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伦敦当年到底是怎么治理雾霾的? | 英国邦利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1-24

最近国内的雾霾天气可谓是不断刷屏,从12月16日开始,华北华东和中部地区大部分笼罩在污染之下。几乎就在前后脚,伦敦也在17日当天迎来了一天大雾,简直就是寂静岭再现,连续两天造成航班延误。其实最近几年,伦敦出现如此大雾的频率并不高。平时大家眼中的伦敦,还是有不少时间是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然而毕竟是一座被称为雾都的城市,伦敦曾经也有一段雾霾血泪史。

早在18世纪伦敦就开始逐渐雾气弥漫,到了19世纪初之后更是开始带有致病性。严重的时候,即使正午时分出行,也需要手举火把引路。到了1952年底,又一场大雾中的伦敦市民开始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等症状,短短几天时间就造成英国4000人突然离世,数周后又有几千人死亡,共计死亡1万2千多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The Great Smog)。

1952伦敦雾霾

这场史无前例的空气大灾后,伦敦人终于开始着手治理,在1953年成立了比弗委员会(The Beaver Committee)调查雾霾、制定对策。1956年,英国还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s),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

可是空气污染治理显然不是一两个委员会或者法案就能解决的难题。从1957年到1962年,伦敦又发生了12次严重的雾霾事件。看到这里,不得不感叹历史总在重复它的脚步。

随着后来《清洁空气法案》的扩充,以及1974年颁布的《污染控制法》(Control of Pollution Act)实施,伦敦每年大雾的天数才慢慢减少,1975年降低到了15个雾霾天,1980年则是减少到5天。

伦敦

正是因为这样,初到伦敦的时候,总是有种错觉,仿佛这里和曾经称为“雾都”的那个阴暗城市,其实来自两个世界。越来越多的伦敦人喜欢来到河边、公园享受好天气。可是在200年后的现在,伦敦的空气质量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雾霾的天数是减少了,可是只要现身,威力依然不减当年。特别是每到深冬,依然逃不开那么几天。2014年,伦敦还被评为“欧洲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

BBC也毫不留情,曾经撰文指出伦敦还没有甩掉“雾都”这个恶名,空气污染依旧危及英国人的健康。当然,这并不是说英国人这么多年的努力都是白费,毕竟前面也提到,每年伦敦的大雾天数是越来越少。2013英国城市空气污染达到“危险等级”的天数,伦敦才8天啊!但或许正是因为64年前惨痛的生命代价,现在的伦敦人才会哪怕面对寥寥几天雾霾,也不敢掉以轻心。

鲍里斯还是伦敦市长的时候,就曾投入140万英镑用于伦敦空气治理,还在伦敦市中心旅游景点和繁华地带周边设立了700余个自行车自动租赁点,共投入1万余辆车供市民和游客在市中心使用。另外,伦敦的新型环保巴士也是在他任期内投入使用的。然而他的举措依然被批评“失败”……

鲍里斯市长

今年12月1日,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发布了上任以来的首次空气质量警报。随后他就颁布了新政策,表示未来5年政府还将进一步投入8亿7500万英镑用于治理伦敦空气问题,折合人民币超过75亿元。算上此前花销,总费用已经超过9亿英镑。但是民众还是有呼声,要求市长颁布相关政策,效仿巴黎提供免费公共交通,以此鼓励更多市民和游客公交出行,减少总体污染物排放量。

其实即使公共交通不免费,也已经有很多伦敦人选择坐公车、地铁。在英国人眼里,乘坐公共交通是不分贵贱的。在伦敦金融城附近的地铁里,你能够发现很多穿着名贵西装和皮鞋的“社会精英”乘坐地铁上下班,也经常有人在地铁上偷拍到住在伦敦的影视明星和政客。而骑自行车、坐地铁等行为,反而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中产阶级生活态度与品质的体现。

自行车出行

曾有环保组织在伦敦进行“倒地”游行,目的就是抗议英国政府对空气污染的无作为。看到这里,圈哥只想说,英国人你们要知足!在大洋彼岸有13亿人对你们羡慕嫉妒恨,你们自己还觉得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有没有天理了!

总的来讲,伦敦的空气质量依然在缓步改善中。200年的空气污染,64年的治理,也许仅仅是个开始;但正是如此长时间的坚持努力,才让雾霾天气能够每年少一点、再少一点。

英国媒体与大众对环境问题的舆论监督力不可小觑,但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对空气质量治理产生的“公民感”和个人参与度,更是推行环境政策、监督政府执行的根基。如果说英国的今天会是中国的明天,那么拥有了现代技术条件和西方国家前车之鉴,愿我们不必经过漫长的200年,才换回一片蓝天。

相关阅读:新“雾都”与老“雾都”之间的对话空气净化器,买还是不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