允许。让他还朝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和他开玩笑说:“你戴貂蝉冠比起打仗时戴的兜鍪盔又有什么感觉?”周盘龙回答说:“这貂蝉冠正是从兜鍪盔发展而来的呀。”十一年,周盘龙病逝,享年七十九。下诏赠赐安北将军、兖州刺史。

(二四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长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迁博平令。收考奸臧,无出狱者。以威名迁齐相,亦颇严酷,专任刑法,而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

    建初中,为勃海太守。每赦令到郡,辄隐闭不出,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坐征诣廷尉,免归。

    纡廉洁无资,常筑墼①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②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③:“外颇有疑令与死人语者不?”对曰:“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威跼蹐④,京师肃清。

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曰:“臣闻臧文仲之事君也,见有礼于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于君者,诛之如鹰之逐鸟雀。案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当伏诛戮。”

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注】  ①墼(jī):没有烧过的砖坯。②寺:官署。③铃下:指属下。④跼蹐:(jújí):行动小心,十分慌恐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坐杀无辜                       坐:因犯……罪

B.下车,先问大姓名主                下车:官吏初到任

C.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         则:准则,法则

D.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                幸:特指皇帝到某处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周纡治政手段严酷的一组是(  

①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 

②收考奸臧,无出狱者 

③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 

④贵戚跼蹐,京师肃清 

⑤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⑥二人被掠生虫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纡崇尚韩非的学说,办事严厉残酷。在担任勃海太守期间,每次赦免罪犯的诏书下达到郡时,周纡总是自己隐避不出门,先派人到属县全部处决罪犯,然后才出来接诏书。

B.周纡为官廉洁,没有钱财,免官后甚至经常做砖坯来维持生计,这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是难能可贵的。

C.周纡任召陵侯相时,廷掾想煞煞他的威风,弄来一具尸体,将其手脚砍断后放在相府门前。周纡通过细察暗访,将廷掾逮捕拷问,廷掾全部供认。后来谁也不敢欺骗周纡了。

D.周纡痛恨豪强,敢于直接和外戚如马氏、窦氏等为敌,其胆识是很值得称赞的;在“诸窦”被诛后,还上书弹劾仍在朝中的夏阳侯窦瑰,其疾恶如仇的性格显露无遗。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不以长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

译文:                                                                                                       

2)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译文:                                                                                                                                             

参考答案  

1、答案  C

2、答案  B

3、答案  A

4、(1)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

2)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因而没敢加害(他)。

【参考译文】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县人。他为人苛刻,缺少恩惠。 喜欢韩非的学说。(明帝)永平年间,周纡补任南行唐长。上任后,他告知官吏百姓:“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接着杀了县内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动。周纡升为博平县令。他拘捕拷问贪污受贿的人,没有一个人活着出狱。周纡依靠声威晋升为齐国相,他还是十分严厉残酷,一味动用刑律,并且擅长写案牍和法律条文,受到州内郡县效法。后来因滥杀无辜获罪,又被降为博平令。

   (章帝)建初年间,周纡担任勃海太守。每次天子赦免罪犯的诏书到达郡时,周纡就将诏书藏起不拿出来,先派人到所属各县将罪犯全部判处完,才拿出诏书。因获罪被征召到廷尉府,(后)免官回家。

    周纡为官廉洁,没有钱财,他经常做砖坯来维持生计。肃宗听说以后很同情他,又让他担任郎官,又升迁为召陵侯相。廷掾害怕周纡威猛明察,想杀杀他的威风,就在清晨弄来一具尸体,将其手脚砍断,将尸体立在相府门前。周纡得知后就去察看,他站在死人身边,装着好像和死人说话的样子。暗中观察到死人口中和眼中有稻芒,就秘密向把守城门的人问道:“都有谁运稻草进城?”看门的人说:“只有廷掾。”。他又问身边的侍从:“外边有人对我跟死人说话持怀疑的态度吗?”侍从回答:“廷掾对您怀疑。”于是周纡将廷掾逮捕起来拷问,廷掾全部供认了,说:“没杀人,弄来的是路边的死人。”自此谁也不敢欺骗周纡。

    天子召他担任洛阳令。周纡刚上任,先打听望族的名字,官吏列举民间的豪强来回答他。周纡动了怒,厉声说道:“我本是问像马氏、窦氏等贵戚人家,难道需要知道这些卖菜的奴仆吗?”于是手下官吏瞧着他的脸色意旨行事,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京师一派太平。

    和帝即位以后,太傅邓彪上奏称周纡任职期间过于严酷,不宜主管京师。周纡被免职回乡。后来窦氏显贵得势,窦笃兄弟把持政权,只要和他们有一丁点私怨,统统加以杀害。周纡自己知道不可能保全性命,就关了柴门不出,等着灾祸临头。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因而没敢加害(他)。

    永元五年,周纡再次被召用为御史中丞。窦氏许多人虽然被杀,但夏阳侯窦瑰还在朝中。周纡痛恨此事,就上书说:“臣听说臧文仲侍奉国君,见到对国君合礼的人,侍奉他就像孝子侍奉父母一样;见到对国君无礼的人,诛杀他就像鹰追逐鸟雀一样。查夏阳侯窦瑰,本来轻浮刻薄,心志乖戾不正,对经典学术毫无所知,但他妄自建造讲堂,对外招收儒生,实际上是聚集奸诈凶暴的人。他轻视皇上声威,轻慢皇室,应当处以死刑。”

   永元六年夏天发生旱灾,天子亲自到洛阳监狱察看囚犯情况,见到两个囚犯被拷打后伤口生虫,将周纡降职为骑都尉。永元七年,升任将作大匠。永元九年,在任上去世。

(二四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周维城传

 []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③脱:偶尔。④嘿(mò):悄悄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及属稿                              属: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立许字以女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 

