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 | 胡锦毅:三年的附中生活

 昵称39152941 2018-02-03

有人戏称我高中三年的学习“走的是迂回救国之路”,回想起来,这三年的学习生活确实比我想象中要曲折。有过很多次惨痛失败,也曾有过一些小小的辉煌,奋战过竞赛,但最终还是成于高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高一开学前,曾十分犹豫是否要报竞赛班,在经过各种纠结之后还是搭上了竞赛班的末班车,进入到282班学习数学竞赛。在学期初并没有接触很多竞赛时,我们班的同学对“竞赛”二字都抱有很高的好奇心,总是拿这两个字来调侃,“xxx还在搞语文竞赛”,“xxx还在搞体育竞赛”,“xxx同时搞16门竞赛”……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智商和天分也并不高,所以选择竞赛意味着我的课余时间会大幅度的减少,我需要面对孤独,别人在放松娱乐的时候我可能需要学习竞赛。但可能只是想对自己狠一点,便报了竞赛。现在来看,这可是是成年之前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个选择。具体的学习经历高一没什么特别的,课上学高考,课下学竞赛。我就讲讲我高中三年唯一的社团经历——模联吧。

总体上来讲,模联带给我的收获还是很多的。在参加了第一次校内会后,我报名参加了寒假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由乔治敦大学主办的北美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NAIMUN )。为了准备这次会议,我参加了很多次的能力培训,其中包括撰写草案的能力,公众演讲的能力以及社交的能力。虽然很难讲我在参与了培训之后这些能力就真的有很大提高,但是至少我在去到美国会场之后,我自信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还说服了不少外国同学(自嗨中[捂脸],要知道开学初的某次集体面试我紧张的说不出话来)。除了开会,组织方还带领我们游览了华盛顿、费城、纽约、波士顿这美国东海岸的四大城市,参观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三所世界顶级名校。虽然只是在校园中一次次与忙碌的同学擦肩而过,但我却能深切体会到这里独特的校园文化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我渐渐立下了将来到美国深造的决心,甚至在刚从美国回来的几天我有本科直接出国读书的想法,过了几天出国党的日子。但是经过几天的慎重考虑,我决定本科还是在国内读,研究生再出国深造。经历了一小段波折之后,我的学习生活又回归到了正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到了第一年暑假,我们来到了第一次联赛的冲刺阶段。外出培训,参加比赛,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竞赛生与高考生的差别。虽然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数学竞赛,但是我的数学天赋真的很平庸,在学数论组合的时候还是感到比较吃力。去西部并没有获得太好的成绩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备考策略。我决定在准备第一次联赛的最后几天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一试、几何和代数上,不擅长的数论和组合暂时先舍弃。第一次联赛运气离奇得好,一试考得还算满意,二试完整做出了不等式,几何和数论虽然都没有完整做出,但神奇地和参考答案的步骤完全相同,可以保证能拿到过程分。搞数竞的同学应该都明白,联赛的判卷比较严(或者说诡异),如果没有完整做出而且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不同的话,很难拿到过程分。但我那年真的是人品大爆发,拿到了宝贵的过程分,幸运地成为当年三位高二获得省一的一员。

    竞赛的第一阶段以一个较为满意的成绩结束了,虽然我拿了省一,但是我能感受到自己在数学上的天赋与数竞班其他同学的差距。一次偶然的翻阅程电让我开始了自学物竞的一年。然而由于精力有限,开始学习物理之后数竞成绩开始一落千丈。当时班主任王老师和数竞教练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得知我同时也在自学物理竞赛时都找我谈了话,劝我不能同时搞两门竞赛。我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明白同时搞两门竞赛的风险,但我还是坚持自己学了下去,将大纲中要求的内容学习了一遍。我想可能只是一种执拗,觉得自己已经学了这么多了,不甘心这么轻易的放弃。

    会考过后,我决定先放下物竞,专心冲刺数学。进自习室,出去培训和比赛,竞赛生的生活重新开始。这段时间我放下了手机,放下了iPad,全力以赴冲刺联赛。我心里明白,自己的天分并不高,在加上之前学习物理,与数竞班的其他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差距,想要在联赛中依然能取得好成绩我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最终联赛的成绩并不算高,甚至名次不如我高二那年,但我对此已无怨无悔。我必须承认自己天分的不足,而我又是一个特别相信天赋决定论的人,所以我对最后这样的成绩也足够满意。

    物理复赛在数学联赛的下一个星期,在考完联赛的第二天,我向班主任王老师申请,进到了物理竞赛班的自习室。一周的时间太短了,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将之前看过的东西大致复习了一下,之后四天做了几套之前历届复赛的题。考物理复赛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压力,我也没有很高的期望。成绩出来的很快,当时的名次还是令我有些意外。理论考试的名次我进入到了省一名次的范围内,于是我又提出了申请,开始学习物理实验。三天时间,在我们班物理竞赛大佬的帮助之下,我将重点实验都做了一遍到两遍。果然,像学长们说的那样,实验对名次没有改变太多,我最终获得了物理省一等奖。虽然我到现在还觉得我获得物理省一是因为运气好,但在当时,物理数学两个省一等奖让我的信心增加了很多。我以饱满的热情回到了高考课堂。

    刚回到高考没几天,金秋营就快到了,我和其他一些同学又进入了自习室。我当时在清华和北大分别报了数学和物理,无奈最后只有北大的物理通过了初审。结果很明显,金秋营空手而归,没有获得任何降分。回来之后,我开始安下心来开始认真复习高考。我当时注意到自己的语文和英语与其他同学差距较大,便报了新东方的一对一,那里的老师非常的nice,我这两科在短时间的有了很大提高。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大约两个月之后,我关注到了北大生科营,它的报名条件是“获得两门及两门以上省一或进入省队”。在各种咨询之后,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了这次学科营。由于考试是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完全没有接触过生物竞赛的我开始一周的疯狂突击。或许是因为我比较擅长突击,我在这次学科营的理论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面试之后降分政策并没有直接给出。回到学校之后,我的积极性又有了很大提高。几天之后,降分政策出炉,我拿到了降至一本线的优惠政策。降至一本线对于附中同学来说几乎等于保送,但是由于政策限制只能上生物专业,所以我在获得降分之后依然保持了惯有的学习状态,我希望我能有选择专业的自由。

    之后,生活走向了单调却充实。有了降分政策作为后盾,我在高三下半学期心态一直都比较轻松,每天坚持关注时事,坚持每天跑2000米。最后的高考,靠着爆棚的运气(具体如何爆棚我就不说了),我以全省第十的成绩考到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最后,我再多唠叨几句吧。

多去想想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将眼光放远,我们就会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看待高考和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设法拓展自己的视野,可以通过阅读旅游等方式,见得更多,才能思考的更多。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爱好,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国锋老师常讲的话:“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大家每一点的努力都不会白费,祝大家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好的前程。

文案 胡锦毅

排版 郭元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