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策略思考」,是从语言思考走向「意识影像」思考的捷径!

 cqyuanye 2018-01-30

我们在之前的,通过现代思考方法学习孔子「诚之者、人之道」的文章中,已经与大家分享四种思考方法:「关系思考」、「概念思考」、「系统思考」、「批判思考」,这篇我们与大家分享第五种思考方式「策略思考」。

学会「策略思考」,是从语言思考走向「意识影像」思考的捷径!

「策略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思考策略的思考方式,而是一种能让人发现「正确策略」的思考方式,所以,也有的叫做「策略性思考」。

一个人在思考策略的过程中,其实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一种是以「我想要达成什么目的」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不是我们说的「策略思考」,这种思考方式很像是《三国演义》中经常听到的「我有一计,必将……」,

中国人对于策略的思考,很大程度上都受了这种计谋思考的影响,这种思考方式不是我们说的「策略思考」。

「策略思考」的本质,并不是思考者「我想要怎么样」的思考,而是思考者对「系统」中所有「关系」进行审视之后,找出一条「通向未来某一情景」的道路,这才是真正的「策略思考」。

真正会用「策略思考」的人都有体会,真正的「策略思考」是不能用语言思考的。因为你用语言进行思考,根本就没法进行「策略思考」,这也是一些职场新人很难学会「策略思考」的原因,思考者必须摆脱语言思考的束缚,才能运用真正的「策略思考」。

一般企业都把自己的「策略思考」框架当做不传之秘,一般都不会拿出来示人,在社会上,只有传播企业会把自己的「策略思考」框架拿出来做宣传,所以,我们就拿传播企业的「策略思考」来分析,来了解一下「策略思考」是如何运用的。

传播策略思考框架:

1、品牌的定义是什么?

2、行销的目的是什么?

3、广告的任务是什么?

4、消费者是谁?

5、消费者现在在哪里?

6、消费者将要到哪里?

7、让消费者转变的按钮是什么?

8、支持点是什么?

9、广告的调性是什么?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策略思考」框架,记性好的人估计一分钟就能全部记住,但是,思考者如果只会用语言思考去运用这个思考框架,那么,很大的可能就是永远也学不会「策略思考」。

因为学会「策略思考」的奥秘,就是在运用「策略思考」框架的时候,必须摆脱语言思考,用「意识影像」思考。《中庸》里有一段非常有名的子曰「……好问而好察……执其两端,用其中……」。

这个「策略思考」框架的作用就是「……好问而好察……」,在这种语言提问背后,必须「用其中」。我们在之前的解读中,给大家解释过「中」的意思就是「心智系统转换」,「心智系统转换」的内容太丰富,我们可以简化理解,就是用「意识影像」思考。

我们回头来看一下这个「策略思考」框架

1、品牌的定义是什么?

2、行销的目的是什么?

3、广告的任务是什么?

4、消费者是谁?

5、消费者现在在哪里?

6、消费者将要到哪里?

7、让消费者转变的按钮是什么?

8、支持点是什么?

9、广告的调性是什么?

严格地说,这个九个问题都是在引导思考者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建构「意识影像」!

「品牌的定义」并不是几句文字,而是一种品牌拟人化的、活生生的影像。

「行销的目的」所包含的更是一幅巨大的市场营销“战争”的影像,竞争双方的竞争历史过程,目前双方市场的竞争态势,本次行销策略的构成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

「广告的任务」在行销目的下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一种什么画面?就好比打仗一样,空军什么时候开始轰炸、炸什么、炸成什么样,这些都是具体的画面。

「消费者是谁」、「消费者现在在哪里:对双方品牌的认知」、「消费者将要到哪里:广告后对本品牌的认知」这三个问题也都是需要用「意识影像」进行思考才能真正思考明白,你用语言思考这三个问题永远都不可能想明白。

「按钮:触动消费者转变认知的利益点」、「支持点:让消费者信任利益点的理由」、「广告的调性」这三个问题同样也都是需要用「意识影像」思考。

传播行业里优秀策略、创意人员的标志,就是不用语言去思考这个九个问题,而是在自己的意识中建构这九个问题的「意识影像」。

「策略思考」是让思考从语言走向「意识影像」非常重要的一步,学会「内脑思考」就从「策略思考」开始!

更多关于「重叠结构世界」的内容,新网友请点击,导读:学习「心智系统转换」

欢迎关注心智玩家:揭秘重叠结构世界,还原中华源头文化、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