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⑥拯一人者与一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译:         

 

参考答案:

1、解析:ABC三项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贾”解释做名词“商人”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

答案:D

2、解析: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①③两句表现周维城对父母的孝敬,能体现其美好德行;⑤表现了周维城待人心胸宽广,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选择B项。②③两句介绍他的娶妻与子女情况,不是写其德行。⑥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而是江宁焦翁。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带②③⑥的选项可以排除。

答案:B

3、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从原文“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时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A

4

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传”是动词,为其做传的意思;“遗”是动词留给的意思。

第(2)题翻译时要注意“肆”“饮食”“俟”“资”“遣”的翻译。肆,是名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 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排回家。

1)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

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二四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尝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裨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其将李建期。当是时,隶朗州刘言麾下者指挥使十人,咸以知兵名,行逢能谋,张文表善战,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及逵为武安节度使,拜行逢集州刺史,为逵行军司马。

    显德元年,拜行逢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潘叔嗣既杀逵,遣其客将李简率朗人迎行逢为帅。行逢入城,或请以潭州与叔嗣,行逢曰:“叔嗣杀主帅,罪当死,若与武安,是吾使之杀主公也。”召以为行军司马。叔嗣怒,称疾不至。乃阳以武安与之,召使至府受命。至则遣人执之立庭下,责之曰:“汝为小校,无大功,王逵用汝为团练使,一旦反杀主帅。吾未忍斩汝,乃敢拒吾命乎!”遂杀之。

行逢,故农家子,起微贱,知民间疾苦,励精为治,公而无私。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与之农具而遣之。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约束简要,吏民便之。又性勇敢,果于杀戮,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大将十余人,谋为乱;行逢召宴诸将,酒半,呼壮士曳下斩之,一军皆畏服。民过无大小俱死,妻勋国夫人严氏谏曰:“人情有善恶,安得一概滥杀?”行逢怒曰:“此外事,妇人何知!”严氏不悦,绐曰:“家田佃户,以公颇贵,不力农,请往视之。”至则营居以老,岁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行逢行止之,不从曰:“税,官物也,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一日行逢往就之,劳曰:“吾贵矣,夫人何自苦?”严氏曰:“公思做户长时乎?民租后时,常苦鞭,今贵矣,奈何忘陇亩间邪?”行逢命群妾强拥升肩舆,严氏卒无留意,因曰:“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行逢为之稍损。

(选自《春秋十国》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骁勇,累迁裨校             迁:调职

B.吾今私汝,则可矣             私:偏爱

C.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       署:任命

D.严氏不悦,绐曰               绐:欺骗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阳以武安与之 / 敢拒吾命乎

B. 励精为治,公而无私 / 与之农具而遣之

C. 至则营居以老 / 咸以知兵名

D. 此外事,妇人何知 / 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

3.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A.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 / 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田野间 / 易逃死尔

B.公用法太严而失 / 人心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田野间 / 易逃死尔

C.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 / 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 / 田野间易逃死尔

D.公用法太严而失 / 人心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 / 田野间易逃死尔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行逢出生于低微的农家,年轻时不务正业,曾因犯法被发配充军,后凭着勇敢和谋略成了当时有名的军事将领。

B.潘叔嗣和周行逢都曾经是王逵的部下,叔嗣杀了王逵后请行逢为主帅,后因不听从安排被行逢骗离驻地加以杀害。

C.周行逢为官公正无私,以清廉正直和有才能为标准选拔官吏,即使对自己的女婿也不例外,确实难得。

D.周行逢的妻子劝谏丈夫不要滥杀无辜,却遭责怪,后来又提醒他富贵后不要忘本,他仍没有接受意见。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

 

2)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

 

3)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

参考答案

1  解析  迁:升迁。

2  解析  均为疑问代词,什么;A于是/竟然B,均为连词,前者表并列关系/后者表顺承关系;C表目的的连词,

用来/介词,凭。

3 C

4 解析  “滥杀无辜”错误,依据原文“民过无大小俱死”可知;“仍没有接受意见”错误,依据原文“行逢为之稍损”

可知。

51)三人大多互相依靠成就功名,而行逢和王逵又感情深非常亲近。

2)你做官不像样,我按法律不敢宽恕你。

3)倚仗功劳骄横傲慢的将士,全部用法律惩治他们。

【文言文翻译】

    周行逢,是朗州武陵人。年少时游手好闲,不顾家人和生产,曾经违犯法律,(脸上刺字)发配到静江充军。凭着骁勇,多次升迁后做了裨校。王逵攻打边镐时,行逢分兵攻破益阳,杀了唐兵二千多人,抓获了唐兵的将领李建期。在这个时候,隶属朗州刘言部下的指挥使有十个,他们都凭着通晓军事而知名,行逢善于谋划事情,张文表善于战斗,潘叔嗣行事果断勇敢,三人大多互相依靠成就功名,而行逢和王逵又感情深厚非常亲近。等到王逵做了武安节度使,任命行逢为集州刺史,做王逵的行军司马。

    显德元年,任命行逢为武清军节度使,暂时管理潭州的军政事务。潘叔嗣已经杀了王逵后,派他的客将李简率领朗州人迎接行逢为主帅。行逢进城后,有人请求把潭州交给叔嗣,行逢说:“叔嗣杀了主帅,(按法律)应该判死罪,如果给他武安,这(表明)是我指使他杀害了主公啊。”拿行军司马的职位征召叔嗣。叔嗣发怒,称病不到任。于是假装把武安给他,下令让他来自己的官府接受任命。叔嗣到了就派人逮捕他让他站在庭下,责备他说:“你作为小小的校官,没有大功,王逵任用你做团练使,(你却)突然反过来杀了主帅。我不忍心杀你,你竟然敢抗拒我的命令吗!”于是杀了他。

