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书考证  马贺山

 老庄走狗 2018-01-23


 

长期以来,近代和当代学者皆视黄帝书为战国人或秦汉人伪托,这些观点影响很大,他们的理论和主张是,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二里头出土的刻划符号“可能是文字”{李学勤语},【金人铭】不会早于秦汉时期。 

【一】《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铭》六篇,今已亡佚。《金人铭》即为《黄帝铭》六篇之一。

《金人铭》载刘向《说苑·敬慎篇》:“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左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名其背曰》。【孔子家语】有与【金人铭】相同的文字,可见【孔子家语】是转录【金人铭】的文字,被孔子保存在书中。孔子不仅是这一篇引用了前人的文献,他的大道之行的内容同样也来自上古的【仓颉书】,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大同世界的思想和理论,并不是孔子的发明创造,而是上古有之,被孔子重复录用而已,今人不作细致考究,反说 《金人铭》抄自【孔子家语】,【仓颉书】受【礼记】启发,托名而作,被学界弄颠倒了,事实上,弄错的并非只有《金人铭》和【仓颉书】。还有【黄帝内经】【尚书】中的唐书,虞书,夏书,还有传世文字【夏禹书】、【禹王碑书】、【莱丘铭】等,下面是【金人铭】原文及我的释文:

 

 原文: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译文:古人是很慎重发表言论的,警戒啊!
原文:无多言,多言多败;
释文:不要多说,多说多败事;
原文:无多事,
多事多患
释文:不要多生事,多生事多祸患。
原文:安乐以戒,无行所悔。
释文:身处安乐定要警戒,不要做悔恨的事。
原文: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释文:不要说那里有何损伤,它的祸害将不断滋长;
原文: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释文:不要说那里有何危害,它的危害将不断扩大;
原文: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家语》无此二句)
释文:不要说那里有何残害,它的祸坏将已形成。
原文:勿谓莫闻,天妖伺人。(《家语》作“勿谓不闻,神将伺人”)
释文:不要说没有听到,上天会在监视人群。
原文:荧荧不灭,炎炎奈何;
释文:小小火苗不扑灭,酿成熊熊大火就会没办法。
原文:涓涓不壅,将成江河;
释文:涓涓细流没有阻塞,将汇成江河。

原文:绵绵不绝,将成网罗;
释文:微小细线如连续编织,将能成为罗网。
原文:青青不伐,将寻斧柯。
释文:恶草不及时铲除,将来得用斧子砍掉。
原文: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家语》作“诚能慎之,福之根也”)
释文:你不谨慎去做事,就是灾祸的根源。
原文:曰是何伤,祸之门也。(“曰”《家语》作“口”,当从之)
释文:到处乱说会有何伤害,就象灾祸临门。
原文: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释文:强横的人不会好死,好胜的人必遇到敌人。
原文:
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家语》作“盗憎主人,民怨其上”)
释文:强盗妒忌主人,人们妒忌君主的尊贵。
原文: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释文:君主知道天下之事永远掩盖不了。

原文: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
释文:
圣王做事谨慎,故能得到人们的仰慕。

原文: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释文:做人保持低调,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原文:人皆趋彼,我独守此。(“趋”《家语》作“取”)
释文:人争名逐利,我独守清心寡欲。
原文: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前句《家语》作“人皆惑之”,“从”作“徙”)
释文:人们迷惑,我自独行。

原文: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后句《家语》作“不示人技”)
释文:我知道我的才能,从不与人比技艺高低。
原文:我虽尊高,人莫害我。
释文:我虽身尊位高,人们从不妒忌我。

原文: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释文:那江河能成百谷之长,是由于它能顺势低下。
原文: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释文:天道没有亲疏远近,常常赐福给善良之人。

原文:戒之哉!戒之哉!
释文:要警戒啊!警戒啊!

