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Neo 王勃《滕王阁序》中有句千古名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晏殊在《解厄学》中说道:“厄者,人之本也。人无贱者,惟自弃也。大智无诈,顺乎天也。” 困厄是人生固有的现象,人不应该自暴自弃、自卑自贱,所谓的顺乎天命、得到上天眷顾,不外乎“真诚无欺”四个字而已。 01 晏殊出生于北宋初年,晏家原本也是颇为富贵的书香门第,但是由于连年战乱,家道早已败落。 晏殊聪明好学,刚满5岁,便会诗文创作,被乡里称为“神童”。 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年仅14岁的晏殊,被推举参加殿试,若是一举高中,他不但能够以少年之姿登临朝堂,还会成为整个家族振兴的希望。 但是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在考场上,正当众位学子奋笔疾书的时候,晏殊却突然站起身来,对皇帝说道:“臣曾经做过这篇赋,不敢隐瞒,请陛下换道题考我吧。” 原来,这道考题是晏殊之前的习作,曾受过名师的指点,已经不能算作自己的才华了。 众人一阵惊愕和疑惑,鱼跃龙门,难道这个少年不知道这个机会对于一个平民子弟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吗? 但是,能上殿考试,且有如此坚毅的发声,显然他不是一个“傻小子”。 于是,在惊讶之后,大家心中更多了几分赞赏和感动。 宋真宗更是当场命题,在晏殊出色地完成答卷之后,不仅封他为秘书省正字(刊校典籍的官职),还派他去秘阁(宫廷藏书之处)读书,当做未来的宰相培养。 李开复在《世界因你不同》中写道:
人无论身处何等境遇,都不应该忘却诚实的品性,因为越是光明正大,越是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02 乾兴元年(1022),年仅12岁的宋仁宗继位。 因为皇帝年幼,太后主政,很多朝臣都跑去巴结太后,当时身为谏议大夫的晏殊不但无动于衷,而且屡屡有“直言犯上”之举。 太后欲任亲信张耆为枢密使,晏殊上疏极力反对,“忤太后旨而不惧”。 如此种种,太后受到掣肘,对于朝政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晏殊而言,被当权者视为眼中钉,他的日子愈发难过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之后晏殊被小人陷害,遭受贬谪。 但是纵使饱受磨难,晏殊依然不改其刚直不阿的本性,后来起复入朝,他又因直言太后“违礼”的行为,被太后记恨,二次遭贬。 当时有好友劝他,让他不要硬着头皮和太后做对。 意思是让晏殊也学着撒撒谎、骗骗人,说不定还能加官进爵。 可晏殊的回答永远只有一个:既然我身为谏议大夫,为朝廷谏言献策就是我的职责,如果因为一点困难,就选择欺上瞒下,无所作为,那不如辞官还乡算了。 其实,骗人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难的是你永远无法做到欺骗自己的内心。 后来仁宗皇帝亲政,晏殊因其正直的品格,备受信任,直至官居太宰,位极人臣。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 这是荀子《不苟》中的一句著名的论断: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是为人君子的重要准则。 一个人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不欺骗别人,更不要欺骗自己,这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 03 林清玄说过: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而是来自在富裕的生活里不失去人的真诚。” 晏殊历任礼部、工部、刑部、户部、兵部尚书,拜过枢密使,官至宰辅。 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皆为其学生;韩琦、富弼、欧阳修也都受过他的栽培,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就连仁宗皇帝和其也是亦师亦友,可谓权倾一时。 这样的身份和地位若是放到一般人身上,恐怕早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可晏殊一生至诚务实,即便后来贵不可言,对家人的要求也是实事求是,从不弄虚作假。 他的8个儿子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本事谋生,没有一个仕途显贵。 黄庭坚曾在《小山词序》中提及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说其有“四痴”:
这里的痴,是对晏几道人格的高度赞扬:他不贪名图利,即使穷困潦倒,被人欺骗,依然保持着光明磊落的秉性。 史书上对晏几道的记载除了“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八个字,还留下了“忠厚耿直,谨守父风”的评语。 晏殊在历史上被冠以“太平宰相”、“富贵闲人”的雅号,在物质上他没有给后人留下多少富贵,但是在精神上他却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不与秦桧同流合污的晏敦复,誓死守边的忠臣晏桂山,以身殉国的抗倭英雄晏锐…… 从北宋到大明,煌煌数百年的时光,晏氏一族名家辈出,无一不是至诚至信之辈。 穷死不要撒谎,难死不要骗人。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那个14岁登上天子堂的少年,一路走来,用他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了一个最朴实无华的道理: 诚信可赢天下,真实方得始终。 ▽ 明代思想家薛瑄曾经说过:“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用谎言构建的高楼,终会有一天成为你的墓地;只有与这个世界坦诚相见,才能真正走出个体生命的光明大道。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