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散步 | 约翰·米莱斯:维多利亚时代那些精致的感伤与忧郁

 图玛托 2018-02-07

文 | 芯羽

编辑 | 李兴东

19世纪中后期,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画坛受学院派的艺术思想主宰,越来越偏向机械僵化,社会上到处流行着秀媚甜俗和空虚浅薄的匠气艺术。拉斐尔前派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拉斐尔前派的精神主要是追寻一种自然但又浪漫的艺术表现。这种风格反对冷淡、生硬的艺术,痛斥人与自然的疏离,希望透过艺术将人性、自然和理想美结合起来。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是拉斐尔前派的三个创始人中年龄最小、才华最高的一位。米莱斯与其他拉斐尔前派画家的作品都有一种共同特色,那就是对爱情与人生诗歌般的抒情,将枯萎或炽热的情感再度燃烧。

米莱斯生于南安普顿,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望的人物,家境颇为殷实。米莱斯幼年就表现出对绘画的非凡天赋和热爱。九岁那年,米莱斯的全家搬到伦敦。在伦敦,他的一些油画被马丁·亚瑟·希依爵士看到了(希依在以后任过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希依马上告知米莱斯的父亲,说这个还在是个天生的成功者。为了孩子的前途,父亲支持了米莱斯的事业,马上把他送到萨斯先生的绘画学校。

米莱斯11岁的画作《搏斗者》,可以看出他早熟的画风和纯熟的技巧。

当年,米莱斯就以一幅作品获得了伦敦艺术协会的银质奖章,当他领奖章时,九岁的米莱斯只好垫上一只板凳去接取奖章。两年后,米莱斯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他是美术学院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学生。他的学业优异,经常得到院方奖励,14岁时获得了学院的银质奖,18岁那年获得金质奖章,是学院公认的高材生。

《昔日之梦》

1848年,米莱斯和亨特、罗赛蒂在他位于伦敦的家中发起了拉斐尔前派。1850年,《基督在双亲家里》一画展出,在英国艺术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由于这幅画一反学院派的格调,将圣母和圣约瑟画成一对劳动夫妇,童年的基督和施洗约翰成为木匠的儿子和徒工,将宗教画变成了现实生活的风俗画,将圣母刻划成贫苦人家的劳动妇女,消瘦而又苍白。米莱斯对传统的挑战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遭到了舆论的非难,连狄更斯这位伟大的作家也认为这是在“亵渎神圣”:“你就甘心从自己的脑子里排除拉斐尔以后的一切理性、一切虔诚的渴望、一切崇高的理想、一切仁慈、严肃、高贵、神圣、文雅或美的综合概念,代之以充其量是厌恶、排斥和抵制的感情……”

《基督在双亲家里》

一直被誉为少年天才的米莱斯经受这次挫折,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很快就振作起来,用自己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无可挑剔的细腻画风再一次征服了挑剔的评论家。1852年,米莱斯以《奥菲利亚》一举成名,成为人人称赞的名家。

《奥菲利亚》

《奥菲莉亚》的题材来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米莱斯用细腻精致的笔调刻画了感人的场面,充满凄凉哀婉的情调。油画中的奥菲利亚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安详得看不出她丝毫的痛苦。她面容纤细,皮肤细腻白皙,微微张开眼睛,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她的双臂沉在水里,双手浮在水面上,手指纤细白嫩,自然放松地弯曲着,在她右手边漂着各种各样的花朵。米莱斯特地选取了符合莎士比亚剧本情节描写的地方(萨里地区霍格斯米尔河),每天在户外绘制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不管刮风下雨,阳光烈日从未间断。为了表现绝对的细节真实性,他把画作的景物与人物分开进行,先完成画作的风景部分,继而回到伦敦画室完成人物部分,这在当时的风景画中可谓是超前的尝试。回到伦敦后,他开始着手描绘人物。为了逼真捕捉人物浸水时的细节,米莱斯让模特希达尔穿上绣花裙躺在一个浸满水的浴缸中。画面中描绘的是奥菲莉亚被淹没的过程,米莱斯将溪水的明暗变化,溪水浸湿裙子,水草在水里的舒展变化都描绘的细腻逼真。米莱斯的画作放弃了很多虚实关系,他力求画面每个部分都尽可能的精细,以达到绝对的真实性。《奥菲利亚》以它精湛的技巧和奇妙的意境震惊了当时的所有画家和观众。

《伴娘》

1853 年,皇家美术学院正式授予米莱斯副院士的头衔,在当时,他可能是最年轻的一位副院士。以后,米莱斯依旧以注视现实生活为他的创作主题,尽管他借用宗教外衣,以圣经或文学作品为题材,实质上都是描绘现实的人间,其中自然也包括人间的不幸和苦难。不过,在他的作品中,往往透出一种浓厚的伤感情绪,这也许与画家对不幸的人们的同情和对现实感到无望有关。这种伤感在其著名的作品《盲女》中有明显的表现。

