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舒翰为何人?漫谈龟兹人哥舒翰与唐王朝衰落的内在联系

 瓜子心 2020-08-08

引言

哥舒翰,龟兹人,出生富贵豪门,年轻时好饮酒,少年公子舒适人生,潇洒直到四十岁,在父亲去世受到沉重精神打击后方才有所觉醒,放下之前花红柳绿的生活,前往边塞欲效仿前朝名将建立功勋。从公元742年即唐玄宗天宝元年哥舒翰进入青海从军步入军事生涯的开端算起,到公元754年受封太子太保为止,仅仅12年军功就已拔得头筹,位居当时将帅之首,已然朝廷柱国,深受君王倚重。当时就有诗文称赞: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可见哥舒翰军事战功的声名远播和军事成就的深远影响。

哥舒翰建立功勋的十数年间,主要是在青海与吐蕃人作战,职位从左卫郎将、都知关西兵马使、一路高升到了陇右节度使,在公元749年的石堡城之战获得大胜后,更是被加封为御史大夫,功业名望一时无两。在天宝十二年时,大唐王朝已将与吐蕃的边境线推到了青海湖之西,已经占据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哥舒翰建立起的宛秀、神策军队更是担负起了帝国的边防重任。

哥舒翰

《资治通鉴》记载: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翰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驼,日驰五百里。

然而天下事常常盛极必衰,两年之后,天宝十四年二月,哥舒翰因突发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同时,安禄山开始打着清君侧除掉杨国忠的旗号一路向西挺进,并在一年之后即天宝十五年的正月在洛阳称帝,自号大燕皇帝。短短两三年时间,形势便急转直下。唐玄宗抵挡不住,在误杀了高仙芝、封常清之后再无大将可用,可怜抱病残躯的哥舒翰被封为太子先锋兵马元帅,被迫应召出征迎击安禄山。

双方实力悬殊,哥舒翰只能带兵固守潼关,但随着各地大胜安禄山部队的信息不断传回唐玄宗耳中,玄宗再也坐不住了,听信杨国忠谗言,强迫哥舒翰出关应敌。同年的六月四日哥舒翰拖着病躯恸哭出征,因为他深知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必败之仗。

《新唐书》记载:而帝入国忠之言,使使者趣战,项背相望也。翰窘不知所出。六月,引而东,恸哭出关,次灵宝西原。

潼关很快被安禄山攻陷,哥舒翰也被叛徒火拔归仁押解着送到了安禄山面前。一年后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父即位,很快被击败,临逃前将所有俘虏将士一并屠杀,可怜一代雄才的哥舒翰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军事生涯的辉煌已然成了昨日黄花。而李唐王朝在经此大变之后,也元气大伤,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玄宗皇帝被迫退位成了太上皇,帝国从此开始走向了不断衰落的下坡路,现从国家军事防御战略的选择、帝国权利中枢高级官吏的任用、专制体制下君王的一意孤行三方面对唐王朝从玄宗开始走向衰落的必然性做一探讨。

一、边境军事战略选择导致的外强中干

李唐王朝从建立之初便处于少数民族强邻环伺的境地,突厥、吐蕃、回纥都在虎视眈眈中原大地。建国之初,李氏家族北引突厥大军助战,最终问鼎中原,然而,其对外族的防范之心也从来没有减少过。为了彻底确保边境的安稳,有唐一朝,始终在不断地开疆拓土,所谓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唐太宗时期,因为培养出了远胜游牧民族的骑兵野战部队,常年在外征战,周边民族极为忌惮,不敢轻动。

后来随着唐朝对外征战的逐渐减少,游牧民族自身的武装力量也在不断增强,吐蕃、突厥开始不断四方骚扰大唐边境,唐王朝开始转变战略方向,变为了防御为主的军事战略,开始依靠节度使加强边境防卫。公元710年,节度使开始正式成为在编官职,权利得到进一步扩大,拥有了地方财政权和营盐权,自身军事实力也在不断加强,最终坐大成为了李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大唐时期的地图

