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他死后,当时人都说:忠嗣死而禄山反,禄山反则大唐衰?

 城市文化观察 2021-03-11

王忠嗣,原名叫做王训,他的父亲王海宾是陇右名将,战死沙场。唐玄宗将他带进宫来,收他为养子:“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你就如同霍去病的遗孤,长大之后是要当将军的人)。唐玄宗为了让王训不忘父亲的忠义之心,便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做“王忠嗣”,意思是忠臣的子孙。

古今之事,一语成谶,玄宗相必是历史没学好。一代战神霍去病英年早逝,他的独子霍嬗从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后不久暴卒,谥号为哀。霍嬗死时可能只有十岁,没有子嗣,霍去病的冠军侯国也因此而除。霍山、霍云是霍去病兄弟的孙子。霍去病无后,霍光死前请求皇帝将霍山过继给霍去病。公元前66年因同族霍禹谋反,被治罪,都被诛杀。

王忠嗣成年后,大破奚、契丹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大破吐蕃,堪称中唐“战神”!上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事。忠嗣杖四节,控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与吐蕃战于青海、积石,皆大捷。又讨吐谷浑于墨离军,虏其全部而归。到天宝时期,唐朝逐渐形成了东西两大军事集团。一个是以安禄山为核心的东北军事集团,握有范阳、平卢、河东三镇雄兵;另一个便是以王忠嗣为首的西方军事集团,掌握河西、陇右、安西、北庭四镇。王忠嗣是彼时盛唐的头号将星,麾下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李光弼等人也都是能征惯战的名将。河西/陇右/朔方:王忠嗣系,竞争最激烈。河东/范阳/平卢:安禄山。安西/北庭/剑南:高仙芝系/杨国忠系。

玄宗让王忠嗣主攻石堡城,忠嗣坚决反对。加之奸相李林甫的陷害,王被卷入敏感的立储风波中,唐玄宗对王忠嗣审讯,打算处以极刑,但在哥舒翰苦求下,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抑郁以终,年仅四十五岁。王忠嗣的职权被一分为二,由其两位部将接替。哥舒翰是陇右、河西节度使(兵力14万8),安思顺是朔方节度使(兵力6万4700)。唐玄宗之所以重用安禄山,一方面是为巩固东北的边防,另一方面是利用安禄山来节制西北军事集团,达到各镇势力相互牵制和平衡。安禄山是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兵力18万3900)。王忠嗣曾经兼任四镇节度使,而安禄山自始至终都只能兼任三镇节度使。说明唐玄宗对安禄山的信任也是有限度的。

王忠嗣死后,由于边疆三大节度使都是异族(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安思顺西域安国人、哥舒翰突骑施族),而禄山实力最强。史载安禄山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中郎将。在他的收买下,大量少数民族投靠叛军。时人皆称:忠嗣死而禄山反,禄山反则大唐衰,意为王忠嗣死后,思顺、哥舒翰两人矛盾激化,互不服气,安禄山就有异心,必出大乱。

安禄山谋反后,名将封常清一败再败,只好与东征元帅高仙芝退保潼关,据险而守。两人被玄宗听信谗言斩首。素来轻视怨恨安思顺的哥舒翰被起用后,自知握天下兵权,有所论请,天子难违,遂誓志报其宿怨,以安思顺是安禄山堂哥,诬告,思顺与弟元贞皆被赐死,家属徙于岭外,天下冤之。

诗圣李白: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图石堡取紫袍。看似豪壮之词,实带讽刺之意。哥舒翰以几万人的性命占领石堡城,获得身穿紫袍的奖励。但石堡城吐蕃不过损失了三四百人的兵力。石堡城易守难攻,打下它来也没啥战略意义,是玄宗好大喜功的表现。哥舒翰的前任王忠嗣就不愿干这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儿,拒绝打这个仗,差点被处以极刑。揭露了当时朝廷小人得志,有才能的人不被重用,反遭谗毁的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