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中蕴含的养生法

 tuanwu 2018-01-29


【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在初升的太阳下,公园中一群人身穿白色练功服在练习着太极拳。这个景象可能为您所熟悉,您也可能是其中的一员。太极拳,作为中国武功的代表为海外所熟知,在讲到“gongfu”时,老外也可能摆出太极拳的起势。

 

那么为什么太极拳这么受人欢迎?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上海中医药大学陆松廷老师在本文中与您分享太极拳中蕴含的养生法~~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蕴含丰富的中医养生思想,不少老年人将太极拳作为强身健体的首选运动。无论何种拳派,都要求在练习过程中应遵循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按照太极拳的习练要诀,做到练功科学化、生活化,才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太极拳中融入的中医养生思想

 

太极拳是根据我国古代阴阳哲学的原理而命名的拳术,它集中了古代健身运动的精华与中医养生理念紧密相连,有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等作用。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开合、起落、进退、刚柔、蓄发、顺逆、虚实、曲直等,无不和谐地体现出阴阳对立与统一的辩证规律。

 

平衡阴阳

中医学中生命观念的核心内容是:强调阴阳平衡,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生命体中阴阳相互作用使得机体得以存在,有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其健康发展。

 

基于中医阴阳理论看,太极拳传承了中华武术“惜精”、“养气”、“凝神”的三大观念,同中医学“阴阳相济”的理念一脉相承。

 

太极拳动作注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通过身体内在的行气、调神达到阴阳的相济协调,使人的身心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让精、气、神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状态。

 

疏通经络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认为经络滞塞是疾病发生的原因。气血失和,而疾病生,和则健身益寿。

 

太极拳一招一式柔中寓刚,刚中寓柔,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气经任、督、带、冲诸经脉上行于肩、臂、肘、腕,下行于胯、膝、踝,至于手足四末,周流全身之后,气复归于丹田,故周身肌肉、筋骨,关节、四肢百骸均得到锻炼,具有活动筋骨,疏通脉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调节脏腑

中医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核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联系的有机整体。太极拳运动特别强调“心静体松”,用意识引导动作,使心神安静,意识集中,机体充分放松,脏腑发挥正常的功能,因而使机体各器官取得相对平衡。心神安定,不受外界的干扰,使心气运行流畅,能更好发挥其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功能。

 


各种流派太极拳的练习效果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通常所说的陈、杨、孙、吴、武等式是流传较广、比较有名、练习人数较多的几种流派。

 

每种流派的太极拳又有很多的套路,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各式太极拳尽管在运动风格、技术要求上有所不同,但体松心静、柔和缓慢、连绵不绝、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必须遵循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及喜好,选择合适的拳派,无论何种拳派,只要在练习过程中遵循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坚持下来,就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练习太极拳事半功倍的要诀

 

体松心静

太极拳是一种“静中寓动、动中求静”的修炼术。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使身体充分放松。从头部、肩部、胸部、腰部、上肢、下肢均要充分放松。在运动中保持自然舒展,柔和顺畅,才能做到“心静”。

 

◎柔和缓慢

练习太极拳动作要柔和缓慢,以柔劲为主,以意识引导动作,用意不用力。

 

动作柔和的好处是用力少,不是肌肉过于紧张。缓慢的好处是能使呼吸深长,增加吸氧量,这样动作才能自然舒展,感觉灵敏,步法稳健,气血调和。

 

◎连绵不绝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动作不能忽快忽慢、停顿或断续。要动作连贯、势势相承,动动相连,前后贯串,绵绵不断,形成有节律的连续运动。

 

◎圆活自然

太极拳人称“圆的运动”。练习时动作要处处带有弧形。这是因为弧形动作转换灵活,不滞不涩,易于转化,顺乎力学原理,也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

 

协调完整

太极拳是一种需要身心高度协调配合的运动。无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姿势,都必须做到上下相随、协调完整、内外合一,把身体的外形的动作和内在意识完整的统一起来。

 

练习太极要做到科学化、生活化

 

练习太极拳老少皆宜,正因为太极拳的动作缓慢,一套拳打下来要10分钟时间,膝关节承载着全身重量,因此练习前更要做好准备活动,达到舒筋活络目的。

 

练习时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顺应人体的生理结构,上步时重心在两腿之间移动,落步时,一定要做到膝关节与脚尖的方向相一致。做弓步、虚步等动作,膝关节与地面的垂线不要超过足尖,这样可以将重量承载到大腿上,既锻炼了肌肉,也避免了膝关节及相关韧带的劳损。

 

初学太极拳时,拳架应相对高一点,当经过一段时间的习练,腿部力量增强,再逐步降低拳架,循序渐进才能够真正起到锻炼的效果,且不会造成对膝关节的损伤。

 

在练拳的形式上也不用太过硬性。没有空间,我们可以练习单式;单式也打不开,我们可以拆开练单手;不想练套路和手法,我们可以练单功;不想练习刻板的功法,我们可以练某一种劲法和运动形式;不想练拳也不想练劲,那可以练意念。走路、坐车、吃饭、聊天等,我们都可以随时练功,而不用去拘泥形式。

 

要试着把练融入到用中,在生活中每一动都遵循太极拳的练功原理,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太极拳的生活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处处皆练功!不要让练功成为生活中的负担,让太极融入到细微的生活中,为我所用!

 

》》编后语

我们人类出生后的原始状态是外刚内柔,就是习惯四肢用力,不喜欢用整体力,扛东西,举重物的时候才会注意全身协调,平时不会注意,太极拳就是反过来练习我们用力的习惯,变成内刚外柔;即不管拿什么东西,都要习惯节节贯串,一动无有不动,模仿动物的肌肉运动方式,回到原始的先天的用力方式。您学会了么?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