《资治通鉴》记载: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

从开元到天宝,唐玄宗共设立十大节度使,包括安西、北庭、河酉、陇右、朔方、河东、范阳等,各节度使不仅可以代表皇帝处理军政,连地方经济大权也开始划入囊中。拥有了土地、人民、税赋和军队的节度使逐渐成长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中央政府的禁军却日渐羸弱。

据《兵志》记载: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增彩,食粱肉,壮者为角抵、拔河、翘木、扛铁之戏。及禄山反,皆不能受甲。

这种边境防御战略的选择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外强中干,中央政府控制力下降,各地节度使势力日渐强大,成为李唐王朝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禁军

二、国家政权中枢高级官吏选任的失败

唐玄宗被尊为梨园行的始祖,为了避讳康熙帝玄烨的“玄”字,改称为唐明皇。明皇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继承了奶奶的杀伐果决,前期雷厉风行,诛杀了妄图效仿武后的韦皇后,扫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恭迎父亲李旦称帝,后又亲自即位。在执政的前二十八年,创立了赫赫有名的开元盛世。但唐明皇从开元后期开始逐渐沉迷享乐,罢免了贤相张九龄,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宰相,并于公元745年将儿子李瑁的妃子杨玉环册封为贵妃。

从独宠杨贵妃开始,唐玄宗李隆基所实施的政策接连出现致命错误。将朝中的高官职位授予贵妃兄长,杨国忠更是一度成为帝国的宰相,杨氏一门极尽尊荣。唐明皇只顾一心讨好杨贵妃,朝政大事皆由杨国忠一手遮天,朝廷混乱,吏治腐败,百姓叫苦不迭。

杨玉环

另一方面是宦官逐步走入决策中枢。唐明皇李隆基不仅任人唯亲,甚至任人唯近。大太监高力士得到李隆基的极大信任,很多平庸无能之人通过贿赂高力士而某得朝廷高位,更多的人连见高力士一面竟然也难如登天。

《旧唐书》记载: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玄宗常曰:力士当上,我寝则稳。故常止于宫中,稀出外宅。若附会者,想望风彩,以冀吹嘘,竭肝胆者多矣。

唐明皇将政事的处理、官员的选任这等国家大事交由李林甫、杨国忠、高力士这等人物,连高仙芝这样的唐朝高丽族名将也不得不巴结。其他诸如驸马、太子等人亦以结交杨、高二人为荣。唐朝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朽加速了帝国的下行速度。

高力士之墓

三、专制制度下唐玄宗一意孤行为王朝倾覆埋下祸根

唐玄宗的一意孤行从改元天宝以后就愈加明显。连续的决策失误导致了最终的仓皇出逃,被迫诛杀杨贵妃杨国忠,连帝位也被迫让出,成为太上皇,后郁郁而终。唐玄宗留下宦官专权的祸患殃及子孙,肃宗、代宗甚至连政事决策的自由也失去了,凡事皆需仰大太监李甫国之鼻息。宦官兼管禁军成为固定制度,皇帝存废也全权由宦官抉择。

  • 1.强攻石堡城——徒有虚名惨胜的唐吐之战

公元747年,玄宗为借军功立威名,强令陇右节度使王忠嗣攻打吐蕃在青海的石堡城,王节度使认为,进攻此城徒有虚名,不仅会损失己方大部兵力,还可能最终无法攻克。玄宗大怒,不听良言,任命董延光为将军攻击石堡城,命王忠嗣竭力辅助董延光。然而,石堡城地如其名,地势险要坚固无比,极为难攻,最终董延光大败而回。玄宗迁怒于王忠嗣,召回看押审讯,同时征召哥舒翰入朝,授予节度使的职位,要求其务必攻取石堡城。