逢以前是农家子弟,出身低微,知道民间疾苦,振奋精神进行治理,大公无私。他的女婿唐德请求补充为官吏,行逢说:“你的才能不胜任做官吏。我现在偏袒你,是可以的;你做官不像样,我按法律不敢宽恕你。”给他农具送走了他。他征召任命幕僚和下属,都选择廉洁正直的读书人。政令简明扼要,吏民都感到很方便。他的性格勇敢,对于杀戮很果决,倚仗功劳骄横傲慢的将士,他全部用法律惩治他们。有十多个大将,阴谋作乱,行逢召集宴请诸将,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叫来武士把这些人拖下去杀了,全部军中都害怕他服从他。老百姓犯了过错无论大小都判死罪,他的妻子勋国夫人严氏进谏说:“人之常情有善有恶,怎么能够一律滥杀呢?”行逢发怒说:“这是家外的事情,你这个妇女知道什么!”严氏不高兴,欺骗说:“家里种田的佃户,因为您非常富贵,不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请让我去巡视一下。”到了那里就营造居室用来养老,过年时穿着青色的裙子押着佃户送租税进城,行逢过去阻止她,她不听从,说:“税是官府的东西,如果主帅自己免除自家的租税,用什么统率下面的人?”有一天行逢去接她,慰问她说:“我富贵了,夫人为什么使自己这么辛苦呢?”严氏说:“您想起做户长的时候吗?老百姓交租税迟于规定的时间,(您)常常苦于被鞭打,现在富贵了,怎么忘了当时在民间的事情呢?”行逢命令小妾们强行抱着她登上轿子,严氏最终没有留下来的意思,趁机说:“您执法太严格因而失去人心,我不想留下来的原因,(是如果)仓猝之间灾祸发生,田野间容易逃命罢了。”行逢因为她的话而稍微克制自己。

(二四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 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造: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悦服:愉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家庐江寻阳焉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又破之,奔于临贺

3.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译文: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  C解析  A项“振”通“赈”,救济;B项“收”指逮捕,抓获;D项“悦服”即心悦诚服,高兴地降服。

2  A 解析  A项第一个“因”,连词,于是;第二个“因”,动词,趁机。B项“与”都是介词,同。C项“以”,连词,意思为来,用来。D介词,到。

3  B解析  A项“之”,动词,“之官”即“到任”;B项“不之罪”即“不罪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C项“之”,代词,代杜弘;D项“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  C解析  A项“厉武将军”误,任此职的是丁乾;B项“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忍气吞声”于文无据,文中是指“帝不之罪”,其受皇帝奖赏,是因其战功卓著;D项“采纳”指接纳贤良,而非指“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5、(1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2)①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他)担任主簿,(两人)结为朋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                                                                                                                                                       

②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颂扬。您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话,为什么呢?

解析(1)根据全文的内容,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对句子进行断句。注意断句标志词,如“故”;注意根据语意合理断句,如不可断为“善于抚纳士众”。(2)①句中注意“妻”的动词意义;②句中注意“鲜”的意义。

【参考译文】

周访字士达,先人是汝南安城人。汉朝末年避乱到了江南,至周访已四代。吴地平定,于是在庐江寻阳安家。周访年少时深沉有毅力,谦虚礼让,处事果断,周济穷人,家中没有剩余的财钱。担任县功曹,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担任主簿,两人结为朋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周访被举为孝廉,授予郎中、上甲令,都没有就任。

等到元帝渡江,任命他为参赞镇东军事。当时有人和周访同姓同名,判了死罪,吏员错捕周访,周访奋力反击抓捕自己的人,数十人都四散逃走,自己却到元帝前自首,元帝没有治他的罪。不久被任命为扬烈将军,讨伐华轶。统帅的厉武将军丁乾和华轶统帅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周访逮捕斩杀了他。冯逸进攻周访,周访率军击败来敌。华轶部将周广烧城抵御周访,华轶军队溃退,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让周访担任振武将军,命周访和各路人马一起征讨杜。杜造桔槔击打官军船舰,周访造长岐枨抵御,桔槔没有造成危害。周访又率水军开往湘城,军队到达富口,而杜派杜弘出海昏。周访步行到柴桑,悄悄地过河,和贼军交战,杀死敌人好几百。贼军退保庐陵,周访又把杜弘军队包围在庐陵。杜弘把宝物抛掷在城外,军队和百姓抢着去拾,杜弘于是乘乱突围逃跑了。周访率军追击,缴获鞍马铠甲军杖数不胜数。杜弘进入南康,太守率兵迎击,又打败了他,一直逃到临贺。元帝又提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到襄阳后,大兴农业,训练士卒,勤于纳言。王敦担心,但惮于他的势力强大,不敢有异心。周访威显四方,远近心悦诚服,智勇过人,是中兴名将。(周访)生性谦虚,未曾谈论自己的功劳。有人问周访:“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颂扬。您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话,为什么呢?”周访说:“将士效命,我又有何功劳呢?”士人因此推重他。

周访训练士卒,检阅军队,想要为讨伐中原效力,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善于招纳安抚,士兵百姓都愿为他效死命。听说王敦有反叛之心,周访常常恨得咬牙切齿,王敦虽然心怀不轨,最终因为周访在世,不敢作乱。

(二四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哀穆先生文并序  (北宋  苏舜钦)

