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味品行业的机会与挑战

 昵称52580869 2018-02-04


导语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随着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饮食消费升级,人们对调味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调味品行业

规模大,增速快,利润可观,市场潜力巨大



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调味品是食品饮料行业中少数几个在发展成长期的行业之一。2007-2014年调味品行业的收入由852亿元增长到264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8%。在食品饮料行业大多处于个位数增长的大环境下,调味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据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调味品产业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5%左右,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较一些发达国家更是存在3-4倍的差距(见下图),中国调味品行业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2007-2014年调味品行业的利润总额由53亿元增长到22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3%,行业整体毛利率约为19%,一些领先企业如海天味业2015年的整体毛利率更是达到42.22%,其中酱油和调味酱的毛利率甚至高达44.33%和44.09%,所以,如果能够实现良性发展,合理管控费用投入,调味品企业的利润相比其他多数食品行业企业来说都是相当可观的。



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调味品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资本青睐,甚至众多业外企业开始将业务拓展至中国调味品领域,如鲁花、益海嘉里等上游供应商企业,以及小肥羊、周黑鸭等下游餐饮及食品企业等。也有众多外资企业加大了对中国调味品市场的投入力度,如收购了味事达的卡夫亨氏、合资组建统万珍极的日本龟甲万等。




调味品行业

竞争日益激烈,跨品类竞争时代来临




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大、品类众多,所以随着业务增长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业务拓展到其他调味品品类,比如海天不再只是酱油、恒顺不再只是醋、王致和不再只是臭豆腐,太太乐不再只是鸡精等等。各品类中的品牌数量越来越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品牌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某一两个品类,跨品类竞争时代已经来临。


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内观点比较一致,即不会出现巨头垄断的局面,而是会最终形成“几大强势品牌主导,另外几家作为补充”的格局。因此,在尘埃落定前,无论是业内业外企业、外资还是本土企业,都在积极地跑马圈地。可以预见,一场激烈的中国调味品市场争夺战将不可避免。


那么,跨品类竞争时代下,调味品行业的机会与挑战有哪些呢?




1 .行业整体机会与挑战


● 机会1: 品牌集中度机会

机会2: 品类细分化机会

机会3: 产品创新升级机会

 创新点包括

 ▲ 更便捷

 ▲ 更健康

 ▲ 更美味

 ▲ 更高颜值

机会4:电商渠道机会






挑战1: 如何实现全国化布局

挑战2: 如何打破产品同质化现象、打造品牌差异化竞争力

挑战3: 选择哪些品类延展




2.不同类型的企业/品牌的机会与挑战



跨品类发展的全国化品牌



机会:强大的品牌资产、渠道资源优势以及研发能力,有助于快速拓展新品类,挤压该品类原有品牌;同时,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年增幅持续高于行业总体增幅,是品牌集中度提升的直接驱动者和受益者。

挑战1: 选择哪些品类延展

挑战2: 如何规划品牌架构

挑战3: 来自泛全国化品牌的挑战


跨品类发展的泛全国化品牌

这些品牌通常拥有全国化的知名度,但销售网络主要覆盖一些强势区域,还未实现真正的全国化布局。



机会:电商渠道有助于销售网络全国化

挑战1: 来自全国化品牌的挤压式竞争

挑战2: 如何处理品类联想问题

挑战3: 如何迎战品类已有强势品牌



单品类聚焦的全国化及泛全国化品牌

这些品牌通常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原料产地、配方、工艺、技术等),形成了一定的壁垒,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成为单品类的龙头老大,如老干妈、安琪酵母、涪陵榨菜等。



● 机会1:电商渠道有助于深化全国销售网络

● 机会2:众多玩家进入,有助于共同推进品类做大做强

● 挑战1: 来自跨品类发展品牌的挑战

● 挑战2: 选择哪些品类延伸、如何规划品牌架构、如何处理品类联想问题



区域性品牌及地方性小品牌

区域性品牌的知名度和销售范围都只是在部分区域,如安记、佳隆、水塔、保宁等;地方性小品牌则主要是守着地级市或县城,依靠地方保护资源生存。



机会1:地缘优势

机会2:资本青睐

挑战1: 生存压力



文章来源:爱博西雅中食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