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号,周二。下午刚上班,一位蔡姓中年女士走进诊室,咳嗽之声连连不断。 坐定后,患者说:1周前不慎感冒,咽痛,当时吃了抗生素,不但病情没有好转,反而加重。现在咽干咽痛,咽痒的利害,咳白色痰,咳嗽得整夜不能入睡。 我问了一下病人其它方面的表现,得知患者口干,但不欲饮水,咳嗽时胸背牵引疼痛,怕冷,神疲,身上没有汗出。望其面色晦暗,舌淡,苔滑,诊其脉弦数。 综合以上表现,我在电脑里写下了以下诊断:咳嗽(少阴表虚寒证夹饮) 处方:麻黄细辛附子汤(各30克)加味。3剂。上药加水12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3次温服。 4月1日,患者来馆请为自己及父母调理身体,我问及上次服药后的情况,言:服药当天咽痛、咽痒、咳嗽即大减,服完第二剂后已不咳嗽,3剂服完,诸症如失。 按:本证常见于阳虚体质的上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过敏患者。临床常见咽痒、咳嗽,或咽痛、咽干,或咳喘,或鼻塞流清涕,或头痛,极易被时医误诊为风热咳嗽。但患者口中和,或口干但不欲饮水,神疲,自觉没有精神,思睡,咳白色痰,怕冷,无汗,两手逆冷,舌淡苔滑,脉沉细,表虚寒的症状十分明显。 麻黄细辛附子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专治虚寒表证的少阴病。方中熟附子振奋阳气以去虚寒,麻黄解表去风以止咳嗽,细辛温化寒饮以止咳逆、利咽喉,共凑温阳解表止咳之效。 3年前余尝遇一老年女性患者,咽痒难受,咽干,咳嗽,怕冷,脉沉弦,我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各15克,患者服第一剂后感觉好转,但自觉药力不够,因将2剂合为1剂煎服,第二天病即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