《盲女》

罗塞蒂称此画“是我所知的一幅最令人感伤的、最纯情的作品”。罗斯金以权威的口气把它评为最光明灿烂的视觉优品。画面背景中大片明亮的草地有羊浮动鸟起落,两条异常突兀的彩虹显示出雨后湿润,然而这美好壮阔的大自然却是为了衬托前景中两个衣衫褴褛的卖艺女孩儿——一个眼瞎看不见世界的光明,一个年纪小到完全无法理解世界的黑暗。两个女孩儿紧握的双手,让她们显得更加无依无靠,腿上的风琴虽然合拢着,但呜咽的琴声依然响彻画面,或许只有盲女披肩上那只服帖的蝴蝶,是一个渺茫希望的象征。这幅画透露出心酸的哲理:看不到世间美景的人固然可怜,而看得见尘世的人,眼前也未必都是令人迷恋的乐园。

《敕免令》

1896年,米莱斯出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但不幸的是几个月后便因患喉疾离开了人间。享年67岁。米莱斯的婚姻生活非常美满,和妻子埃菲一共有八个孩子。但因其妻埃菲与前夫的离婚,人们诸多非议(详见之前发布的推文☞),直到他临死前,维多利亚女王才正式承认了埃菲的身份,这片阴云在他死后才得以消散。

米莱斯的艺术秉性和罗塞蒂相比,缺少后者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再与亨特的作品对照,又没有亨特那种道德说教的狂热性。米莱斯是一位写实能力很强的画家,他只是尽可能把生活的真实,引向一种忧郁的诗一般的境界。米莱斯和拉斐尔前派的关系维系得并不长久,与罗赛蒂等人也不很投机。在以后的一些画中,米莱斯较少用象征手法了,并且略微透露出对人性解放的要求,这可能与当代观念在他头脑中的一种曲折反映有关。

《寂静的山谷》

米莱斯一生的作品大多是描绘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他与拉斐尔前派多数画家们所遵循的寓道德说教于绘画形象中的意图也不尽一致。米莱斯最能直接描绘现实,随着时间的发展,他又开阔视野,搜集了许多现实生活的题材,成为颇有成效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艺术直至他去世为止,一直没有显示出一般画家那样的老化趋势,反而越来越新。

《玛丽安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转发推荐!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美学散步 精彩回顾

环球人物YOLO精英

全球精英影响力平台

高端智库及高尚生活方式的引领者

慢读生活

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一本杂志

与您一起走进“读”时代

微信号:yolodushuhui

YOLO APP二维码

更多精彩商品,进入YOLO商城

文 | 芯羽

编辑 | 李兴东

19世纪中后期,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画坛受学院派的艺术思想主宰,越来越偏向机械僵化,社会上到处流行着秀媚甜俗和空虚浅薄的匠气艺术。拉斐尔前派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拉斐尔前派的精神主要是追寻一种自然但又浪漫的艺术表现。这种风格反对冷淡、生硬的艺术,痛斥人与自然的疏离,希望透过艺术将人性、自然和理想美结合起来。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是拉斐尔前派的三个创始人中年龄最小、才华最高的一位。米莱斯与其他拉斐尔前派画家的作品都有一种共同特色,那就是对爱情与人生诗歌般的抒情,将枯萎或炽热的情感再度燃烧。

米莱斯生于南安普顿,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望的人物,家境颇为殷实。米莱斯幼年就表现出对绘画的非凡天赋和热爱。九岁那年,米莱斯的全家搬到伦敦。在伦敦,他的一些油画被马丁·亚瑟·希依爵士看到了(希依在以后任过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希依马上告知米莱斯的父亲,说这个还在是个天生的成功者。为了孩子的前途,父亲支持了米莱斯的事业,马上把他送到萨斯先生的绘画学校。

米莱斯11岁的画作《搏斗者》,可以看出他早熟的画风和纯熟的技巧。

当年,米莱斯就以一幅作品获得了伦敦艺术协会的银质奖章,当他领奖章时,九岁的米莱斯只好垫上一只板凳去接取奖章。两年后,米莱斯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他是美术学院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学生。他的学业优异,经常得到院方奖励,14岁时获得了学院的银质奖,18岁那年获得金质奖章,是学院公认的高材生。

《昔日之梦》

1848年,米莱斯和亨特、罗赛蒂在他位于伦敦的家中发起了拉斐尔前派。1850年,《基督在双亲家里》一画展出,在英国艺术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由于这幅画一反学院派的格调,将圣母和圣约瑟画成一对劳动夫妇,童年的基督和施洗约翰成为木匠的儿子和徒工,将宗教画变成了现实生活的风俗画,将圣母刻划成贫苦人家的劳动妇女,消瘦而又苍白。米莱斯对传统的挑战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遭到了舆论的非难,连狄更斯这位伟大的作家也认为这是在“亵渎神圣”:“你就甘心从自己的脑子里排除拉斐尔以后的一切理性、一切虔诚的渴望、一切崇高的理想、一切仁慈、严肃、高贵、神圣、文雅或美的综合概念,代之以充其量是厌恶、排斥和抵制的感情……”

