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系指皮肤出汗异常过多的一种病症。引起多汗的病 因,常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前者见于内分泌失调、神经系 统疾病及感染等,后者可由情绪紧张等精神因素引起。临床以情 绪性多汗症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掌跖和腋部多汗。全身性多汗症 可由某些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绝经期等引起,长期虚 弱性疾病亦易全身多汗。 本病西医主要采取病因治疗、抗胆碱能药物、镇静剂等方法。 中医属“自汗”、“盗汗”范畴。益气固表,育阴清热是治疗的基本大 法。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益气敛汗汤 黄芪25~50g,党参20~30g,桂枝10~15g,白芍、麦冬、五味 子、丹参、甘草各15g,煅牡蛎50g。阳虚者加附子10~15g;气阴 欲脱者人参易党参,加山萸肉15g,生地25g。水煎,分2~3次服, 每日1剂。 本方有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自汗(喘 胀所致)0 10 例,结果显效76例,有效18 例,无效6 例。 2.当归六黄汤 当归、黄芩、黄柏、生地、熟地各12g,黄芪12~24g,黄连3~ 6g。气血虚甚者加甘草,并加重黄芪用量;气阴虚甚者加麦冬、西 洋参;汗多加煅龙牡、五味子。水煎,分2~3 次服,每日1 剂。 本方有滋阴清热、补益气血、固表止汗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自汗、盗汗50 例,结果治愈43 例,显效5 例,有效2 例。 3.疏渎固表汤 杏仁、茯苓、白术各15g,泽泻、黄芪各18g,防风8g,仙鹤草 24g,煅牡蛎30g。肾阳虚者酌加肉桂、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山茱 萸、山药;湿热盛者去白术,加大泽泻之量,并加桂枝、滑石。水煎, 每日1 剂,分3 次服用。 本方有益气固表、通利止汗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多汗症 多例,结果均收到较好疗效。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6.中国皮肤病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