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商鞅遭车裂,而张仪得善终?

 发哥07domrg8zi 2018-01-31

此二人虽然都效劳秦国,但,所走的路不同,也就是效劳的方式不同。不同的人生路自然有不同的结果与不一样的归宿。

一,‘’对内‘’与‘’对外‘’的区别

商鞅推行新法,主要体现于国家内部的行政,法律,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改革,目标是促进国家强大。

张仪的作为主要体现外交策略,出访各国,利用‘’口舌‘’,为秦国服务。

二,施展作为的‘’对象‘’“范围”不同

商鞅所作为的新法涉及千家万户,包括穷人,富人,权贵,甚至是皇室宗亲等各个阶层。而张仪只是围绕“君上”一人出谋划策。对外则只采用一法“连横之术”,对应的对象只是“合纵之术”。换一句话说,张仪只是对应一个人就是苏秦,‘’摆平‘’了苏秦,就迎合的‘’君上‘’。更合况苏秦是张仪的同窗好友,此二人互相配合,各取其利。

三,商鞅干的是得罪人的活,张仪干的是‘’交人‘’的活

商鞅新法最艰难的是“废私立公”,与权贵势力针锋相对。甚至把“君上”的太子送上法庭。整个推行新法过程中,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支持者只有“半个人”,那就是“君上”的半信半疑。而张仪不同,每一个计策的成功与否都不涉及任何个体的切身眼前利益,每每成功都有万民鼓掌称颂。

四,商鞅选择的是死亡之路,张仪走得是人间坦途

商鞅一生所致力于新法推行,之前就知道这是一条死亡险路。他却“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的人生信条是:新法持续推行的明天,就是自己新生命的开始。事实也真是如此,“郡县制”维系了两千年,商鞅的政治生命也延续的两千年。而张仪呢?一生所致力于“连横之术”,‘’术‘’就是巧计,权宜之计。新法一但“开花结果”,七国大统。什么“连横”,什么“合纵”都不复存在了。

五,一个“凤凰涅槃”,一个“寿终正寝

对商鞅而言,与其说被“太子嗣”车裂,倒不如说是自己杀死了自己。“太子嗣”继位后,商鞅就意识到自己的危险,逃到边关,店家不敢留,“实名制住店”自己没有“身份证”,百姓都知道“窝藏罪”会“十户连作”。这时,他意识到是自己的新法已经在全国普及,百姓都知道遵纪守法了。自己是逃犯,是自己造成的无处藏身。于是又跑到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他,因为卫国也不是当年的强大卫国了,私留了商鞅,秦国怪罪下来肯定遭到讨伐。这时,商鞅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变法,已经使得秦国强大了,再也不是当年向卫国纳贡的秦国了。于是,他又回到秦国“商地”,选择了自己推行的刑法车裂,“走向‘’凤凰涅槃”,与法同生。

而张仪不同,一辈子的“代表作品”只是“连横之术”,一技之长而已,而非“轰轰烈烈”。游说与七国之间,圆滑于朝廷内外,一有风吹草动,有很多退路可寻。完全可以做到“激流勇退”“明哲保身”,自然图得个寿终正寝了。

综上,商鞅的车裂“凤凰涅槃”,要比张仪的“寿终正寝”,壮烈N倍。张仪是善终,商鞅获得的是永生……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