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网—试述《温病条辨》在治疗急性外感热病中的扶正思想

 Vcchou 2018-02-04

试述《温病条辨》治疗急慢性外感热病中的扶正思想

田劲梅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

(原载《北京中医》1998)

一般而言,面对急慢性外感热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清热解毒,化痰祛湿,理气活血,攻逐水饮等祛邪之法,有时可获速效,但效不稳定,尤其对于慢性外感热病,单纯祛邪,往往收效甚微。《温病条辨》是治疗急慢性外感热病的经典著作,本文将就其在治疗中的扶正思想进行论述。

《内经》原病,扶正为本

在《温病条辨》中,吴氏首列原病篇,引用《内经》原文并加自注共十九条,概括了吴氏对于温病的发病、病因、病机、治则、预后、预防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温病诊治注重人体正气的原则,兹分述如下:对于温病的发病机制,吴氏认为正气虚损是发病的关键,在原病篇第二、三、十七条,吴氏分别引述《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及《刺法论》的著名节语,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原病篇第八条又引述《热病》,详细说明了温病的病机特点为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从而确立了“写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的清热及养阴两大治疗法则。吴氏自注曰“若留得一分正气,便有一分生理”,这已成为中医治疗一切疾病的指导思想之一。在原病篇第九条吴氏更进一步引用《评热病论》,提示我们温病的发病过程是正邪交争的过程,正能胜邪,则病向愈,正不胜邪,必然死亡,并再次阐明温病治疗根本在于扶正,在清热与养阴两大法则中,养阴生津尤为重要。原病篇第十八条引《玉版论要篇》曰:病温虚甚死。吴氏籍此说明正气在温病转归中的作用。他在自注中说“病温之人,精血虚甚,则无阴以胜温热,故死。”似乎有强调温病阴虚之意,但从其对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等方药的具体使用看来,并无忽视气虚之处。所以从温病的转归中,我们再次体会到扶正思想的重要性。而且,吴氏尤其在第五条引述《刺志论》曰:气盛血寒,得之伤寒;气虚血热,得之伤暑。由此奠定了治疗暑温用清暑益气养阴的基本法则。综观原病篇,处处以正气为本,扶正思想是治疗温病的根本出发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凡例》中,吴氏特别引用《内经》“大毒治病,十衰其六;中毒治病,十衰其七;小毒治病,十衰其八;无毒治病,十衰其九,食养尽之,勿使过剂。”这是中病即止及饮食调养法则的理论基础。

羽翼《伤寒》,强调扶正

《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鼻祖,在其一百一十三首方中,甘草、生姜、大枣共用以保护脾胃出现在三十五首方中,约占31%,由此我们可以对仲景治病处处顾护脾胃略见一瞥。如前所述,吴氏在治疗温病中亦以正气为怀,而且在一些具体情况的处理中更加细腻,谨慎。例如在下法运用中,吴氏最大的贡献是创立增液法,寓补于泻。中焦篇第十一条曰:“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由此,素体阴虚,阳明腑实,乃至“前医误伤津液,不大便,半虚半实之证”皆有法可依。在这一条中,我们尤其应当看到吴氏对阴虚腑实之证首用纯补之增液汤,若经十二时大便仍不下者,才用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可见其顾护正气之审慎。再者,吴氏又有“数下之禁”,在第十六条明言“阳明温病,下后二、三日,下证复现,脉不甚沉,或沉而无力,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同时,第十四条又有清燥法,禁“连下”,亦为防止损伤正气而设。此外,又有用于下后复聚,防连下伤正的护胃承气汤及用于下后复聚,正虚邪实的新加黄龙汤,均为增液汤加减而来。吴氏在下法中创立的增液法,补《伤寒》之未备,实由扶助正气角度而来。值得一提的是对热结旁流一证,仲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吴氏则改用调胃承气汤,去枳、朴苦燥伤阴,从中也可看出他对保护人体正气用心良苦。下面就《温病条辨》中的扶正思想进一步论述。

中病即止

中病即止,不伤正气。首先反映在吴氏用汗吐下三法祛邪方面。如汗法,上焦篇第二十五条,“手太阴暑温,服香薷饮,微得汗,不可再服。香薷饮重伤其表,暑必伤气,最令表虚,虽有余证,知在何经,以法治之。”此处强调“微得汗,不可再服”,得汗而止,祛邪不伤正。再如吐法,上焦篇第十四条,瓜蒂散治胸中痞塞,痰涎雍盛,其方后服法为“水二杯,煮取一杯,先服半杯,得吐止后服,不吐再服。”这里提示了祛邪猛药少量试服,效止后服的保护正气的原则。又如下法,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护胃承气汤甚至增液汤、新加黄龙汤的方后服法中均注明“得便,止后服”,也是提醒后人祛邪勿伤正之意。