呜呼!穆伯长以明道元年夏,客死于淮西道中,友人苏叔才子美作诗悼之,遣人驰吊之;痛夫道不光予,又次其一二行,以鉴于世,为文哀之。

先生字伯长,名修。幼嗜书,不事章句,必求道之本原,皆记士徒无意处,熟评论之。性刚峭,喜于背俗,不肯下与庸人小合,愿交者多,固拒之。议事坚明,上下合古,皆可录。然好诋卿弼,斥言时病,谨细后生畏闻之。又独为古文,其语深峭宏大,羞为礼部格诗赋①。

咸平中,举进士,得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牧守称其才,贰郡者恶之。又尝以言忤贰郡者②,守病告,贰郡者私黠吏,使诬告先生赂。具狱,聚左证,后召先生,使众参考之,由是贬池州。中道窜,诣阙下,叩登闻鼓称冤,会贰郡者死,复受谴于朝。后累恩得为蔡州参军。

先生自废来,读书益勤,为文章益根柢于道,然耻以文干有位,以故困甚。张文节守亳,亳之士豪者作佛庙,文节使以骑召先生作记。记成,竟不窜士名。士以白金五斤遗之,曰:“枉先生之文,愿以此为寿。”又使周旋者曰:“士所以遗者,乞载名于石,图不朽耳。”既而亟召士让之,投金庭下,遂装去郡。士谢之,终不受。常语人曰:“宁区区糊口为旅人,终不为匪人辱吾文也。”天圣末,丞相有欲置为学官者,耻诣谒之,竟不得。

常客京师南河邸中,往往醉,暮归地,如不省持者。夜半邸人犹闻其诵吟喟叹声因隙窥之则张灯危坐苦③执卷以至曙用是贷其资母丧徒跣自负榇成葬日诵《孝经》《丧记》未尝观佛书饭浮屠氏也。识者怜哀之,或厚遗,则必为盗取去;不然且病,或妻子卒。后得柳子厚文,刻货之,值售者甚少,逾年积得百缗,一子辄死。将还淮西,道遇病,气结塞胸中不下,遂卒。

嘻吁!天之厌文久矣,先生竟以黜废穷苦终其身,顾其道宜不容于今世。然由赋数只④,常罹兵贼、恶少辈辱困,其节行至死不变。有孤,懦且幼,遣文散坠不收,伯长之道竟已矣乎!初,先生死,梁坚自解以书走上党遗予,欲访其文,俾予集序之。去年赴举京师,历问人,终不复得一篇,惟有《任中正尚书家庙碑》、《静胜亭记》、《徐生墓志》、《蔡州塔记》,皆平昔所为,又不足成卷。余作文哀之,道不胜于命,命不会于时,吁嗟!先生竟胡为!

【注】⑴礼部格诗赋:题目、用韵等都有一定格式要求的诗赋。是当时文人考取进士以致身通显的敲门砖。⑵贰郡者:指通判。宋代的通判并非州的一般副职,而是具有与知州联署公文和监视知州的实权。⑶苦:使劲睁大眼睛。⑷赋数只:旧指天命不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肯下与庸人小合   下:屈就,放弃操守   

B.贰郡者私黠吏        私:暗地里

C.贰郡者恶之          恶:嫉恨              

D.既而亟召士让之      让:责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客死于淮西道中        性刚峭,喜于背俗,

B.又尝以言忤贰郡者      先生竟以黜废穷苦终其身

C.终不为匪人辱吾文也     或厚遗,则必为盗取去

D.天之厌文久矣          伯长之道竟已矣乎

3.下列各句中,都能表现穆修性格刚直清峻的一组是(  

①然好诋卿弼,斥言时病

②牧守称其才,贰郡者恶之

③士谢之,终不受

④丞相有欲置为学官者,耻诣谒之,竟不得

⑤先生竟以黜废穷苦终其身

⑥先生竟胡为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修做泰州司理参军时,遭贰郡者的诬告而被贬,他中途逃跑,鸣鼓喊冤,这反映了他倔强的冒死不认输的斗争精神。

B.亳州有豪士作佛庙,他派人去请穆修为之撰写记文,穆修鄙其为人,记文写成后,却不写上豪士的名字。

C.穆修提倡古文,他刻印售卖古文运动倡导者柳宗元的文集,但卖出甚少,获利甚微,一个孩子因贫困而死去。

D.穆修愤世嫉俗,既为人所敬仰,亦为人所畏惧。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通过几个典型事例生动刻画了这一极具个性、正直倔强的文人形象。

5.翻译和断句。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夜半邸人犹闻其诵吟喟叹声因隙窥之则张灯危坐苦执卷以至曙用是贷其资母丧徒跣自负榇成葬日诵《孝经》《丧记》未尝观佛书饭浮屠氏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皆记士徒无意处,熟评论之。

 

 士所以遗者,乞载名于石,图不朽耳。

 

【参考答案】

1.B.私:暗中勾结。

2.B.介词,因为。(A.介词,在;动词、形容词后缀,不译。C.介词,因为;介词,表被动D.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3.C.②是写牧守、通判对穆修欣赏和嫉恨;⑤是作者感慨穆修坎坷的人生历程;⑥抒发了作者沉痛的哀情。

4.B.他派人去请穆修为之撰写记文”有错,原文写的是张文节派人请穆修作记。

5.1

夜半/邸人犹闻其诵吟喟叹声/因隙窥之/则张灯危坐/执卷以至曙/用是贷其资/母丧/徒跣自负榇成葬/日诵《孝经》/《丧记》/未尝观佛书/饭浮屠氏也。(每三处1分。)

