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山文集序》:阳明先生眼中的“心学之源”|四合院学习法

 ahappyday 2018-01-22

2017-06-25 06:03

南宋淳熙二年,晦翁先生(朱熹)与象山先生(陆九渊)相会于江西鹅湖寺,就各自的理学和心学观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著名的鹅湖之会后,朱学逐渐大兴于天下,陆学日渐式微。但三百多年后,在阳明先生首提“致良知”三字的明正德十六年,阳明先生特意为象山先生写作了此序。

在本篇文章中,阳明先生提纲挈领地点明了圣学的本质,以及心学之源,并对“王道”与“霸道”做出了明确区分。今日四合院学习法,让我们跟随立平、志川、海峰三位老师,一同领略这篇心学经典。

要点速览

●《象山文集序》从文字层面来看,是阳明先生在为陆象山的学说正名,但实际上,先生是借此文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

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学的源头来自尧舜禹相传授受的“十六字心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致良知”三字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让我们在天地间找到了一条路,可以直接通达天理。

●“道心精一”之谓“仁”。阳明先生将“精”字落在了“仁”上,因为儒家的核心就是“仁”,要走进天下民众之中,以仁爱之心亲民、爱民,将“仁”字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谓“中道”,即是“仁心”。抵达“仁爱之心”,自然“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仁义”理解小了,“仁”并非是简单的“善”,而是至善,也就是无善无恶的状态。求善与求仁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前者是“外求”,后者是“内求”。仁心”是纯粹的良知,“一”以贯之,就是“道”。

●“王道”和“霸道”有何不同?白老师曾说过一句话:以人为本是目的而非手段。真正行王道之人,心为民,行也为民,匍匐在地,将民众高高托起,所以“民莫不信”。而行霸道之人,则是借“博施济众”来收买人心,名义上“志于道德”,实际不过是为了满足私欲的功利之徒,是欺人,更是自欺。

●“吾理即吾心。”孔孟心法,“其学之必求诸心,则一而已”。从根本上讲,学问要从心上求,抓住这一点,就等于接到了孔孟嫡传。

●“人持胜心”,便会争强好胜,执着于自己的见解,便会对圣人之学不断提出疑义。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学习《象山文集序》其实是一次洗礼,特别希望大家能够自勉和警惕,尤其是对于中华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以及拥有话语权的人来说,要放下“胜心”,找寻真心,真正在自己心上存天理、去人欲。否则的话,只是抱着傲慢之心各抒己见,看似是思想上的繁荣,实际上终将造成各种的混乱。

学习拓展

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而其山形如象,故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他是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人。他有名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被称为心学的开山鼻祖。阳明先生的学问与其合称“陆王心学”。

------------------------原文---------------------------------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
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而当时之弊,固已有外求之者,故子贡致疑于多学而识,而以博施济众为仁。【博學、博愛,都不是。】
夫子告之以一贯,而教以能近取譬,盖使之求诸其心也。迨于孟氏之时,墨氏之言仁至于摩顶放踵,而告子之徒又有“仁内义外”之说,心学大坏。
孟子辟【反對】义外之说,而曰:“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
盖王道息而伯【霸】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此論不對:客觀世界並不依賴人心而存在。心無,天理仍在。問題的焦點在於:天理從何而來?有沒有天理?如果有,它的表現形式是什麼?王陽明對理學的批判是對的,但是他有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
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之学亡。【心與理,是二,也是一。心、理合一是一個極高的境界,宋明時代才出現。舊約中上帝要把律法寫在以色列人的心版上,耶穌基督來了,就住在人的心中,所以聖徒會說:我活著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邊活,我活著便是基督。精一之學,簡言之,就是耶穌基督救恩之下的新人。這樣解釋就比較精道。】
世儒之支离,外索于刑名器数之末,以求明其所谓物理者。【這是朱熹的格物論,當然不對。】
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也。【這太絕對,吾心是物理,也不是物理。是而非,非而是。】
佛、老之空虚,遣弃其人伦事物之常,以求明其所谓吾心者。而不知物理即吾心,不可得而遗也。【王陽明的學說,恰恰是佛老論調。】
至宋,周程二子,始复追寻孔、颜之宗,而有“无极而太极”,“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之说。动亦定,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之论。庶几精一之旨矣。
自是而后,有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孟子之传。其议论开阖,时有异者,乃其气质意见之殊,而要其学之必求诸心,则一而已。
故吾尝断以陆氏之学,孟氏之学也。而世之议者,以其尝与晦翁之有同异,而遂诋以为禅。夫禅之说,弃人伦,遗物理,而要其归极,不可以为天下国家。苟陆氏之学而果若是也,乃所以为禅也。今禅之说与陆氏之说,其书具存,学者苟取而观之,其是非同异,当有不待于辩说者。而顾一倡群和,剿说雷同,如矮人之观场,莫知悲笑之所自,岂非贵耳贱目,不得于言而勿求诸心者之过欤!夫是非同异,每起于人持胜心、便旧习而是己见。故胜心旧习之为患,贤者不免焉。
抚守李茂元氏将重刊象山之文集,而请一言为之序,予何所容言哉?惟读先生之文者,务求诸心而无以旧习己见先焉,则糠秕精凿之美恶,入口而知之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