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背诵100天《伤寒论》10 12

 剑胆琴心kx0376 2018-01-31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10)

解析

本条运用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相互感应的关系,以推测太阳病欲解的有利时间。

本条的大意是:太阳病如果邪气接触而欲愈的话,其时间当在白天的巳时至未时可能性最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人与自然密切相关,人体内环境昼夜、四时的变化,无不受自然界昼夜、四时变化的影响。巳至未时指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前的一段时间,这是一天中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候,《内经》称之为“阳中之太阳”,“太阳乘王”之时。人体由于受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的影响,所以太阳经的阳气此时也最旺盛,从而为正复邪退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故太阳病欲愈,在此时间内的可能性最大。六经病证各有相应的欲解时,但其临床实际价值及意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之者,十二日愈。(11)

解析

此条指出,太阳病表邪已解而正气未复的情况下,应待其自愈。

“风家”,再次泛指易患太阳表病的人,这些人大多体质较弱。“不了了”即精神与身体还不爽快,病好的不彻底。患太阳表病的人,表证已解,大邪已去,但正气未复,因此尚有一些不爽快、不舒适之感,如身体算出,或欠或嚏等。此时不必再用攻邪之药,应嘱病人将息调养,十多天左右即可自愈。所谓“十二日愈”,只是约数,不必深究。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2)

解析

本条通过病人的喜恶,来辨病症寒热的真伪。

第8条以寒热辨病发阴阳师辩证的总纲,在一般情况下是适宜的,但在表象与本质不一致的情况下,则应透过寒热的现象去探求疾病的本质。“皮肤”指人体表浅部位在此引申为疾病的表象。“扶绥”指人体内里部位,在此引申为疾病的本质。病人虽周身大热,但反而想加衣服被以御寒,说明“大热”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假象,而寒邪在内,才是疾病的本质。这种病症多见于阴寒盛于里,虚阳格于外的“阴盛格阳证”,是为真寒假热,即“热在皮肤,寒在骨髓”的病机。

病人周身虽冷,但又不愿加衣被而就温,说明“大寒”也是表面现象,都是假象,而热邪在内才是疾病的本质。这见于阳热深伏,郁闭于里,阻阴于外的“热深厥深”之证,是为真热假寒证,即“寒在皮肤,热在骨髓”的病机。

阴阳互根,二者之间互相维系,互相制约,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若一方盛极,则可能将另一方排斥于外,或逼迫于上。若阴盛排阳于外者,则为“格阳”;逼于上者,则为“戴阳”。“格阳”与“戴阳”都是阴阳相离之危证,故临证时一定要注意透过现象看其本质,方不致犯实实、虚虚之诫。然辨本质的关键,此条指出在于察病人的“欲”与“不欲”。“欲”与“不欲”是病人的主观愿望,常常也是疾病本质的反应,辩证时必须重视。但临床还应综合全面情况,即四诊合参,才能切实做到去伪存真。如真寒假热的面赤如妆、咽干不欲饮、小便清长、舌淡嫩、脉浮大虚数无根,真热假寒的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脉数等脉证,均有中药的辩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