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做好题,高考有惊喜! 【每日一练】旨在“轻松复习、以点带面”,让每个同学每一天有目的地击破一个知识点。 展线是展长线路的缩略说法。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关角展线群是我国现存展线最密集的地方,但随着2014年新关角隧道的通车,关角展线群已被取代。下图示意关角展线群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旧青藏铁路大量采用展线是为了 A.节省投资 B.避开断裂带 C.多经过城镇 D.减缓坡度 2.有人说展线是即将消失的景观。这种说法主要基于 ①排除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隐患 ②缩短距离和列车的运营时间 ③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④保护自然环境减少人为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方法技巧】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原则——“低、高、大、小” (1)成本低——山区地形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应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对植被的保护。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图甲),回答1—2题。 1.高速公路选择在图甲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较弱,易于开挖 2.读图乙,某铁路线规划要连接A、B两点,有Ⅰ线、Ⅱ线和Ⅲ线三种方案。综合各种因素,正确的选择是 A.Ⅰ线 B.Ⅱ线 C.Ⅲ线 D.Ⅱ线和Ⅲ线 2015年10月,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正式签署雅万高铁项目。下图为印尼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A.地形 B.河流 C.聚落 D.气候 4.雅万高铁修建后对雅加达与万隆之间原有交通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 A.公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内河运输 D.海洋运输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沿江沪宁汉渝蓉快速客运专线是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四横四纵”中的一“横”,而渝利铁路是沿江沪宁汉渝蓉快速客运专线的一段,全长约264.4千米,桥隧比达80%,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00千米。 (1)渝利铁路在建设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2)简要分析影响渝利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条件。 (3)简述渝利铁路将原定路线改为现定路线的利弊。 典型例题 【参考答案】1.D 2.C 【详解详析】 1.展线指在山岭地带,由于地面自然纵坡常大于道路设计容许最大纵坡,加上工程地质条件限制,就需要顺应地形,适应延伸线路长度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以达路线终点。故选D。 2.取代“展线”的将是线路采取“直线”,会使得线路的距离缩短,进而降低运营时间和运输费用;弃展线取直线,为保证行车安全,需采取隧道等相关方式的工程,是经济实力及技术水平提升的展示。选项中①④与展线景观的消失关系不大。故选C。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1.C 2.C 3.C 4.A 5.(1)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2)①合理布局全国铁路网,既增加了四川盆地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又完善了全国铁路网;②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③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3)利:避开了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应明显。 弊:线路增长、变得弯曲,增加投资,降低行车安全。 【详解详析】 1.高速公路速度快,要求线路直、地势平的线路,所以选择在图中鞍部部位,地势较低。故选C。 2.Ⅰ线、Ⅱ线和Ⅲ线三种方案中,Ⅰ线路最短但经过陡崖,Ⅱ线路最长,这两条线路修建成本都较高;Ⅲ线方案避开陡崖,线路相对也较近,工程造价相对较低。故选C。 3.高铁以客运为主,要联系重要的居民点。所以,影响图中规划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聚落,C对。随着科技的发展,修路的建筑技术水平提高,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因素不再是主导因素,而经济发展的需要才是修路的主导因素,A、B、D错。故选C。 4.雅万高铁修建前,两地间主要交通方式是公路运输。修建后,对雅加达与万隆之间原有交通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公路运输,A对;两地间距离短,对航空运输、海洋运输影响不大,B、D错;河流短,直接入海,内河航运不发达,C错。故选A。 5.(1)交通线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要根据交通线经过地区的地形、气候、地质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渝利铁路经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该区地形崎岖,多石灰岩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2)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影响我国交通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3)现定路线避开了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线路变得弯曲。从建设成本和行车安全方面评价“弊”,从生态方面评价“利”。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