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清热活血膜-16.毫针针刺法-17.三俞针罐法

 学中医书馆 2018-01-27
15.清热活血膜
白蔹、杏仁、僵蚕、黄芩、穿心莲、桑白皮、白芷各100g,乳香
80g,十大功劳120g,冰片、薄荷各40g,轻粉20g。将上药混合烘
干打碎,过80 目筛2 次,备用。使用时,清洗面部后(有脓疱者切
开排脓),将中药粉20g 左右煮成糊状,在38℃ 左右均匀地涂于面
部,使之形成厚约0.cm 左右药膜,再敷上一层厚约0.055~1cm
的石膏膜,约30 分钟后取下。洗净面部,外涂2% 氯霉素醑或收
缩水。5 次为1 疗程,1~2 天1 次。
本方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痤疮79 例,结果痊愈66 例,好转11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
4% 。97.
16.毫针针刺法
取穴:下关、颊车、攒竹,均取双侧。如肠胃功能紊乱加用足三
里(左) 、合谷(双) 、丰隆(右); 如肾精亏虚加用三阴交(右) 、关下
(单) 、邻宫(双)( 关下穴在下关穴下5 分,邻宫穴在下关穴旁开
5 寸) 。
操作:下关直刺5~7 分,颊车斜刺1 寸,攒竹横刺5~7 分,3
穴均轻刺激。足三里直刺1 寸,合谷直刺5 分,丰隆直刺8 分,3
穴均为中刺激。三阴交直刺5~7 分,关下直刺1 寸,邻宫直刺1
寸,三穴均中刺激。
开始时每日针1 次,留针30 分钟,10 次为1 疗程。症状好转
后,可改为隔日1 次。连续治疗2 个疗程,休息3~5 日。进针宜
慢,快速针法效果不佳。腹部穴位必用,可防止复发。禁用化妆品
或其他外擦膏剂。愈后面部如有板结者,用毫针在局部下进行扇
面状横刺,快速法。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痤疮70 例,结果51 例痊愈,平均治疗
10~20 次即可见效。轻型一般需2 个疗程,重型需3~4 个疗程。
2.
17.三俞针罐法
选取肺俞、胃俞、大肠俞,均取双侧。方法:病人取俯卧位或侧
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先用三棱针在穴位上点刺1 针,再在穴位75
旁开0.cm 左右处,上下左右各点刺1 针,随后拔火罐10~20
分钟,使其出血1~2ml,隔日治疗1 次。同时配合中药:黄芩10g,
石膏25g,大黄(后下)6g;水煎2 次,早晚分服,每日1 剂。以上针
药7 日为1 疗程,休息3 天,再进行第2 疗程。
本法有清泄湿热、活血祛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面部痤
疮79 例,结果治愈65 例,显效9 例,好转3 例,无效2 例,总有效
率97.5%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