2

①把(其他)读书人不留心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反复、深透的分析研究。

译出“意”为“留心”1分;“熟”为“反复、深透的”或“仔细、深入细致”1分。大意1分。共3分。

②豪士送金给你的原因,(只是)希望把(他的)名字刻入石头,以求永存不灭而已。

译出“所以”为“·······的原因” 1分,译出后两句大意各给1分(“乞载名于石”可以不用状语后置句翻译),共3分。

【参考译文】

唉!穆伯长在明道元年夏天,客死于去淮西的途中,他的朋友(我)苏子美写了一首诗悼念他,派人前往吊唁,(我)痛感他的品行没有广泛传播,又记录下他的几件事迹,用来给当世作为借鉴,(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哀悼他。

先生字伯长,名叫修。小时酷爱读书,他不是致力于文章的章节句读,而是一定要探求道理的本原,把(其他)读书人不留心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反复、深透的分析研究。他的个性刚直清峻,喜欢离俗背道,不肯放弃操守而与庸人有一点点的同流合污,想和他交往的人很多,(但先生都)坚决地拒绝了他们。他评议事情明确无误,全都符合古圣贤之道,全都值得采纳。然而先生喜欢斥骂权贵,指斥时弊,谨小慎微的、循规蹈矩的小人害怕听他的言语。先生推崇古文,他的文章深峻峭拔,却羞于写题目、用韵等都有一定格式要求的诗赋。

宋真宗咸平年间,先生考中进士,取得出身的等级,被任命为泰州司理参军。知州赞许他的才华,州通判因此嫉恨他。先生曾经因为言语触犯通判,当牧守因病休假时,通判便暗中勾结阴险狡猾的官吏,叫他诬告先生受贿,(他们)准备了判决狱讼的文书,收集了证据,然后就传召先生,让众官员参核考定他的罪名,因为这件事,先生被贬到池州。先生在中途逃跑,到了朝廷,他敲登闻鼓鸣冤,(这时)恰巧通判死了,先生受到朝廷的贬谪。后来连续任职做到蔡州的参军。

先生自从被贬谪以来,读书更加勤奋,写文章更加立足于古道,然而却耻于拿文章拜求权贵,因为这个缘故生活十分困窘。张文节做亳州郡守,亳州有个豪士修建了佛庙,张文节便派人用马请先生来作记。记文写成后,先生竟然不写上豪士的名字。豪士拿白金五斤送给先生,说:“委屈先生写记,愿用这五斤白金为你祝寿。”又叫一个会说话的人去劝说:“豪士送金给你的原因,(只是)希望把(他的)名字刻入石头,以求永存不灭而已。”不久,先生多次叫豪士来,责备他,把白金扔到院子里,然后整理行装离开该郡。豪士向他道歉,先生始终不肯接受。先生常常对别人说:“宁可做一个只能勉强糊口的漂泊之客,也始终不能因为不正当之徒使我的文章蒙受羞辱。”天圣末年,有丞相想任命先生做主管学务的官员,但先生耻于拜访他,学官终于没做成。

先生常常寄居京城南河的旅馆,常常喝醉酒,傍晚就跑到远郊,像是很不清醒的人。半夜了,旅馆里的人还听到他诵读吟咏,感慨叹息,就借着隙缝偷看他,看见先生点着灯端正的坐着,使劲睁大眼睛,拿着书卷(读)到天亮,因此就借钱给他。先生的母亲去世,他光着脚亲自背棺材下葬,每天读《孝经》《丧经》,未曾看佛书,请和尚吃饭。认识他的人可怜他,有人送了很多钱物(给他),但(这些钱财)肯定会被盗贼偷走,不这样(没人送钱物)他就(生活)困苦,或妻儿(因贫困)死去。后来,先生得到柳宗元的文章,就刻印这些文章售卖,但卖出的书很少,过了一年才存到一百缗钱,一个孩子则死了。他打算回淮西,在路上生了病,气结塞胸,不得宣泄,就去世了。

唉!上天不喜欢文章很久了,先生终于因为被黜免而贫困终身,看来他的学问应该不被当世所容。然而因为命运多舛,先生常常遭受兵祸、恶人的困扰和凌辱,但他的节操品行却至死不变。先生有一个遗孤,弱小年幼,先生留下的文章散失没收集,伯长的学问竟然失传了!当初,先生死的时候,梁坚亲自写文章对先生的学问做了解说,到上党送给我,想寻求先生的文章,让我结集并为之写序。我去年去京师考试,逐个问人,最终都不能再多找到一篇先生写的文章。只有《任中正尚书家庙碑》、《静胜亭记》、《徐生墓志》、《蔡州塔记》,这些都是以前所写的,又不足以编成卷。我写文章哀悼他,学问赢不过命运,命运又不逢时,唉!先生你是为什么!

(二四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徙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获罪。

B.囚等皆感恩贷          宽恕

C.家僮误将余衣         将要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主掌讼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B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屈平不与,因谗之曰

D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译文:                                                                           

                                                            

 2)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译文:                                                          

                                                                 

参考答案

1.C 将:拿来 

2A  且:暂且  将要 

3D【解说】“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文章中没有谈。

4 译文:                                                                     

 1)(万泉)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

 2)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

文言翻译:

唐临是京兆长安人,周内史唐谨的孙子。他的先人从北海迁徙到关中。他的伯父唐令则,在开皇末年担任左庶子,因谄媚,曲意迎合太子李勇获罪而被杀。唐临年青时与兄唐皎都有很好的名声,出任万泉县丞。万泉县有轻罪囚犯十几人,恰逢春末下了及时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他们,县令不允许。唐临说:“您如果有所疑虑,我自己承受这个罪责。”县令因而请求他暂代县令,唐临主持政事,召集囚犯全让他们回家耕种,和他们约定,让他们按时回到关押的地方。囚犯们都感激宽恕恩惠,到约定时间全都聚集到监狱,唐监因此知名。

