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数字管理健康,有时也不靠谱

 龙叔文馆 2018-01-25



 


以血糖为例。在美国,有一半左右的人存在血糖问题,他们要么有糖尿病,要么是糖尿病前期。几十年来,医生们一直给这类患者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将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控制在7%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包裹着糖类的蛋白质,它的浓度反映了测量前2~3个月的血糖水平。7%这个神奇的数字来自1993年的一项经典研究。当时科学家发现,通过饮食、药物、运动或三者结合,将糖化血红蛋白的血液浓度控制在7%以下,可以获得多种长期的益处。


乔安·曼森(JoAnn Manson)在波士顿的布莱根妇女医院担任预防医学主任,她积累了25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曼森见过很多患者,他们为了追求完美的数字7,把自己逼得快疯掉。随着年岁增长,身体产生的胰岛素水平会下降,这个目标会更加难以实现,这也会让患者吞下成堆的药片。与医疗费用一起增长的,还有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关键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药物有很多,其中部分药物并不能很好地帮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脏病、肾衰竭、失明和其他可怕的并发症。


现在,医学专家越来越倾向推荐更个体化的方法来管理糖尿病。“严格管理”血糖水平的益处只有持续多年才会体现成果,但是过度治疗的坏处(比如血糖骤降)却会迅速表现出来。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病研究所的内分泌学家朱迪思·弗拉德金(Judith Fradkin)说,这意味着“年纪偏大或身体偏弱的患者,可能活不到受益的那一天”。这类患者可能更在意自己因为低血糖晕倒时,会不会骨折。总而言之,治疗方案也需要讨论。


管理胆固醇也有同样的问题。15年前,医生会告诉患者应该把LDL胆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内,如果已经发生过心脏病或中风,应该通过饮食、运动和他汀类药物把LDL胆固醇控制在70mg/dL以内。不过,有专家小组发现,这个数据缺乏证据支持,需要寻找更加个体化的方案,于是2013年度的医学指南也作出了相应的改动。小组的主席,西北大学心脏病学家尼尔·J·斯通(Neil J. Stone)说,他们想让人们思考自己属于哪一类风险人群,而不依靠一个固定的数字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


这个小组认为,有强有力的证据显示,应当使用他汀类药物(并且改变生活方式)降低高危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包括有心脏病或中风史的患者,或40到75岁的糖尿病患者。但是,对于身体健康,只是对数据感到焦虑的人,最好是让医生和患者一同仔细评估,做出决策。


很多明确的数字健康指标依然有效。比如,不管在何种情况下,LDL胆固醇高于190mg/dL都需要治疗,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也是危险信号。整体来说,医学界已经认可了医患共同决策的作用。这是因为大家对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危害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另外也是对患者选择权的尊重。曼森说:“人们对自己还是很了解的。”


另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要因为追求“完美”而错过了“好”。就拿体重来说,有一项重要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的成人(其中很多属于肥胖)平均减掉仅15磅体重,就能让自己接下来三年的糖尿病风险减半——此时他们的体重离理想状态还有很大距离。


个体化的目标和医患共同决策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信息负担。幸运的是,真正的智能APP会少记一些数字,多辅助健康决策。



《环球科学》2月刊即日起开启预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