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古文章之肇始千秋箴铭之源头——《金人铭》

 sos天外飞仙 2019-02-03

万古文章之肇始千秋箴铭之源头——《金人铭》

《金人铭》

(轩辕黄帝)

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必戒,无行所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勿谓无残,其祸将然。

勿谓莫闻,天妖伺人。

荧荧不灭,炎炎奈何?

涓涓不壅,将成江河。

绵绵不绝,将成网罗。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

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

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

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盗怨主人,民害其贵。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

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人皆趋彼,我独守此。

众人惑惑,我独不从。

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

我虽尊贵,人莫害我。

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

万古文章之肇始千秋箴铭之源头——《金人铭》

曲阜鲁国太庙中的金人

白话文:

古人对发表各种言论是很慎重的。大家要警惕啊!警惕啊!

不要多讲废话,多讲废话多败事;

不要多生闲事,多生闲事多祸患。

身处安乐之中一定要防备,没有行善积德,造成灾祸降临,人们会悔恨自己这种的行为。

不要说哪里会有什么损伤,它的祸害会不断地滋长;

不要说哪里会有什么危害,它的危害将会越来越大;

不要说哪里会有什么残害,它的祸患已经慢慢形成。

不要说没有人会听到,上天一直会在暗中注视着世间,观察着天下人的一举一动。

小小的火苗不及时扑灭,不久熊熊的大火就将燃烧起来,会象决口的黄河一样势不可挡。

细小的溪流如果途中没有阻塞,最终将汇成江河。

微小的东西如能连续增加,将来也可能成为一张大网。

细小的杂草不及时拔掉,将来只有用斧头来清除。

你如果能听进我的教诲,并小心谨慎去做事,这才是幸福的根源。

到处乱讲话会带来怎样的伤害呢?那简直就象自己已经面临灾祸还不知道。

凶暴、强横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争强好胜的人最终将会碰到敌手。

包藏盗心的歹人,没有不不嫉妒拥有财富的主人,天下百姓如果有怨恨,往往会把罪过归到君主头上。

万古文章之肇始千秋箴铭之源头——《金人铭》

曲阜鲁国太庙中记载的碑文

古代贤明的君主,知道普天之下的人们,谁都不愿别人比自己地位高,所以这些贤明君主都能礼贤下士,委屈自己尊重贤士;贤明的君主知道天下的人都不喜欢别人的官位超过自己,所以后来贤明的君主虽身处显赫的地位,却能做到待人和气恭敬、做事谨慎,以减少自己德行的缺失,最终得到天下人们的爱戴和仰慕。如果人都能常常保持仁爱柔和的心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就没有人能超越你了。

人常常去争取名声,追逐利益,只有我独自守住我的做人之道,人们对这种行为都迷惑不解,我却独自坚信不移。

智慧和技能深藏内心不显露炫耀,这样做,即使我处在尊贵的高位,人们也都不会嫉妒伤害我了。

有谁能在这方面下功夫,那就象江河一样,虽然显得表面笨拙、凝重,却能以宽大的胸怀容纳百川,是因为它始终把自己放到很低的位置。

高高在上的天空,浩瀚无垠,神秘莫测,人的思想永远无法到达它的边际。

天道悠长遥远,没有亲疏没有私心,天下人们的所有全部都来自上天的恩赐,而上天却能屈居人下,做为常人的我们,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一定要时刻警惕啊!

万古文章之肇始千秋箴铭之源头——《金人铭》

曲阜鲁国太庙中的金人

《金人铭》的创作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金人铭》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早文献,也是中国历史上箴铭,或者说座右铭的源头!

周以前的箴铭以黄帝的《金人铭》为最有名。

西周开国大封诸侯时,周公旦被分封到了鲁国,他因要辅佐周成王,没有去鲁国,而是派他的儿子伯禽去主持国政,周公担心从上古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金人铭》有失,就在鲁国都城曲阜太庙中造了一座金人像,将亲笔书写的铭文刻在金人背上,这就是著名的《金人铭》和慎言金人的来历。

从金人铭载体的形式看,应该是座右铭的源头之一:

一,它用非常形象生动的金人三缄其口的样式来警告世人的慎盲。

二,它把铭文刻在金人背后,如果没被销毁,则可做万世之则。

三,这个金人放置的地方,是在台阶的右边。这和座右铭的本质一样,实际上金人铭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座右铭。

金人铭中之金人,应该是我国现存古代铜像中最早的,这个铜像曰“古之慎言人也”。

根据西汉学者刘向的《说苑》和后世的《孔子家语》,《金人铭》是孔子从周朝太庙的金人背上抄录下来的。《金人铭》作为文献的出处,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它不同于简帛竹书,而是铭刻在铜人背上,不存在后人涂改和增删的可能性,比之载于简帛竹书的文献,是最为可靠的。《金人铭》作为孔子亲自抄录的文献,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载体、内容均十分明确,是具有完整意义的极端重要的文献。孔子删《尚书》,《虞书》、《夏书》怎么来的我们不清楚,但《金人铭》怎么来的非常清楚,所以《金人铭》作为上古文献,比《虞书》、《夏书》还要可靠。从这一点来说,所有上古文献,没有任何文献比《金人铭》更为可靠,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早文献。

《汉书·艺文志》有《黄帝铭》六篇,仅剩《金人铭》。《金人铭》据学者考证,即为《黄帝铭》六篇之一。慎言同良言。其中慎言不是指不让说话,而是指出口必是经过慎言之后利于大众的良言精句,不要拿起话就说,要经过思考,知道的说不知道的就不说,不知道依旧喋喋不休的说,反而让人落个轻佻的印象,《金人铭》中的思想与老子、庄子非常契合,因此也被看做是道家的思想源头。

万古文章之肇始千秋箴铭之源头——《金人铭》

轩辕黄帝

《金人铭》传说的创作者

《金人铭》是《黄帝铭》六篇之一,自然被后人也算作黄帝所写。

黄帝约生于公元前2717年,卒于或者说升天于公元前2599年,上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今河南省新郑市北关),亦称有熊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奠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基础,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金人铭》作为座右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人们都有启迪和警示作用。作者收集整理并翻译后,发布出来与广大读者朋友共勉!

古语云:

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

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

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万古文章之肇始千秋箴铭之源头——《金人铭》

轩辕黄帝升天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