两次提升侍御史,奉使命到岭外。追究交州刺史李道彦等处置的申诉冤案关押的三千多人。多次调任黄门郎。再封给他银青光禄大夫。他生活节俭少私欲,不建第宅,衣服用品很简朴,在待人上很宽容。一次,他曾想要哀悼丧事,让家仆自己回家取白衫,家仆误拿了别的衣服,害怕不敢拿出来,唐临观察了解了此事,让人叫来他说道:“今日感觉呼吸不顺,不适合哀悼哭泣,先前让你取白衫,暂且不取了。”又一次,他曾让人煮药加工上出了错,他暗中了解了那个原故,对那人说:“天气阴不晴,我不适合吃药,那就扔了它吧。”终究没有宣扬那个人的过失,他能如此宽恕。

高宗即位,唐临任检校吏部侍郎。那年,升为大理卿。高宗曾向唐临询问在监狱关押的犯人数,唐临回答皇帝问话符合皇帝意思。皇帝高兴地说:“我曾经做太子时,你就侍奉我,我现在做皇帝,你又担任侍奉的职位,凭昔日的忠诚,所以我又授予你如此重任。治国重要的事在于刑法,执法很紧过严就伤害人,执法过宽就使惩罚犯罪失误,务必让执法公正不偏,符合我的心意啊。”高宗又曾亲自审查死刑囚犯罪状,以前大理卿所判处的犯人叫冤说屈,唐临判处的犯人唯独不说话。皇帝奇怪问这个情况,囚犯说:“罪行确实是自己犯的,唐大理卿判处的刑罚,已经不感冤屈,不是滥用刑罚,这是我没有想法的原因。”皇帝感叹很久说:“审理案件的官员不应当如此吗?”

永徽元年,唐临任御史大夫。第二年,不久升任刑部尚书,再封给他金紫光禄大夫,又担任过兵部、度支、吏部尚书。显宗四年,因犯罪贬为潮州刺史,死在他的任职上,终年六十岁。

(二四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初,上(唐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实指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季友、叔牙皆鲁庄公之子)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

八月,以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房玄龄甚重之,每称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可当大位。初,大亮为庞王兵曹,为李密所获,同辈皆死,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及大亮贵,求弼,欲报其德,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赀以遣弼,弼拒不受。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时人皆贤大亮不负恩,而多弼之不伐也。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悠悠千载,何所信乎           信:相信 .

B.语多微隐,谓玄龄曰           微隐:隐讳曲折 .

C.即命削去浮词                浮词:浮华不实之词 .

D.而多弼之不伐也               伐:攻打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异于前世帝王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B.①若以此法传示子孙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

C.①朕之所以,亦类是耳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①为李密所获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

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坚持要读“史官所记”,是为自己后来更好地治国提供借鉴。 .

B.房玄龄与朱子奢都反对太宗看“史官所记”,主要是为了保证记史的真实。 .

C.唐太宗对房玄龄等没有如实记录玄武门事件非常愤怒,责令他们重写。 .

D.身居三职的李大亮为报张弼的知遇之恩,到处寻找隐匿不张扬的张弼。 .

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斜线(/)断句: .

史 官 不 虚美 不 隐 恶 若 人 主 见 之 必 怒 故 不 敢 献 也.

2)翻译: .

①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

译文:               

②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

译文:               

 

参考答案

1D(伐:夸耀,炫耀)

2B(把,A/被,C做的事/……的原因,D/替)

3.答案选C“非常愤怒”错,属无中生有;“责令”也用语太重。

4.(1)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3分,每处1分,“见之”后停顿不给分不扣分)

2)①我私下担心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并非最明智的君主,掩饰过错袒护短处。重点词“恐”“上”“饰”。(3分)

②李大亮将此事上禀太宗,请求将自己的官职爵位全都授予张弼,太宗为了李大亮的缘故提拔张弼为中郎将。重点词“言”“悉”“擢”。(4分)

 

 

参考译文: 

起初,太宗曾对以宰相身份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前代史官所记的吏事,都不让君主看见,这是为什么?”答道:“史官不虚饰美化,也不隐匿罪过,如果让皇上看见必然会动怒,所以不敢进呈。”太宗说:“朕的志向不同于前代君主。朕想亲自翻阅当朝国史,知道先前的过失,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希望你撰写完成后上呈给朕看看。”谏议大夫朱子奢上书言道:“陛下身怀圣德,行动没有过失,史官所记述的,按理都是尽善尽美的事。陛下惟独要翻阅《起居注》,这对史官记事当然无所损失,假如将此规定传示给子孙后代,恐怕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并非最明智的君主,掩饰过错袒护短处,史官必然难以避免身遭刑罚诛戮。如此下去,则史官们都顺从旨意行事,远避危害,那么悠悠千载的历史,有什么可相信的呢?所以说前代君主不观看国史,正是为了这个缘故。”太宗不听其谏言。房玄龄便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改成《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癸巳(十六日),书写成,呈上太宗。太宗见书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用辞多隐讳曲折,便对房玄龄说:“历史上周公诛灭管叔、蔡叔以定周朝,季友毒死叔牙以保存鲁国,朕当年的所作所为,正与此类似,史官有什么可隐讳的!”立即命令删削浮华之词,秉笔直书杀李建成、李元吉事。

八月,任命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李大亮身居三项要职,宿卫两宫,谦恭忠正谨慎,每次护卫值勤,必定坐着假寐直到天亮。房玄龄非常敬重他,多次称李大亮有王陵、周勃的气节,可以担当大的职位。起初,李大亮为庞玉的兵曹,被李密抓获,原来的同伙都被处斩,大将张弼见李大亮而将其释放,二人遂定交情。等到李大亮身居显贵,开始寻找张弼,想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张弼当时官做将作监丞,自己隐匿不说。李大亮在道上遇见张弼而认出他来,扶着张弼掉泪,并将自己的家产送给张弼,张弼拒不接受。李大亮将此事上禀太宗,请求将自己的官职爵位全都授予张弼,太宗为了李大亮的缘故提拔张弼为中郎将。当时人都称赞李大亮不负恩情,也赞扬张弼不自我炫耀。

