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谈学习理论

 阅读与探究 2018-02-03

一、孔子的学习思想

1)在学习的目的上主张学以致道,学以治世

孔子认为应“学以致其道”,只有学好“道”才能自觉地去行“仁”,去践行自己的济世伦理原则:“仁以为己任”。为了达到成“仁”的目的,他极力要求君子要坚定信念,努力学习,誓死保全并爱好“仁”道。,在孔子心目中,学习的最高目的还是“学以治世”,正如子夏所说:“学而优则仕”即学有所成了才可以去做官,孔子认为只有学习那些治国安邦的策略才是学习的正道,而学那些农事就偏离了学习目的。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孔子推荐过不少弟子去做官(子路、冉、子贡等)

2)在学习的态度上提倡勤奋好学,虚心乐学

孔子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于是越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等名言都体现了孔子主张发奋好学,虚心乐学。

3)在学习的方法上坚持学思结合,学行并重

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学在行关系上,孔子是主张学行并重。他强调“学”必须“笃行”,认为一个人只说不做是可耻的,主张君子应努力学习和加强自身修养,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从政治国,强调积极用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4)在学习的内容上注重德育,修己敬德

孔子伦理观的基本内容中就有“仁者爱人”和“修己以敬、他要求学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还把“六经”作为教学内容,目的也在于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学到从政的本领,在为政治国过程中贯彻策略“以德治国的政治伦理观。当然孔子教学任务中最根本内容还是学“道”,他对“道”的信仰达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程度。

二、老子的学习思想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最主要的思想。在学习上主张无为而学,老子所谓的“无为”,其真正的内涵并非是不要作为,而是要求人们顺从自然规律,以不作为达到有为,达到治世的目的。无为而学之道在于效法自然,顺其本性。“无为而学”一不是指不学,二不是无目的、盲目地学,而是指不妄学,在于能顺应自己的自然本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摆脱了“功利心”的桎梏,专心致志,不带私心杂念,忘我地随心所欲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把学习作为一种自然的状态,就像是平时少不了的一种生活方式,无所谓苦,也无所谓乐,率性而行,顺己而为,淡泊名利,能做到这样,便是进入了“无为而学”,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所以,他并非不讲学习,只不过更注重学习的规律。

三、孟子的学习思想

善是孟子学习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经过教育和学习,发展到最终的人性善的圆满,也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达到善。在学习上主张敢于思考、敢于怀疑的精神,打破唯书是从、崇拜权威的心理。在《孟子》一书中就提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另外在(《告子》上)一书中说到:“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俱学,弗若之矣”。这体现了孟子还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四、荀子的学习思想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与才能并非天生,而是“善假于物”和“教使之然”的结果,从而摒弃了“生而知之”的谬论,突出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在荀子看来是对人的恶劣本性唯一有效的改造工具。这一性质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改造过程。在《劝学》、《解蔽》中对学习态度作了重要论述,在《解蔽》中,他提倡学习目的专一不二,说:“知者择一而壹焉”。在《劝学》中,说到“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就是说,聪明的学者,往往选择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为奋发专一的方向。荀子认为明确学习目的,制订学习计划,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的第一步,但要取得成绩,还必须有一种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提出了千古流传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认为读书学习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在《劝学》中就提到“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重视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知之日知之,不知日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反对不懂装憧、强不知以为知,自欺欺人的学习态度以及那种“入乎耳,出乎口”的浮夸不踏实的学习风气。他认为实事求是应做到“是肖是,非滴非。”他对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予赞扬,对欺衍了事、混淆是非的态度予以贬斥。另外,荀子要求人们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他在《非十二子》说:“不知则间,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意思就是说:不懂就该请教,不会就要学习,即使是自己有能力也要谦虚,只有如此,才可以成为品学兼优的的人。荀子认为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具备“虚壹而静”(《解蔽》)的学习态度。他说:“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五、墨子的学习思想

他首先创立了“人性素丝论”。他认为人的本性生下来如同“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公孟》)正因为人性都是一样的,所以每个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其教育的目的或者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为义的兼士”,所谓兼士,就是各尽其能去实行“兼相爱、交相利”的义士。关于学习的内容,墨子也很注重道德观念的教育。他将“兼爱”与

“正义”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为了培养高尚的品德,他十分注意对弟子进行刻苦俭朴的德教。他提出“节用”、“节葬”的主张,教育弟子“自养俭”(《墨子·七患》),另外还要学习生产劳动知识及其技能、自然知识、军事知识、辩学(即现在所说的逻辑学)。

六、吕不韦的学习思想

吕不韦著的《吕氏春秋》全书160篇,其中集中谈教育问题的有四篇:《劝学》、《善学》、《尊师》、《诬徒》。《吕氏春秋》明确提出,人人都应当“疾学”,就是说对学习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从而全力以赴发奋学习,他认为,人不学不知理义。《吕氏春秋》进一步指出,圣人也是疾学而成的,无论何人,只要肯于疾学,都可以成为显士名人,《劝学》中“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说明了这点。《吕氏春秋》对教育的作用和学习的必要性,作了一个简单明确的结论:“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尊师》)。这就是说,对社会来说,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个人来说,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吕氏春秋》在强调教育作用和学习必要性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善学”。“善学”的关键是“用众”,就是要善于取众之长,补己之短。《尊师》论述学习态度:学生能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尊敬。另外特别注重音乐教育,提倡“和乐”,反对“侈乐”。

