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烹饪工艺对蔬菜品质变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烹饪工艺资料室 2018-02-02


□ 王 强 于佳佳 新疆职业大学烹饪与餐饮管理学院

摘 要:我国有着深厚的烹饪技术文化,随着现代烹饪技术与饮食营养的发展,人们对饮食健康越发注重。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不同的烹饪工艺对蔬菜品质影响不同,本文将对烹饪工艺对蔬菜品质的影响进行论述,从感官影响、口感影响与营养影响三方面入手,阐述相关内容研究进展情况。结果认为微波、炒制和焯等蔬菜烹饪方式能够较大限度减少营养损失。

关键词:烹饪;蔬菜;品质;研究进展

烹饪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饮食文化在我国博大精深,与传统文化、食疗养生等理论紧密相关[1]。烹饪手法很多,主要有炖、炒、煎、蒸、焯、煮和烧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在烹饪工艺中人们对食材的要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好吃”向“健康”方向转变[2-3]。为此,关注并明确烹饪工艺对食材品质变化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蔬菜是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烹饪技术对蔬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食材表面颜色、组织结构以及内在营养品质变化,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感官影响、口感影响、营养影响。以下将就该三方面进行综述。

1 感官影响

陈蔚辉[4]研究不同烹饪方法下番薯的外观变化,经加工后番薯肉色变成黄色,但有所差异:蒸煮条件下肉质偏黄,微波处理更黄,在油炸条件下,肉质则呈金黄色。烹饪后的芹菜表面绿色加深,特别是经过焯水(漂烫)处理的芹菜绿色变化更为明显,但因脱镁叶绿素的生成,也出现黄褐色[5]。水煮条件下,显著增加莲藕的褐变,使得肉质颜色加深,该现象可能是酚类物质褐变的结果。

2 口感影响

煎、炸、炒等工艺在高温条件下使得材料中水分吸收热量而快速汽化,组织失水,出现萎蔫、皱缩现象,进而影响口感。研究结果认为,粉藕和脆藕在蒸煮条件下,因组织失水和胞间物质的溶出,使得可溶性果胶损失,细胞壁软化,降低组织硬度。陈蔚辉对马铃薯进行炒、蒸、炸等处理后,口感差异显著,快炒条件下口感较脆,蒸则沙软,而油炸则表现为松脆。这与马铃薯的品质构成和组织结构有关。蒸煮条件下,番薯肉质松软,油炸则肉质偏硬、酥脆,微波条件下口感偏硬[4]。经烹饪处理的芹菜,因细胞壁的破裂,水分散失,质地发生不同程度的软化,但是西芹的硬度远大于本芹[5]

3 营养影响

叶绿素作为绿色蔬菜的重要呈色物质,烹饪工艺的不同对其含量变化有显著影响。袁晶认为经水煮、炒和微波处理的青花菜,叶绿素含量都有所下降。彭燕[5]则认为,焯水处理能够增加芹菜的叶绿素含量,而蒸煮、炒和微波均使得叶绿素含量下降。

VC是一种性质不稳定的水溶性维生素,在加热和光照等条件下易氧化而破坏。除凉拌外,其他加热烹饪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破坏VC。漂烫和油炒等方式都会加速VC流失,研究认为VC因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沸水加速了其溶解,而油炒因温度过高,均能够使其快速降解。程小华得到类似结论,认为煎炸方式VC损失最高,以微波处理条件下VC有效保持率最高。

可溶性蛋白、糖、淀粉和酚类物质等均是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在烹饪过程中含量也会发生变化。诸多结论研究表明,蛋白、糖类等水溶性物质,因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失水、细胞壁破裂等现象,导致其不同程度损失。淀粉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向糖类转化,陈蔚辉[4]认为微波处理能够降低番薯淀粉损失,而油炸方式淀粉损失最高,约35%;同时认为,与炒、炸相比,蒸可以减少淀粉损失。

硝酸盐作为氮素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蔬菜中,虽然对人体没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但在硝酸盐还原酶作用下生成亚硝酸盐,继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程小华对黄瓜、豇豆、胡萝卜和菠菜等特征性蔬菜,采用炒、炖、微波、焯、炸和蒸等烹调方法处理,研究结果认为采用炒、炖、微波、蒸和焯等烹饪方式能够降低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而炸制增加了菠菜和豇豆中亚硝酸盐含量;焯制方式下硝酸盐含量下降最高,而炸制方式下,硝酸盐含量下降最低。

4 结语

烹饪工艺是贯彻营养膳食的关键环节,需要烹饪技师优化烹饪技巧,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在实现减少营养成分流失的前提下,应关注营养成分的变化。以蔬菜为原料时,烹饪工艺的目的是保证丰富的维生素、营养成分与矿物质元素,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推荐采用炒、焯等工艺手法,而避免采用煮、炖和炸等方式。

蔬菜在烹饪过程中,感官色泽、食用口感、营养品质均发生显著改变,从食品安全、食品营养角度分析,蔬菜的较好烹饪方法为微波、炒制、焯水处理,而应减少油炸、炖制等方式。

参考文献:

[1]吴迪.烹饪工艺和营养之间的关系研究[J].现代食品,2016(7):50-51.

[2]李克楠.烹饪技术与营养科学[J].黑龙江科学,2014,5(3):209-210.

[3]吴冬兆.中式烹饪的科学化与营养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6):129.

[4]陈蔚辉,黄玲玲.不同烹饪方法对番薯营养成分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3,38(1):88-91.

[5]彭燕,顾伟钢,储银,等.不同烹饪处理对芹菜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2,12(2):81-87.

通讯作者:王强(1967—),男,江苏淮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烹饪工艺与营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