其次,中病即止还反映在吴氏设法立方注重辨轻重缓急,轻者轻剂,重者重剂,既疗病又不伤正。如对太阴风温,吴氏设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重剂白虎汤,对于银翘散的使用,又在上焦第五条特别说明“余证悉减者,减其制”,充分体现了中病即止,辨证论治的思想。而且,作为辛凉重剂白虎汤的组方中,又有甘草、粳米养胃保津,使白虎汤成为清热、养阴、保津的重剂,邪去正不伤。又如,对于下焦暑温合并“蓄水”时,轻者用香附旋复花汤,重者用控涎丹,而《金匮》治疗悬饮只有十枣汤一方,所以在这一点上,《温病条辨》是对《金匮》的补充和发展,而发展之处仍在扶助正气方面。

其三,上焦篇第四条,吴氏对银翘散之使用自注曰“经谓‘冬不藏经,春必温病’,又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又谓‘病温虚甚死’,可见病温者,精气先虚,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体现了吴氏治上焦勿犯中焦,治中焦勿犯下焦的中病即止,防止传变,预护其虚的思想。

久病扶正

急性外感热病转为慢性是临床中的常见现象,因外感热病多以邪气盛为特征,医者常拘泥于祛邪之法,造成越祛邪病越重的情况。在《温病条辨》中吴氏以久疟,久痢的证治为例,示后人以久病要以扶正为本的思想。在中焦篇第八十二条及下焦篇第六十一、六十二条,论述了有关久疟的治疗,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气血两虚者用扶阳汤,阴阳两伤者用减味乌梅圆法。而对于久痢的论述更加详备,中焦篇第九十三条,下焦篇第六十四至七十七条均为有关久痢条文,吴氏对诸种虚损进行了详细辨证,如属胃虚者用人参石脂汤,脾肾阳虚用双补汤,阳伤及阴用加减理阴煎,肾虚津亡用地黄余粮汤,肾虚不固用三神丸,同时又有阴阳两补,偏于补阳的参茸汤,阴阳气血双补,治疗休息痢的参芍汤,以及补脾益肾治疗噤口痢的加味参苓白术散和肉苁蓉汤。如此细致的分型用药,不难看出吴氏对于扶正以祛邪方法的重视。

久病扶正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诸多急性疾病转成慢性疾病中,扶正祛邪是取得疗效的关键。例如在肿瘤临床中,如果单纯使用清热解毒或以毒攻毒的抗肿瘤中草药,往往不仅不能使肿瘤缩小,反而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久已耗伤的虚弱体质。近年来,肿瘤的中医治疗逐步确立了扶正祛邪的思想。著名老中医钱伯文教授总结了治疗肿瘤的扶正四法——益气养血法、养阴生津法、温肾助阳法、滋阴补肾法。在临床使用中,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五年生存率提高,肿瘤缩小。实验证明,扶正诸法可以使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从而调动机体自身抗御肿瘤的能力,成为治疗肿瘤的一大希望。

邪去正复

纵观《温病条辨》,处处以正气为本,实际上诸种祛邪立之法,也是为邪去正复而用,这一点点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中医治病着眼于人,病去人留是治疗的目的,而西医治病着眼于病,对人本身则显得照顾不够,这在肿瘤治疗中尤为突出。西医治疗肿瘤的经典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三种疗法都是直接针对肿瘤的,手术切除肿瘤、放疗抑制肿瘤、化疗则是强烈的细胞毒作用。经过这三大疗法,肿瘤本身有时可在短期内迅速缩小,但患者已衰惫不堪,往往肿瘤很快复发和转移,这时经典西医往往重复这三大疗法,造成恶性循环。近几年来,兴起了免疫疗法,这是基于“肿瘤是全身的疾病”的新认识。人们已经开始关注人——肿瘤宿主这个关键因素了。而增强免疫力十分类似中医的扶正方法。我国治疗肿瘤的特色是中西医结合,通过这种结合,我们实现了扶正祛邪,邪去正复的正确诊疗思路,使我国的肿瘤治疗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温病条辨》治疗急慢性外感热病中的扶正思想,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产生着深远影响,她不愧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所蕴含的医理、法则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方药中,许家松:《温病条辨讲解》,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2.娄杰:《温病指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郁仁存:《中医肿瘤学》,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4.史宇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肿瘤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2464-1066122.html

上一篇:科学是否将终结?
下一篇:凯莉在挣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