(二五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

     公姓陈氏,自颍川来,讳京。(大历元年)举进士,为太子正字、成阳尉、太常博士、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德宗登遐①,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室。无子。

     大历中,公始来京师,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惊以相视曰:“子云之徒也。”常以兄之子妻公,由是名闻。游太原,太原尹喜曰:“重客至矣。”授馆致饩,厚以泉布献焉。公曰:“非是为也,某尝为《北都赋》未就,愿即而就焉。其宫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欲之所安,王业之所兴,苟得闻而睹之足矣。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吾不能,敢辞。”遂逆大河,逾北山,仿佯而归。《赋》成,果传天下。为咸阳尉,留府廷,主文章,决大事。

     泾人作难,公徒行以出,奔问官守。段忠烈之死,上议罢朝七日②。宰相曰:“不可,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公进曰:“是非宰相之言。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上用之。

     巡狩所至,上行罪己之道焉,曰:“凡我执事之臣,无所任罪。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将复前之为相者。公曰:“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③焉,德至厚也,而为相者复,是无以大警于后,且示天下。”率其党争之。上变于色,在列者成凶而退。公大呼曰:“赵需等勿退!”遂进而尽其辞焉。不果复。

     初礼部试士,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及公则否,卓然有有司之道,不可犯也。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说,纪事朴实,不苟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

 注:①登遐:特指帝王之死。②建中四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犯京师。戊申,德宗幸奉天。庚戌,朱此杀司农卿段秀实。③引慝:承认罪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馆致饩          饩:赠送

B.愿即而就焉        就:完成

C.遂逆大河,逾北山  逾:越过

D.将复前之为相者    复: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是为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在列者咸凶而退    渔父莞尔而笑

C.厚以泉布献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常以兄之子妻公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

A.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焉

B.常以兄之子妻公

C.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

D.上行罪己之道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德宗大历年间,陈京来到京师,中书舍人常衮、舍人杨炎读了他的文章后,惊讶地赞叹说:“是子云的徒弟。”常衮因此把哥哥孩子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

B.陈京曾经游太原,太原百姓非常高兴,他们对他进行了丰厚的馈赠。陈京表示,他不是为这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完成《北都赋》,因此没有接受礼物。而他的《北都赋》写成后,果然天下传扬。

C.忠烈公段秀实牺牲,皇上建议罢朝七天,宰相坚决反对。陈京严厉驳斥了宰相的说法,高度肯定了皇上的做法。最后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D.陈京写有文章若干卷,其功力深厚,不同时俗。他的文章中多处指出了《尚书》《尔雅》中的错误。其文因记事朴实,不随便取悦于人,而得以世上流传。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

 

(2)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

 

参考答案

1D。恢复。

2B(A为:介词,表目的,为了;句末语气词,呢。B而:均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C焉:代词,他;兼词,于之。见《必修一》课文下面注释:从这里。D以:介词,把,表目的关系的连词,来。)

3A(A惠,一般名词,恩惠。无活用。B妻:名词用作动词,做妻子。C安: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安定,D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4C(A常衮不是把哥哥孩子的女儿许配给陈京做妻子,而是把哥哥的女儿许配给陈京做妻子。B不是太原百姓非常高兴,进而对陈京进行了丰厚的馈赠,而是太原尹。D原文是说陈京的文章中多遵从《尚书》《尔雅》的观点。)

5

    (1)天子表彰大的节操,哀悼大臣,这是天下安定的原因,况且情况特别呢?(得分点:“褒”,表彰。“所以”……的原因。)

    (2)有亲属参与的,就将功名归于他,(礼部官员)没有不暗中授予意思从而选择进退的。得分点:“与”,参与:“附”,归;“阴”,暗中。)

参考译文:

公姓陈,从颍川来,讳名京,大历元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太子正字、咸阳尉、太常傅士、秘书少监。自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以来,总共四次被任命为集贤学士。唐德宗仙逝,陈公正在病中,就用车子拉着自己去参加葬礼,极尽哀痛尊敬的礼节。从此他的仕途一发不可收,最终以秘书少监之职退休。贞元二十一年四月,死在安邑妻党的室内。一生无子嗣。

大历年间,陈公才来到京师。中书舍人常衮、舍人杨炎读了他的文章后,惊讶地赞叹说:“是子云的徒弟。”常衮把哥哥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陈公从此名声大噪。他曾经游太原,太原尹高兴地说:“尊贵的客人来了。”安排宾馆进行馈赠,原赠泉布(货币)与他。陈公说:“我不是为这而来的,我曾经写作《北都赋》,没有完成,希望就此完成它。北都宫室与城池的阔大,河山的富有,要塞城墙的坚固,与它土地的出产,民风的安定,王业的兴盛,如果能够听到并且看到就足够了。如果说接受大的好处,因为这利益而来,就完全不是先前的志愿了。我不能这样,希望不要这些礼物。”

