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为名将四十岁却还纨绔,十万打一千还险没打过,为何却封郡王?

 任生福马 2018-02-06

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民族包容性极强的朝代,许多名将都是异族人士。这一情况到了唐玄宗时代更加明显,其首屈一指的番将就当属哥舒翰。

身为名将四十岁却还纨绔,十万打一千还险没打过,为何却封郡王?

哥舒翰的先祖是突骑施部落的酋长,其父亲哥舒道元是安西都护将军,因而可以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官N代。这位大少爷从小就在长安街头打流混世,是个有名的公子哥儿。直到他四十多岁时父亲去世,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前半生有多荒唐。

身为名将四十岁却还纨绔,十万打一千还险没打过,为何却封郡王?

哥舒道元

因为长安县尉根本不买他的帐,而且对这个已经没了靠山的落魄公子相当不客气。又羞又怒的哥舒翰一气之下跑到了河西,发誓不混出个人样绝不回长安。而他投靠的将军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因为这位节度使就是王忠嗣。

身为名将四十岁却还纨绔,十万打一千还险没打过,为何却封郡王?

在王忠嗣手下,哥舒翰身上的武将基因终于得到了表现。他和吐蕃人在苦拔海遭遇,以一人之力驰骋吐蕃三路大军而所向披靡,名震河西。随着他的战功的逐渐增长,哥舒翰已经升到了河西节度副使。只要慢慢熬资历,王忠嗣的位子迟早是他的。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事却大大加速了这个过程。

身为名将四十岁却还纨绔,十万打一千还险没打过,为何却封郡王?

王忠嗣

这就是石堡城事件。当王忠嗣被下狱后,哥舒翰毅然决定前往营救。其部下请求他多带点钱去打点,哥舒翰慨然道:“我要是能救回大帅,一分不带也救得回来;我要是救不回来,把河西搬空了也没用啊!”

哥舒翰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回王忠嗣受难虽然是李林甫坑的,但真正想收拾他的却是李隆基,哪里又有给皇帝送礼的道理呢?打定这个主意后,当他见到皇帝时,他便跪下放声痛哭,表示愿意以自己的全部官爵来换王忠嗣一条命。

身为名将四十岁却还纨绔,十万打一千还险没打过,为何却封郡王?

李隆基很感动,再加上自己和王忠嗣间本来感情就深,因此便饶了王忠嗣。但是哥舒翰也被迫同意了皇帝的一项附加条件,那就是必须拿下石堡城。

天宝八年,哥舒翰率领十万大军围攻仅有千余吐蕃人驻守的石堡城,一连数天伤亡惨重,但是石堡城却依然岿然不动。被逼急了的哥舒翰要杀副将立威,这才让手下人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拿下了石堡。据说,石堡城破的那一天,整座城市都被唐军的鲜血给染红了。

身为名将四十岁却还纨绔,十万打一千还险没打过,为何却封郡王?

尽管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是哥舒翰还是获得了玄宗朝廷丰厚的赏赐。拿下石堡给他带来的是无尽的爵禄和财富,而愈加奋勇的哥舒翰更加加紧了收拾吐蕃人的步伐。在他的努力下,黄河九曲重新回到了唐朝的怀抱,他也因此成为了唐代第二位胡人郡王。

每一个第二都想把第一搞下去,哥舒翰也不例外,更何况那第一位胡人郡王就是安禄山。哥舒翰一方面是出于对安禄山功名的忌恨,另一方面也是看出了其包藏着的狼子野心。身为郡王的他并不让着安禄山,倒是经常和安禄山对着干。

身为名将四十岁却还纨绔,十万打一千还险没打过,为何却封郡王?

安禄山

皇帝知道这二位番将关系不和,有意调和他们。有一次他俩一起进京,皇帝便让高力士做东请客,请这两位大将吃饭。席上高力士端出一盆新鲜的鹿血肠,说是天子亲手打的,御赐给两位将军食用,颇有些歃血为盟结义兄弟的意味在里面。

身为名将四十岁却还纨绔,十万打一千还险没打过,为何却封郡王?

高力士

安禄山也想趁机拉拢一把哥舒翰,便拍拍哥舒翰的肩膀笑着说:“我爹是胡人,娘是突厥人;令尊大人是突厥人,令堂是胡人。咱俩混血都混的这么统一,怎么能不搞好关系那?”

安禄山只是个胡人的平民,可哥舒翰不一样。他父亲是边将母亲是于阗公主,拿他和安禄山这么比那简直就是在侮辱他。哥舒翰便冷笑着讥讽道:“古人说狐对着洞口叫是不祥之兆,我把这茬给忘了。今天老兄这么抬爱我,我不能不给你面子啊!”

安禄山和哥舒翰虽然都是混血,但是在民族成分上并不一样。安禄山是胡人,而哥舒翰是突厥人。哥舒翰是摆明了骂安禄山是狐狸,安禄山当然不会听不出来。借着酒劲他一拍桌子:“你个突厥小儿好大的胆子!”哥舒翰也立刻要发作,多亏了高力士在中间打圆场才没让这俩人当场掐架。

身为名将四十岁却还纨绔,十万打一千还险没打过,为何却封郡王?

哥舒翰是盛唐年间大器晚成的一位名将,其家族优秀的军事基因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现。但哥舒翰到底是公子哥出身,尽管在军中他还比较能克勤克俭,但当他离开军营后,声色犬马就重新占据了他的人生。这些东西将和安禄山一起,摧毁他的精神和肉体的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