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什么是太极拳?

 tjboyue 2018-02-06

谢邀!谈点管窥之见,请方家指教。

窃以为,太极拳的独特之处有三:一是在本质上,太极拳“有无相生、利而不害”,顺乎自然,合乎天道。二是在内容上,太极拳“阴阳既济,生生不息”,性命双修,身心俱养。三是在形式上,太极拳“松静自然,圆活自在”,为而不争,舍己从人,是当下唯一的适合任意年龄、任意种族、任意性别、任意体质的人进行无障碍修炼的一项系统性运动体系。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争论很多。抛开诸多考证是非不讲,凡是能够从学练太极拳中得到真实体悟的人,都会一致认可“太极”二字是最契合这套运动体系内核的名称。

从口诀心法,到拳理动作,太极拳无有一处不太极。

在本质上,太极拳“有无相生、利而不害”,顺乎自然,合乎天道。

何谓“太极”?《易经》指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描绘成图,就是中国人对宇宙真相的理解和阐释。太极拳正是由此而创。

“以阴阳致太极”是太极拳的主旨和本质。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章名义指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不论何门何派,只要是太极拳,都是通过动静、开合、虚实、刚柔之间的动态平衡,来体会“阴阳之变”;通过松静圆活、中正安舒的行气运身,来体会“无极之妙”。一招一式,都是在努力寻找并最终契合阴阳太极图的运转规律,再通过身体的确切反馈,达到悟道合道之至高境界。

在内容上,太极拳“阴阳既济,生生不息”,性命双修,身心俱养。

我们来看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创造太极拳时所作的长短句: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
闷来时造拳,忙来时种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凤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无用,忍让为先。
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煞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
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 兴也无干,废也无干。 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悔不求, 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
谁是神仙? 我是神仙!

陈王廷能够在古传太极十三势的基础上,创设陈氏太极拳,从这首歌里就可以看出他造拳时的初心本性,更从中反映出太极拳“性命双修”的深刻内涵。

太极拳讲究“为而不争”,要求“心如止水”,这是练好太极拳的第一要义。正如儒家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很多修炼太极拳的同好们都有深刻体会,自从练上了太极拳,不仅身体变好了,而且还开阔了心胸视野,淡泊了权势名利,把心态和个性也变好了。我就曾在练拳过程中体会过虚极静笃的须叟瞬间,那种感觉妙不可言。

所以说,太极拳追求的是性命双修,身心俱养,是修身养性的不二选择。

在形式上,太极拳“松静自然,圆活自在”,为而不争,舍己从人。

我的师父反复教导我,行拳走架要“顺其自然”,不能“急于求成”,架子的高低、动作的幅度,都要顺应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不能超出身体的承受能力。师父反复讲:“拳是给自己练的,不是让别人看的”,不能追求外在的美观,而要专注内在的舒适。

习练太极拳,一切都应当是自然而然的,没有那么多的硬性指标,任何的强求都是错的。自然地呼吸,自然的转换,自然的舒展,天长日久,身体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正如十三总势歌诀中所言“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正因为太极拳“纯任自然”,所以适合任意年龄、任意种族、任意性别、任意体质的人进行无障碍学习修炼,成为世界上修炼人数最多的一项运动。

太极拳讲究“为而不争,舍己从人”,其本身没有丝毫的功利性。有功利性的是那些希望通过教授太极拳养家糊口的拳师。教授太极拳本身,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太极拳运动带来的福利,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通过教授太极拳养家糊口,也是符合人性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就如同“我在网上写文是为了赚钱,但我绝不会为了赚钱而写文”一样,不能昧着良心夸大其词,不经体悟就胡言乱语,靠弄虚作假赚取不义之财,那是与太极拳本旨背道而驰的。人在做天在看,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最后讲一点,我不反对太极操,更不鄙视太极操。各种拳术套路本来就是“体操”的一种形式。高人们删繁就简,把太极拳简化成“体操”造福更多众生,那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太极拳的内涵博大精深,可以合道,可以强身,可以养生,可以疗伤治病,可以修身养性,所以才会生发出诸多流派。武当一脉的太极拳,注重修真合道;陈氏太极拳偏重技击,孙氏吴氏偏重养生,杨氏武氏兼而有之,其他各门各派,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好东西,各有侧重而已。

世人多看重太极拳的技击能力如何,并以此来评价太极拳的优劣。不得不说,这也没有大错,就是有点舍本逐末。太极拳出生的初心本源就不是为了技击,怎能反而以此来评价太极拳?

而对于太极拳练习者来讲,只要你练着受益,又何必在意练得是“武术”还是“体操”?锻炼身体各有所求,求仁得仁而已。

以上文字,字字原创,均为个人体悟,不敢胡言乱语。本人练拳刚过五年,所得连皮毛都算不上,认识之浅薄可想而知。恳请各位方家不吝批评指正,在此拜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