于是沿着大河逆流而上,翻越北山,在流连忘返中归去。《北都赋》写成后,果然天下传扬。陈公后来担任咸阳尉,留在府廷,掌管文章之事,决断大事。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谋反,陈公徒步出京,跑着去询问守官。忠烈公段秀实牺牲,皇上建议罢朝七天。宰相说:“不可以这样。皇上正住在行宫,没有办法使天下安定。”陈公进言说:“这不是宰相说的话。天子表彰大的节操,哀悼大臣,这是天下安定的原因,况且情况特别呢?”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巡视所到的地方,皇上实行归罪于自己的方法。皇上说:“凡是跟随我办事的大臣,不承担任何罪责。我只是不严守事理才这样。”皇上准备恢复先前担任宰相的人的职位。陈公说:“天子施加恩惠给大臣而将罪责归于自已,品德非常高尚。但是恢复先前担任宰相的人的职位,这却无法警示后人,而且它已经公示于天下了。”陈公率领他的同党极力争辩。皇上变了脸色,朝堂上的官员都气冲冲地退下。陈公大喊道:“赵需等不要退堂!”于是极力进言,皇上最终没有恢复先前担任宰相的人的职位。

当初,礼部考查选拔读书人,有亲属参与的,就将功名归于他,(礼部官员)没有不暗中授予意思从而选择进退的。到了陈公就完全不这样,鲜明地显出官府的正道,不可冒犯。

陈公写有文章若干卷,功力深厚,不同时俗。他仰慕司马相如、扬雄的言辞,他的解释多遵从《尚书》《尔雅》的学说。记事朴实,不随便取悦于人。世上也因此得以流传他的手稿。

(二五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唐河店妪传 

【宋】王禹傅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日:“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乃系绠弓杪,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

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日‘‘静塞”,在雄州日“骁捷”,在常山日“厅子”①。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

    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

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注】①静塞、骁捷、厅子:皆为当时地方武装的微号。

1、下面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兵兴以来,始防捍之              兵:军队

B、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壮:认为…很壮观

C、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              俟:等到

D、贻于有位者云                   贻:赠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C、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D、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娴熟地运用典型概括的方法,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巧妙杀敌的老妪形象,又以一个人的典型特征来概括整个边民的精神状态,不于大处着笔,而从细微处见精神。

B、本文是一篇策论。作品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以一老妪之勇推及边民之勇,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嘉其勇”和“削其勇”的不同后果,最后表明作者的态度:参与治理国家的人,要想表明自己的忠心,就要在边民之勇上留心。

C、本文在内容上既强调了边民之勇在迎击敌寇中的重要性,又理性的指出加强对边民控制管理的严峻性。作者以史实为依据,说明统治者若不重视地方武装,不仅战斗力削弱,甚至还会发生内乱,则国家安全堪忧。

D、作者王禹俜为人耿介正直,敢于直言.这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在批评当时“有位者”削弱边民力量的错误做法时,毫不隐讳;在向“有位者”献治军之策时,又十分坦诚,体现了一种忠毅的人格力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

 

(2)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

 

(3)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

 

【参考答案】

1A

2D

3C

4(1)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

(2)国家防御边塞,经常用边土上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熟习战斗的技巧要领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

(3)发给他们的铠甲头盔都很脆弱,战马也瘦弱,不能够抵挡胡人;而那些坚固的铠甲头盔和强健的战马都被上军拿走了。

【解析】

1、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A项:“兵,军队”不正确,此处应翻译为“战争”

2、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A项:“而”分别是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却”;连词,表因果关系,译为“所以”。B项:“之”分别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则”都译为“却”,表转折关系。C项:“何”分别是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

3、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思想观点。C项:“指出加强对边民控制管理的严峻性”以及“甚至还会发生内乱”在文中无依据,也不合文意。

4、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1)“虏”译为辽国士兵或敌人,占1分。“以为怪”译为把()看做怪事,占1分。整句话通顺占1分。共3

(2)“备”译为防御,占1分。“有以”中的“以”为名词,译为原因,占1分。整句话通顺占1分。共3

(3)“介”为铠甲、“胄”为头盔,占1分。“坚利壮健者”要译成名词,占1分。“为”译为被动关系占1分。整句话通顺占1分。共4

【参考译文】

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名为店名。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里的人)才防范敌兵,但是(辽兵们)并不害怕。

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正赶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系在门前,拿差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罐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又停住了。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井绳短,打不到水。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弓尾上,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马的身上铠甲都具备了,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都称赞她勇敢。噫,国家防御边塞,经常用边土上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他们熟习战斗的技巧要领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一个老妇人尚且能这样,那些边土的士兵就更不难想象了。

近年来对边土要塞那些勇猛的骑兵,在上谷称为“静塞”,在雄州称为”骁捷”,在常山称谓“厅子”,这些都是熟习战争战斗的方法而且不害怕不懦弱的人。听到外敌入侵,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整理弓箭(互文句),甚至还有不待披戴甲胄就上阵迎敌的。近年来北方胡人来侵袭,很久都打不过上谷,就是因为静塞士兵的勇猛啊。只是恰逢戍边的将领把静塞的士兵都调配到自己的军营来保护自己,所以上谷没有守住。

现在“骁捷”“厅子”的名号还在但是兵马不多,虽然进行了招募,但边境上的人并不响应,为什么呢?因为被选中的都要被送回上都,离开家乡故里;而且每月的军饷很少,有的甚至不能糊口;发给他们的铠甲都很脆弱,战马也瘦弱,不能够抵挡胡人;而那些坚固的铠甲装备和强健的战马都被更上一层的部队拿走了;到了打仗的时候,却是这些人冲锋在前,当然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了。

如果能稳定那些军队,允许他们有热爱故乡的感情;增加他们的军需给养,让他们得到足够的吃穿;再给他们配上坚固的铠甲和强健的骏马,那什么样的敌人打不败?如果真的能这样,只要有一万边土上的士兵,就可以抵挡外敌五万啊。参与治理国家的人,不在这方面留心,我看不到他们的忠心啊。

因此通过一个老妇的勇敢行为,来整体反映边防的事情,赠予那些在位当权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