石堡城之战

哥舒翰领命上任,努力经营一年后,于公元749年携突厥兵共六万余人开始攻打石堡城。哥舒翰在付出死伤数万兵力的代价下最终拿下石堡城,玄宗大喜,进封哥舒翰鸿胪员外卿的职位。

据《哥舒翰传》记载:天宝八载,诏翰以朔方、河东群牧兵十万攻吐蕃石堡城。数日未克,翰怒,其将高秀岩、张守瑜,将斩之。秀岩请三日期,如期而下。遂以赤岭为西塞,开屯田,备军实。

唐朝军队在付出极大代价之后,前后用了两年的时间才逐步攻下石堡城,可谓惨胜。然而,若依照王忠嗣的建议以逸待劳可能更会事半功倍,玄宗的一意孤行不仅造成唐军的连番失败,损失惨重,更是对忠诚老将王忠嗣落井下石,令人生寒。

  • 2.大敌当前自毁长城的无知之举

公元755年,安禄山一路西进,占领了黄河周边大量郡县,唐玄宗急令封常清、高仙芝率军迎敌,无奈不敌,洛阳被占领后仓皇逃至潼关坚守。玄宗疑心极重,派大宦官边令诚前往监军督战,边令诚趁机向封、高索贿,大敌当前,封高不从,边令诚气急败坏向玄宗进谗言。玄宗一时之怒竟将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双双斩首示众,众将士心灰意冷,唐军士气一蹶不振。

高仙芝

《新唐书》记载:初,令诚数私于仙芝,仙芝不应,因言其逗挠状以激帝,且云: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朘盗禀赐。帝大怒,使令诚即军中斩之。令诚已斩常 清,陈尸于蘧祼。

两名将被枉杀后,玄宗继续启用哥舒翰前往御敌,已经半身不遂的哥舒翰奉命出征,在潼关评估了敌我态势后建议守军继续坚壁清野绝不出战,因安禄山部众胡人众多,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民怨沸腾,其大军攻击无果后必然退去,届时再战,必然一举两得。无奈朝中杨国忠恐惧,数次向玄宗表奏应决战潼关以壮朝廷声威,玄宗首肯,哥舒翰被迫出战,最终兵败被俘,惨遭杀戮。一代名将,黯然离世。

唐玄宗一意孤行,仅听信身边人的表奏,最终接连损失朝廷三员名将,潼关再无险可守,只能仓皇逃向四川,个人自食其果不说,还开创了宦官监军的先河,为日后李唐皇帝之废立尽数掌握于宦官之手埋下祸根,此先河最终导致了王朝倾覆。

评价

哥舒翰出生突厥贵族,少年游侠,中年之时如梦方醒开始建功立业,仅用十几年的时间便官至太子太保,一生军功无数,在西境吐蕃之地威名远扬。在生命的后几年,形势一路急转直下,先是中风患半身不遂,后又出征兵败被俘遭害,此时距其被加封为太子太保仅四年,多少富贵功名,几乎黄粱一梦。

哥舒翰碑

唐玄宗在开元时期还是一个励精图治的有为君主,但后来昏招迭出,放任各地节度使不断坐大。在任用官吏方面,先是放逐了张九龄,再是任用了李林甫、杨国忠之流,朝堂陷入一片黑暗。在无人可依的境地中又开始亲信宦官,高力士的只手遮天,边令诚的太监监军,玄宗为后世儿孙埋下了太多覆灭的祸根。

可怜一代名将,威震青海的哥舒翰,最终明知不可而为之,惨遭屠戮,可惜风华绝代的李唐王朝,一再饱受内外的摧残,巅峰不再。用人不当、一再失误,一意孤行的唐玄宗在遭受了太监李辅国的惊吓之后,凄惨离世,同年其子唐肃宗李亨也抱病西去,大唐王朝开始了江河日下的下坡路。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新唐书》、《兵志》、《旧唐书》、《哥舒翰传》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