七、汉代贾谊的学习思想

贾谊否认天性有本质差别,认为在“启耳目,载心意,从立移徙”这些基本认知和行为能力方面,圣贤与一般人并没有先天的不同,只是因为圣贤能“俛而加志”,而一般人“儃僈而弗省”才造成二者人品上的巨大差距。以此勉励学者力求上进。《六术》篇中提出人有仁、义、礼、智、信之行,加上乐、合为六行。“然而人虽有六行,微细难识,唯先王能审之,凡人弗能自至,是故必待先王之教,乃知所从事”。而先王为天下设教。是“因人所有,以之为训;道人之情,以之为真”。也就是说,人不能自然成才,必须经过教育和学习,阐述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书》、《诗》、《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称之为“六艺”。贾谊将学习儒家六经视为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必不可缺的行为,以“德”为宗旨,将六经的学习价值系统化。在学与思的关系上,贾谊着重强调学。他认为“静居而独思”只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知。他反对的是脱离圣人之道的“独思”。贾谊将志向、实行和见识视为学习、修身的三要素,也是鉴别人品的基本尺度。他认为学习、修身的目的在于“闻道”、知“道”。

八、汉代杨雄的学习思想

杨雄在综合前代人性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性善恶混的观点。他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善恶混并非善恶不分,而是善恶混杂,即人性中既有善的因素,又有恶的因素,其发展有成为善人或成为恶人的两种可能性,如何发展则完全取决于后天之所“修”。他在《学行》篇中指出“习非”可以“胜是”,“习是”可以“胜非”,“学则正,否则邪”。可见学习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学行》篇中针对老子鼓吹“绝学无忧”的观点,指出:“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又针对“学无益也”的悲观思想,以磨刀硺玉为喻,强调只要努力学习、修行,就有可能成为君子以至圣贤,可能会有“求而不得者”,但“不求而得之者”是绝对没有的。因此人要想上进就必须求学,如果主观上没有追求,那此人就毫无希望了。学习的意义在于“修性”,最终“求为君子也”。杨雄极力宣扬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说成是基于天性,就像人体有四肢一样,只有具备这些道德规范才称得上是健全之人。他还指出:“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子为道乎?为利乎?”他认为为利禄而学,终究不过是个小人而已,要想学为君子,就必须像圣人那样,“重其道而轻其禄”,这是个人修养上进的关键。杨雄认为圣人之道的精萃集中在五经之中,因此,要学习五经的内容。为了识道、行道,杨雄主张学习应由“博”返“约”。他认为“博”是“约的前提:“寡闻则无约也”。他提倡多闻、多见:“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他指出:“君子强学而力行。”他以“百川学海而至于海(因川流不息),丘陵学山不至于山(因静止不长)”为喻,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方能达到目标。另外还说到学习和修身为的是行道。《学行》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即为:“学,行之,上也”,付诸实行是学习成果的最高体现。

九、董仲舒的学习思想

汉儒董仲舒说:“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他认为,为学要不畏艰苦,他提倡勤勉而进。又说:“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强调学习对道德修养的作用。董仲舒提出,修身、治学当“明善心以返道”。即学习动机中不应当有个人贪图、非份之想,君子的本份就在于明道、行道。董仲舒提倡教学要节博合宜,循序渐进,而学习者要强勉努力,专心致志,专一虚静,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强调学习要发奋努力,专心致志。此外,董仲舒要求学生读书时,不可就事论事,而应该融会贯通,博节合宜。他说:“得一端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则天下尽矣”。

十、王符的学习思想

王符针对当时的浮华虚伪的学风特别强调为学必须端正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在于“遂道术而崇德义”。至于为学的作用,则有两方面:其一: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非直为博己向已也,尽乃用思述祖考之令闻而以颂父母也,学也,禄在其中。(《潜夫论·赞学第一》)。显然,这是把学习作为光宗耀祖攀高结贵的手段。其二,学习是人获得美质与才能的手段,“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关于学习的方法,《潜夫论》中提出:第一,学习要重疑问,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不能随便接受旧说,即使对先圣遗业,莫大教训 ,也要博学多识,疑则思问 (《潜夫论·叙录第三十六》),这样才是作学问的上乘之道。此外,学习要重方法。学习时尽量凭借有效的手段来学习。“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愿定百世。此则道之明也。而君能假之以自彰乎”。(《潜夫论·赞学第一》)这犹如再能跑的人,不如乘车快,所以,学习如果忽视了方法,那么虽智力相差不到百倍,而成效则差于万倍。他还提倡学习要重互助。圣人天地之所贵者人也 (《潜夫论·赞学第一》),他们所追求的是学问,而学问是人与人的经验与成效的结晶,非任何一个人所能为,所以学习时要与周围人交换其所知,切忌闭门读书,不相往来。

