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科:经行吐衄——滋阴降逆汤(班秀文方)

 古道岐黄 2018-01-23

经行吐衄——滋阴降逆汤(班秀文方)

【组成】 生地黄15g,杭白芍10g,墨旱莲15g,鲜荷叶15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牛膝6g,甘草5g。

【用法】 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剂分2次或3次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主治】 滋阴清热降逆,凉血止血。妇女经行吐衄或阴虚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

【方解】 经行吐血,又称“倒经”。多为肝肾阴虚,血热上逆,迫血妄行所致。盖经者血也,血者阴也,冲任二脉主之,冲任皆起于胞中而通于肝肾。肝肾阴血充盛,则冲任调和,胞宫施泻有常,月事以期。若肝肾阴虚,肝木失养,郁久化热生火。经行之际,相火内动,冲脉气逆,火热迫血逆行于上,吐衄由此而作。治宜滋水降火,引血下行。方中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白芍酸寒,养血敛阴,柔肝平肝,二药合用意在酸甘益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泽泻甘寒淡渗以泻肾中邪火;牡丹皮苦寒清冲任伏火,凉血而无留瘀之弊;茯苓甘淡,健脾渗湿而通肾交心;鲜荷叶芳香轻清,清热凉血而善行上焦气分;墨旱莲质润汁黑,养阴益肾,凉血止血而偏于下焦血分,与牡丹皮合用共奏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之功;牛膝补肝肾而引血热下行;甘草解毒泻火调和诸药。全方以甘寒为主,养阴清热,苦降下行,滋而不腻,泄不伤阴,止中有化,实为治疗肝肾阴虚,血热上逆而致吐血衄血之良方。

【加减】 月经量少,加益母草10g,香附6g理血调经;兼潮热,加地骨皮9g,白薇6g清血透热;经前乳房胀痛,加夏枯草12g,瓜蒌皮9g,宽胸理气,解郁散结;平素带下赤白,加赤芍、凌霄花各6g清下焦伏火。

【验案】 马某,女,20岁。1983年9月22诊。13岁月经初潮即经行错后,常3~6月一行,但每月均有周期性鼻衄,量少色红,持续3~6天自止。曾经五官科检查排除鼻部疾患。现为鼻衄第3天,每天出血3次或4次,每次1~2滴,色鲜红。伴头晕腰酸,夜难入寐,形体瘦弱,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数。证属阴血不足,虚火上炎,治宜滋阴降逆,凉血止血。用滋阴降逆汤加麦冬10g,山药15g,水煎服3剂。药已鼻衄止,经水行。守方出入,每月连续煎服6剂,共调理3个月,经行正常,鼻衄消失,随访迄今,疗效巩固。

【方源】 《班秀文临床经验辑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