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转发、点赞的头友们顺手关注:心智玩家——揭秘重叠结构世界、还原中华源头文化、体验心智系统转换系统、概念、关系作为名词,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作为思考方法,大家都是很陌生的,可以说基本上都不知道怎么运用。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大家平时所使用的思考方法,都是基于语言的思考,就连我们熟悉的逻辑思考,也是基于语言的,而且,大家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也都是语言性的教育。可以这么说,不经过训练,大家都只会用语言思考。 那么,问题就来了,「系统思考」、「概念思考」、「关系思考」这三种思考方法的思考过程,都不是语言思考,而是超越语言的「意识影像」思考。 我们现在对「系统」的理解,还停留在感官能感觉到的系统上,比如,就拿一个人来说,人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其中包含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每个系统中还包含了很多元素(器官、组织),元素之间存在着关系,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关系。 但是,对于「系统思考」、「概念思考」、「关系思考」来说,「系统」并不局限在人的感官感觉上,而是超越感官感觉的独立存在,我们感官所感觉到的现实,其实都是「系统」运行的投影!(这句很重要,要重点理解一下) 这才是我们所说的「系统」。 要认识、理解这种「系统」,依靠语言思考是根本没法认识到的,想要认识到,只有依靠「意识影像」思考。 可是,「意识影像」又是什么东东? 关于什么「意识影像」,如何进行「意识影像」思考,悟空在心智玩家的文章中,已经写了很多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之前的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里重点讲一下,我们要学会用「意识影像」思考,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开始入手? 1、改变已有思考的习惯首先,要明白「系统思考」、「概念思考」、「关系思考」既不是我们认为的方法论,也不是我们平时的思考状态,而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法与思考状态。 其次,要学会在思考中摆脱对语言的依赖。 最后,要学会在思考中摆脱急于获得答案的心理。「系统思考」、「概念思考」、「关系思考」这三种思考方法,都能给人带来全新的发现,而不是有答案的搜索,所以,要用婴儿一样的空白、无知、好奇的心理状态去思考,这种婴儿的心理状态就是真正「玩」的状态,我们在前文有过介绍。 2、学会进入专业的「审视」思考状态有一定职场经历的人,一般都有过进入「审视」思考状态的经验,假如自己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周边的资深职场人士身上,也会有这种思考状态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认真的观察,了解这种思考状态。 在学会「意识影像」思考之前,先要学会进入这种专业的「审视」思考状态。 在这种思考状态中,人能够突破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感受事物内部的元素、关系、结构、节奏。 元素、关系、结构、节奏这被认识到的时候,也都不是语言的,而是属于在意识中出现的影像。 所以,在职场中,想要从语言性思考转变到用「意识影像」思考,学会进入专业的「审视」思考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在职场中学会“看”人、“看”事、“看”问题职场是练习这三种思考方法非常好的场所,在职场中,要避免想当然的思考,而是要学会在心里“看”。 把在职场中所遇到的人、事物、问题,都在心里仔细“看”,用心去体会。习惯了这种“看”以后,自然就能明白用「意识影像」思考是怎么回事。 4、要把思考当做一种仪式我们在最近的文章中,向大家提出一个建议,就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当做一种仪式那样来对待,每天给自己设定一段时间,专门用来进行高质量的思考。 在仪式中,一个人才会一本正经、精神内敛,意识内守,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样思考仪式中,“看”人、“看”事、“看”问题。 不知道大家是否感觉到,绝大多数人的思考,不是太随意,就是太焦虑,所以需要有一个像仪式一样的思考过程来提升思考质量。 5、把「概念分析练习」当做一种游戏,要经常玩悟空最近在文章中与大家玩过两次「概念分析练习」的游戏。 第一次是分析「非法行医」的概念,妇产科医生在火车上为人接生,是不是非法行医。 第二次是分析「原创」的概念,墨子的学说、韩非子的学说、老子的学说、如来佛的学说、孔子的学说,那些属于「原创」?那些不是? 这样的练习,可以结合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热点,经常练。当然,在练的时候,还要结合「批判性思考」一起使用,具体的方法,我们也不在这里赘述了,大家可以去看前文,悟空在最近的文章中也有过论述。 相信大家在职场实践中,按照上述五个方面做,学会用「意识影像」思考只是时间的问题,学会用「意识影像」思考,自然就能学会「系统思考」、「概念思考」、「关系思考」。 更多关于「在动态中练习心智系统转换」,大家有兴趣可以来看我的头条号文章:导读:学习「心智系统转换」收藏、转发、点赞的头友们顺手关注:心智玩家——揭秘重叠结构世界、还原中华源头文化、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