十一、涂干的学习思想

东汉末年,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在《治学》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段话就是“ 昔之君子,成德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何故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在他看来,学习可以提高道德修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精神生活,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以至成为“圣人”。人们不学习,也就难以具备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治学》中他提出志向是学习的主要方面,资质是学习的次要方面。求学的人不担心资质不富足,而怕没有确立志向。所以,自古至今致力学习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有所成就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君子一定要确立他的志向。他主张学习的内容为六德:智、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十二、葛洪的学习思想

东晋融儒、道为一炉的教育家葛洪同样十分重视学习对促进个体的个性发展和增进知识,启迪心智、提高能力的作用。在其《助学篇》中开章明义,“夫学者, 所以清澄性理,簸扬埃秽、雕锻矿璞;碧炼屯钝,启导职明,饰染质素、察往知来、博涉劝诫、仰观俯察。夫不学而求知,犹顾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也。” 葛洪对其所要培养的士,提出了包括神仙宗教在内的一系列内容,即以道为主,“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要” 的教育思想。他认为道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葛洪强调学习态度应实事求是,认真从严,他认为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认真学习,才智是不会从天而降的,他说“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网焉,虽勤而无获。” 只有学习能增长才学,使人明智通达,促进发展,他说:“经术深则高才者洞达,卤钝者醒悟。” 葛洪认为学习还要得法,否则也是徒劳无益,主张“多闻体要”,他说:“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强调学习首先要博,不可偏修。葛洪认为若能“固志不苟,”最终就能有所成就,他说:“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志苟不固,则贫贱者汲汲于营生;富贵者沉沦于逸乐,是以遐览渊博者,广代而时有面墙之徒,比肩而接武也。” 他把学与志联系起来,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若没有志向,毫无恒心,则人们就容易碌碌无为,苟且偷生,或是沉沦于安乐享受,醉生梦死,枉活一世;他认为凡知识渊博,学有所成者,都是能“面墙”苦学,固志不苟的人。葛洪认为,应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人云亦云,毫无自己的思想,应重思慎独,多加分析,多动脑筋。

十三、颜之推的学习思想

颜之推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使自己的见识广博,提高认识能力,并把自己学得的知识与认识付诸实践。看到了人的差别性,有的比较聪明,有的比较迟钝,然而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因此他说:“钝学累功,不妨精熟”。天资迟钝的人只要努力勤学,刻苦专研,也能够做到精通熟练,成为有学问的人。颜之推极力提倡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并强调向各行各业有实际经验的人学习,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从生活中学,“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他认为学习五经,主要是学习其中立身处世的道理,但读书不能止限于《五经》,还应博览群书,通“百家之言”。此外,他还重视学习“杂艺”、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关于学习态度,他提倡虚心务实的学习态度,他反对妄自尊大,骄傲浮夸的学风。提倡刻苦专研,博览群书。

十四、韩愈的学习思想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说,要想使学业精益求精,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勤学,否则懒惰贪玩,终至学业荒废;要想使品德上有所成就,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否则放荡成性,随波逐流,必须品德堕落。他一方面强调博学,“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约,提出“提其要”,“钩其玄”。这就是说,学习时要把握住要点,探索其精微之处,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他一方面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反对“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另一方面又要求学习时“沉浸醲郁,含英咀华”,深入钻研并沉醉于古籍之中,细细体味其精华。“降而不能乃剽贼”。他赞成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又反对沿袭剽窃,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他反对“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他主张“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闳其中而肆其外”。

十五、宋真宗的学习思想

宋真宗写下的一首小诗,在封建时代长期流传,影响到“大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之势”。《劝学诗》主要有两层意思。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艺术地概括了书的巨大价值:“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几乎包括了人们所需的一切,总之,书成了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泉,这是第一层意思,这里只有纯粹的书本或学识崇拜。既然书成为财富之源,那么只要拥有和阅读它,就意味着拥有了需求的一切,因此劝学诗最后召唤:“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是第二层意思:强调个人勤学奋斗

十六、张载的学习思想

北宋著名教育家张载提出:学习者通过学习和教育先要学着做人,做至善至仁的人,同时“学必如圣人而后己”。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做圣人。

十七、朱熹的学习思想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认为为学的目的是要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要人们通过学习,达到“ 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反对学习为了追逐功名利禄。他认为读书须要循序渐进:“学不可躐等,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他还提倡学习要专心致志:“人做功课,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他还认为学习贵在熟读精思,质疑问难;读书不可尽信。

十八、张之洞的学习思想

先中后西,循序渐进。“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要求学子在学习中西学的时序关系上遵循中先西后的原则。在张之洞看来,中国人不通中学,就象髻头的马那样盲从,象无舵的船那样毫无目的。讲西学必先通中学,这也是不忘祖国和先人的表现。故“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但必“先以中学固其根抵”。学习内容主张: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然而讲西政的人,也宜略考西艺的功用,才会理解西政的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