《基督在双亲家里》

一直被誉为少年天才的米莱斯经受这次挫折,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很快就振作起来,用自己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无可挑剔的细腻画风再一次征服了挑剔的评论家。1852年,米莱斯以《奥菲利亚》一举成名,成为人人称赞的名家。

《奥菲利亚》

《奥菲莉亚》的题材来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米莱斯用细腻精致的笔调刻画了感人的场面,充满凄凉哀婉的情调。油画中的奥菲利亚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安详得看不出她丝毫的痛苦。她面容纤细,皮肤细腻白皙,微微张开眼睛,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她的双臂沉在水里,双手浮在水面上,手指纤细白嫩,自然放松地弯曲着,在她右手边漂着各种各样的花朵。米莱斯特地选取了符合莎士比亚剧本情节描写的地方(萨里地区霍格斯米尔河),每天在户外绘制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不管刮风下雨,阳光烈日从未间断。为了表现绝对的细节真实性,他把画作的景物与人物分开进行,先完成画作的风景部分,继而回到伦敦画室完成人物部分,这在当时的风景画中可谓是超前的尝试。回到伦敦后,他开始着手描绘人物。为了逼真捕捉人物浸水时的细节,米莱斯让模特希达尔穿上绣花裙躺在一个浸满水的浴缸中。画面中描绘的是奥菲莉亚被淹没的过程,米莱斯将溪水的明暗变化,溪水浸湿裙子,水草在水里的舒展变化都描绘的细腻逼真。米莱斯的画作放弃了很多虚实关系,他力求画面每个部分都尽可能的精细,以达到绝对的真实性。《奥菲利亚》以它精湛的技巧和奇妙的意境震惊了当时的所有画家和观众。

《伴娘》

1853 年,皇家美术学院正式授予米莱斯副院士的头衔,在当时,他可能是最年轻的一位副院士。以后,米莱斯依旧以注视现实生活为他的创作主题,尽管他借用宗教外衣,以圣经或文学作品为题材,实质上都是描绘现实的人间,其中自然也包括人间的不幸和苦难。不过,在他的作品中,往往透出一种浓厚的伤感情绪,这也许与画家对不幸的人们的同情和对现实感到无望有关。这种伤感在其著名的作品《盲女》中有明显的表现。

《盲女》

罗塞蒂称此画“是我所知的一幅最令人感伤的、最纯情的作品”。罗斯金以权威的口气把它评为最光明灿烂的视觉优品。画面背景中大片明亮的草地有羊浮动鸟起落,两条异常突兀的彩虹显示出雨后湿润,然而这美好壮阔的大自然却是为了衬托前景中两个衣衫褴褛的卖艺女孩儿——一个眼瞎看不见世界的光明,一个年纪小到完全无法理解世界的黑暗。两个女孩儿紧握的双手,让她们显得更加无依无靠,腿上的风琴虽然合拢着,但呜咽的琴声依然响彻画面,或许只有盲女披肩上那只服帖的蝴蝶,是一个渺茫希望的象征。这幅画透露出心酸的哲理:看不到世间美景的人固然可怜,而看得见尘世的人,眼前也未必都是令人迷恋的乐园。

《敕免令》

1896年,米莱斯出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但不幸的是几个月后便因患喉疾离开了人间。享年67岁。米莱斯的婚姻生活非常美满,和妻子埃菲一共有八个孩子。但因其妻埃菲与前夫的离婚,人们诸多非议(详见之前发布的推文☞),直到他临死前,维多利亚女王才正式承认了埃菲的身份,这片阴云在他死后才得以消散。

米莱斯的艺术秉性和罗塞蒂相比,缺少后者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再与亨特的作品对照,又没有亨特那种道德说教的狂热性。米莱斯是一位写实能力很强的画家,他只是尽可能把生活的真实,引向一种忧郁的诗一般的境界。米莱斯和拉斐尔前派的关系维系得并不长久,与罗赛蒂等人也不很投机。在以后的一些画中,米莱斯较少用象征手法了,并且略微透露出对人性解放的要求,这可能与当代观念在他头脑中的一种曲折反映有关。

《寂静的山谷》

米莱斯一生的作品大多是描绘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他与拉斐尔前派多数画家们所遵循的寓道德说教于绘画形象中的意图也不尽一致。米莱斯最能直接描绘现实,随着时间的发展,他又开阔视野,搜集了许多现实生活的题材,成为颇有成效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艺术直至他去世为止,一直没有显示出一般画家那样的老化趋势,反而越来越新。

《玛丽安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