 

【二】老子曾经担任过周朝皇家图书总管,当时,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很好地保存着,他在翻阅藏书时,经常随手摘录下一些富有哲理性的箴言、格言、名句,最后集成《道德经》一书。今天我们看【道德经】,其中有些文句明显是摘录《黄帝内经》,《黄帝四经》,《金人铭》,《三德》、《归藏》、《巾几铭》

比如《金人铭》:“无多言,多言多败”,《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金人铭》:“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老子》:“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金人铭》:“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老子》:“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下人,必以身后之。”

《金人铭》:“执雌持下,人莫逾之。”《老子》:“知其雄,守其雌。”

《金人铭》:“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金人铭》:“天道无亲,而能下人。”《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三】《武王践阼》透露的重要信息就是,先周时期就已经有了记载黄帝与颛顼之道的《丹书》,且《金人铭》亦载于《丹书》之中。

“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武王所刻席铭、楹铭、牖铭,摘自《丹书》之中,武王翼图时时刻刻以黄帝与颛顼之道来训戒自己,是用来作为箴言的。周太庙之铜人,亦可能是武王时期的产物。《丹书》是记录黄帝与颛顼之道的,《丹书》进一步确指《金人铭》系黄帝之作。 

【四】于《金人铭》在《说苑》里的记载。
《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口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说苑》与《孔子家语》两段文字几乎一致,有着相同来源固不待言。《说苑》20卷是刘向编纂,围绕着20个中心主题摘引故事进行道德说教和政治劝诫,其故事内容都是从其他书籍中摘抄而来。抛开《说苑》和《孔子家语》两者之间孰先孰后的传统认知,这两段文字有着一些细小但确实可以比较的差别。

1.《说苑》:“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孔子家语》:“诚能慎之,福之根也。”

2.《说苑》:“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孔子家语》:“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

3.《说苑》:“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孔子家语》:“执雌持下,人莫逾之。”

4.《说苑》:“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孔子家语》:“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不徙。”

5.《说苑》:“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孔子家语》:“我虽尊高,人弗我害。”

6.《说苑》:“此言虽鄙,而中事情。”《孔子家语》:“此言实而中,情而信。”

 

【五】《宋王应麟《困学记闻》卷10:“《皇览记·阴谋》:‘黄帝金人器铭,武王问尚父曰:五帝之诫可得闻乎?尚父曰:黄帝之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摇摇恐夕不至朝,故为金人,三封其口,曰:古之慎言。’按《汉艺文志》道家有《黄帝铭》六篇,蔡邕《铭论》黄帝有巾、几之法,《皇览》撰集于魏文帝时,汉《七略》之书犹存,《金人铭》盖六篇之一也。”

【六】《太平御览》卷390引《荀子》曰:“周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无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杨慎《古音略例》引《太公金匮》:“黄帝居人上,惴惴(音专) 如临深渊;舜居人上,矜矜如履薄冰;禹居人上,栗栗如不满日。兢兢惕惕,日慎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日叶音热)。宫垣屋室不垩,甍桷椽楹不斫。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雨叶不去,将用斧柯。”

顾实《汉志讲疏》曰:“《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宰予问《黄帝》于孔子,孔子难之(《大戴礼·五帝德》)。周室既衰,史播五帝之书于民间,则其书虽出于六国时,而实传自上古也。《尸子》曰:‘黄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御览》七十九)《史记》曰:‘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五帝本纪》)或皆出此书。”

 

〔《太平御覽》三百九十。案《御覽》引注云《皇覽》云:「出《太公金匱》。」,〈路史.後紀〉五云:世謂太公作金人、《太公金匱》,公對武王之言,明黃帝所作。〕

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周敬王二年,“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人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孔子家语·观周》)孔子亲自从铜人背上抄录下《金人铭》,文本见于《儒家者言》(佚失)、刘向《说苑》、《孔子家语》。

 

综上所述,从各种文献典籍上看,【金人铭】是传承有序的古代学者认可的黄帝书,自西周起,记录详实,几乎无异议,到近代和当代,被甚嚣尘上的疑古派的尘埃和泡沫所掩盖,现在是到了揭开历史真相,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黄帝时代有文字,黄帝时代有史官,黄帝时代有书籍并非子虚乌有,无稽之谈。



 

黄帝书考证 <wbr> <wbr>马贺山

黄帝书考证 <wbr> <wbr>马贺山
曲阜孔庙金人铭碑

黄帝书考证 <wbr> <wbr>马贺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