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标准作业的步骤 在最初没有标准作业的情况下,首先要参照原有的方式把作业固定下来,使作业者能够进行反复的循环作业,然后再按照上述步骤进行。 步骤之一:观测时间 标准作业时间测定、归纳方法: - 决定作业项目并记入观测纸 - 确定观测位置,记忆观测点 - 观测时间(观测时间长度为2-3秒) - 求出一个循环的时间 - 决定C.T - 求出各作业项目的时间 - 决定各作业项目时间 步骤之二——制作工序能力票 定义:它表示在各工序加工零件各工序的生产能力。 表中填入手工作业时间、机械的自动传送时间以及交换刀具的时间等,可以清楚的看出该工序中拖后腿的是机械还是手工操作,成为改善活动的突破口。 制定时的注意事项: 案例链接:工序能力表填写例 步骤之三——制作作业组合票 定义:明确各工序的手工作业时间及步行时间,用于考查T.T(节拍时间)内一个作业者能够承担多大 范围的作业。另外,填入设备自动加工时间,一起考查人和设备的组合是否可能。 制定时的注意事项 - T/T(节拍时间) - C/T(循环时间) 案例链接:作业组合票填写例 步骤之四——制作标准作业票 定义:它以图表示每个作业者的作业范围,应填入标准作业三要素及检查品质注意安全等标记。 应将标准作业票挂在明显之处,让所有的人都了解生产线的作业状况,并作为改善的工具、管理的工具及指导的手段 另外,它是管理监督者表达让作业者怎样操作的管理者意图的手段,是明确作业顺序,用眼睛看得见得管理工具。 制定时的注意事项 - 是眼睛看的见的管理工具 - 原则上一人一张 - 仔细观察现场后制订 - 原则上监督者制订 - 管理者跟踪监护 - 注明拖后退的工序 - 挂在现场明显之处 案例链接:标准作业票填写例 标准作业与非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前准备——人的方面 作业人员多能工化 多工序操作 循环操作(站立、走运) 动作科学(动作三不原则) 案例链接:作业要领书填写例 案例链接:标准作业书填写例 改善是标准作业的核心 标准作业是改善生产线的出发点。 因为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而制订的,各项作业的时间如果有出入,则清楚的表明还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改善标准作业后,以新的标准作业进行生产,并且再明确改善的地方。 持续性的改善活动是改善标准作业的最出色的地方。 |
|
来自: bpmfliu > 《技术标准功法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