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信息化重大原始实践创新不足|教育信息化发展三大问题(二)

 博容书屋 2018-01-25

教育信息化是前无古人的,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并进一步全面驱动、推动教育现代化,如果没有方式、方法、模式等系列化的原始创新,是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的。因为我国将实现的是走向智慧时代的教育现代化,而不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曾经实现过的工业时代教育现代化的翻版。


现代化理论将国家按照现代化发展的先后,分为先发驱动型和后发追赶型,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将会突破已有的现代化国家发展模式,新创后发超越型模式,即在实现新型教育现代化方面,我国可构筑与抢占新时代的先发优势。后发超越是不以追赶为最高目标,而另辟蹊径式地引领发展。很显然,这种发展模式如果缺少足够数量的重大实践创新的积累和支持,是无法实现的。



 教育信息化实践现状 

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重大原始创新,应该在于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机制方面的创新,是能对教育产生重大及深远影响的创新。不可否认,近几年我国已拥有一定数量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重大原始创新,比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该活动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实践的独特创造(杜占元,2016),对于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胡小勇等,2015),开辟了促进教师智慧成长新路径,可激发教师最大的内生发展智慧,迅速提升实践智慧,不断催生持续发展智慧,启发创新智慧(陆薇等,2015)。然而,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真正能称得上原始创新的实践,总体数量太少。


2014年我国首次评选教育全领域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信息化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93项。然而,这些获奖几乎都是数字化教学系统开发和资源建设等“器”与“术”层面的,没有信息化促进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改变的,即没有能称得上是重大创新的。截至2014年,我国实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已有14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论断并专门部署教育信息化战略性工作已有4年,然而教育信息化教学成果奖中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重大实践创新成果。



 原因分析 

自教育信息化诞生之日起,我国教育信息化更多地处于跟进状态,具体表现在对国外创新的热衷追捧。2013年以来,我国发表的有关MOOC、微课、翻转课堂的论文多达16000多篇,在同期引用量最多的前20篇教育学科论文中,19篇是关于MOOC、微课、翻转课堂的。MOOC、微课、翻转课大有席卷整个中国教育之势,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事实上,MOOC、微课、翻转课堂既有所长,又有所短,它们共同的最大问题是只增进了知识传授,都存在认知“天花板”问题。已有的MOOC、微课、翻转课堂实践在创意、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在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人类已进入以创新为特征的新时代时,这些课程形式逐渐显现出自身的滞后性、局限性和疲态。这给我国教育工作者在课程形态的创新创造方面留下了极大空间。我国教育界需将跟进MOOC、微课、翻转课堂的热情和干劲,移植到创新教育形态、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方面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原始创新不足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习得性无助。我国上百年的积贫积弱,导致很长时期内教育原始实践创新无条件支撑,人们慢慢产生了教育实践创新的“习得性无助”,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重大实践创新的自信、自觉和勇气。


第二,对信息化变革教育作用认识不足。未能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作用角度进行实践创新,未能从创新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需要重构时代化教育的高度创新教育实践,习惯于对教育教学细枝末节的修改,缺少宏观、中观的创新,缺少根本性改变的探索。


第三,缺少对重大实践创新的引导与组织。国家层面上主导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多(比如,“三通”工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程,等等),使基层习惯于围绕项目申报和工程建设做事,缺少对教育信息化实践创新的激励机制,更缺少大体量教育实践协同创新的组织与引导。


 提升实践原始创新的措施思考 

(1)启动教育思想解放工程


思想解放工程,一方面重在提高整个教育界对借助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推动教育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促进教育界转换角色,即由过去世界教育的跟跑者角色,向并跑者与领跑者并存的角色转变。我国许多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正开始步入世界先进水平,已逼近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的前沿区。如果没有创新实践的勇气而左顾右盼地等、靠、要,就会错失领跑世界教育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更不可能有效构筑和利用新型教育现代化的先发优势。


(2)提升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


加强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的顶层设计,勇于和善于在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方面投入资金,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建议国家设立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践创新的专项基金,保证基层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不需过多地为资金发愁。当今世界至少1/4的教育经费增量在我国,要善于将这些巨量新增资金的相当部分用于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创新实践,真正重构时代化的教育,而且政策和资金应该重点投向重大和根本性的创新实践方面。


(3)制定和建立支持、引导、鼓励、激励教育信息化原始创新的政策与机制


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的难度,远远大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创新,因此建议教育部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拿出一定数量比例的成果奖(比如1/4)专门奖励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创新,以激励人们在新的时代轨道上进行高难度教育创新。


(4)加大教育信息化实践的宣传力度


全国性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门户网站、移动媒体,要增强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的宣传自觉,沉下身子到基层总结实践创新并加以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对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的宣传水平。当然,这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建议着眼于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对媒体的队伍构成进行优化,编辑、记者队伍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事业追求的教育技术博硕士。


(5)树典型示范引路


以点带面、以典型带动一般,是我国成功的管理经验。教育信息化要在民族宝库中挖掘管理智慧并予以践行。要有培育典型的意识、方法,不能一味地“望天收”,不能停留在“自然农业”的阶段一味地让各级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做浪费精力、浪费时间的简单重复试验。教育部已经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典型引路的重要性,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就指出,“示范引导”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针的一部分,将“示范推广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纳入核心目标,将“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作为加快推进地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更早开展“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应用典范推选活动”,评出“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新闻人物”(陈琳等,2016a)。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本文节选自:《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作者:陈琳、王丽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